馬同偉

胃潰瘍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消化道潰瘍疾病,一般是由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不規律飲食、過量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長期飲酒或服用藥物等引起,癥狀主要包括上腹部疼痛、胃酸、反酸、胃脹、食欲不振等。
胃潰瘍患者除了藥物治療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加注意。
胃潰瘍患者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有充足的睡眠,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體育鍛煉,增加機體的免疫力。減少體力勞動,避免劇烈運動。
無論是在發病期間還是日常,患者要少食多餐。每頓飯不宜吃得過飽,加重腸胃負擔。要根據情況增加每天的進餐次數,建議每日進食4-5次為宜。飲食最好是清淡、易消化的飲食,例如,吃更多軟爛、有營養的食物,不吃未煮熟的食物;減少堅硬、油膩和生冷刺激性食物的攝入;多吃水果蔬菜,嚴禁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颊哌€應戒煙和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胃潰瘍和心理因素關系也比較大。胃可以看作人的“情緒器官”,是一個人情緒好壞的晴雨表。如果一個人長期處于精神壓抑、抑郁、焦慮等情緒都有可能會引起胃酸分泌過多,導致胃黏膜損傷糜爛,嚴重的就會引起潰瘍出血。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節奏加快,壓力劇增,壓力大會引發精神緊張,也引發了很多不良情緒,如抑郁、焦慮等。其實,壓力并沒有好壞之分,關鍵是在于不同人對于壓力的不同認識。客觀、理性地看待應激,將提升應對應激的動力,相反則會形成心理負擔,影響身體健康。認知療法能夠幫助人們更加適應性地看待壓力,將消極因素化為積極因素。
胃潰瘍患者應該了解情緒和胃潰瘍的密切關系,通過多種積極有效的途徑調節和改善情緒狀態,比如多跟親朋好友交流溝通,多做一些有益身心的個人愛好,多參加有氧運動。身邊的親人也可以多關注病人的情緒,若個人或家人無法幫助改善情緒問題,要考慮到心理??漆t院或心理咨詢機構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