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蓓蓓 石曉峰 王靜 陳秀英 孫付勝
肺結核是結核桿菌感染的慢性呼吸道傳染病。研究顯示,雖然近年來我國肺結核發病呈緩慢下降趨勢,但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全球結核病報告指出,中國2019 年新發患者數居世界第3 位,我國肺結核防控形勢依然嚴峻[1]。2020 年是結核病防治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收官之年,也是受全國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非常防治之年。為科學評價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情況,進一步了解菏澤市結核病的發病特征和治療效果,現就2020 年菏澤市肺結核發病及治療情況做如下分析。
1.1 資料來源 病例來自菏澤市2020 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系統子系統-結核病信息管理系統監測數據;人口資料來源于2020 年菏澤市統計年鑒。
1.2 方法 采用描述性統計,分析菏澤市2020 年肺結核發病情況。
1.3 觀察指標 主要分析2020 年菏澤市登記報告肺結核患者的基本情況、時間分布、地區分布、人群分布(年齡、性別、職業)、肺結核患者納入治療及治療轉歸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基本情況 2020 年菏澤市登記報告肺結核患者2186 例,報告年發病率為24.89/10 萬(2186/878.17 萬),比2019 年(30.76/10 萬)有所下降。其中病原學陽性1046 例,病理學陽性6 例,病原學檢查陰性888 例,無病原學結果5 例,單純結核性胸膜炎241 例。
2.2 時間分布 2020 年1~12 月均有病例報告,2 月份發病數最少,為122 例,占5.58%;全年有2 個發病高峰期為3 月和9 月,9 月發病最多237 例,占10.84%;其次3 月發病220 例,占10.06%。見圖1。

圖1 2020 年菏澤市肺結核病例月分布
2.3 地區分布 2020 年報告病例數位居前兩位的縣區為曹縣、單縣,分別報告331、308 例,兩縣區報告數占全市發病數的29.23%。發病率顯示,定陶區最高,為32.62/10 萬,其次是東明縣和單縣,開發區最低,為19.52/10 萬。各縣區肺結核發病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80.82,P<0.05)。見表1。

表1 2020 年菏澤市肺結核病例地區分布
2.4 人群分布
2.4.1 性別 全市登記男性病例數1488 例,占68.07%;女性病例數698 例,占31.93%,男女性別比為2.13∶1。
2.4.2 年齡 本年度各年齡均有發病。發病數主要有3 個高峰,分別為15~24 歲組、45~54 歲組和65~74 歲組,分別為394、369、350 例,共1113 例,3 個年齡段占發病總數的50.91%。見圖2。

圖2 2020 年菏澤市肺結核病例年齡分布
2.4.3 職業 2020 年,菏澤市農民發病人數最多,為1778 例,其次為學生137 例,家政、家務及待業人員116 例,離退人員38 例,干部職員35 例,工人30 例,民工13 例,教師8 例,商業服務8 例,醫務人員7 例,牧民2 例,散居兒童1 例,餐飲食品業1 例,漁民1 例,不詳2 例,其他9 例。其中農民,學生,家政、家務及待業人員,離退人員,干部職員,工人,民工分別占發病總數的81.34%、6.27%、5.31%、1.74%、1.60%、1.37%和0.59%。
2.5 肺結核患者納入治療及治療轉歸情況 2020 年納入治療的2186 例患者中,治愈870 例(39.80%),完成療程1218 例(55.72%),不良反應10 例(0.46%),丟失0 例,死亡31 例(1.42%),失敗6 例(0.27%),轉入耐多藥23 例(1.05%),診斷變更7 例(0.32%),拒治10 例(0.46%),其他5 例(0.23%),全市治療成功率96.85%(2088/2156)[治療成功率=(治愈+完成療程)/(年病例總登記數-診斷變更-轉入耐多藥治療)×100%]。病原學陽性患者1046 例,診斷變更1 例,轉入耐藥治療21 例,治療成功率為95.90%(982/1024)[治療成功率=(治愈+完成療程)/(年病原學陽性病例登記數-診斷變更-轉入耐多藥治療)×100%];病原學陰性患者888 例,診斷變更4 例,轉入耐藥治療1 例,治療成功率為97.96%(865/883)[治療成功率=(治愈+完成療程)/(年病原學陰性病例登記數-診斷變更-轉入耐藥治療)×100%]。病原學陽性、陰性的治療成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3.92,P<0.05)。見表2。

表2 2020 年菏澤市登記病原學陽性、陰性肺結核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3.1 肺結核病例發現特征 本研究數據顯示,菏澤市2020年肺結核患者年平均發病率為24.89/10萬,稍低于2020 年全省平均水平(25.93/10 萬),較菏澤市2019 年(30.76/10 萬)有所下降。WHO 報告顯示,2020 年結核病通報數量急劇下降[2]。由于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對菏澤市結核病防控工作有一定影響,疫情影響患者主動就診的情況,2020 年菏澤市的報告發病數和報告發病率均較2019 年明顯下降,肺結核病例發現水平和市、縣區定點醫療機構就診人次明顯下降。2020 年1 月24 日,菏澤市報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1~2 月是菏澤市疫情防控形勢最為嚴峻、各項防疫措施最為嚴格的時期,不利于肺結核的及時發現、診斷及治療,符合菏澤市肺結核病例發現報告數量在1~2 月顯著減少的情況。
在時間分布上分析,1、2 月發病數較低,考慮是菏澤市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導致肺結核就診人數減少所致。3 月報告有發病小高峰,可能與3 月以后菏澤市未再有新發新冠肺炎病例,社會疫情形勢得到有力控制,正常就醫環境和群眾的醫療就醫行為逐漸恢復,結核病就診患者數回升,這也與新冠肺炎的疫情態勢和走向相符合。9 月又出現一高峰,可能與每年9 月秋季開學新生集中體檢發現學生肺結核患者,再加上隨著下半年疫情形勢的好轉,結核病患者就診發現增多有關。從地區分布上看,發病率居前3 位的縣區是東明縣和單縣、定陶區,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可能與各縣區結核病就診率不同有關。人群特征:男性患者居多;男女性別比為2.13∶1,考慮男性多有飲酒、吸煙等不良嗜好,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且男性在外流動性打工較多,易暴露于結核桿菌感染環境所致。加強戒煙宣傳及肺結核等健康教育有助于減少肺結核發病[3-5]。從年齡分布上看,發病年齡段主要集中在15~24 歲、45~54 歲和65~74 歲,以青壯年、老年人居多;青壯年是打工流動人口的主力人群,因打工生活環境差、住宿密集、通風差,易造成肺結核的傳播,增加感染率[6];55 歲以上的老年人出生于衛生條件差、結核病盛行的年代,很多老年人曾感染過結核菌,因年老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發活動性結核病[7]。加強對老年結核病患者的發現和治療,有條件下采取醫養結合的方式,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實施對老年結核病的控制和管理對整體結核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從職業分布來看,菏澤市病例仍以農民為主,原因是菏澤市農村人口占有較大比重,且衛生保健意識低,易感染結核病等[8,9]。學生成為繼農民之后的第二大發病人群,這與學校是一個相對封閉場所,學生活動范圍相對密集和固定,且學生學業重,不能經常鍛煉身體,加上教室和宿舍不能及時開窗通風,學生易在機體免疫力下降時導致體內結核菌“激活”而發病有關。
3.2 肺結核患者治療效果情況 2020 年納入治療的2186 例患者中,治愈870 例,完成療程1218 例,全市治療成功率96.85%;病原學陽性患者1046 例,成功治療率為95.90%;病原學陰性患者888 例,成功治療率為97.96%。病原學陰性治療成功率高于病原學陽性治療成功率,可能是由于表現為排菌的病原學陽性患者經過殺菌、抑菌的治療時間較長,容易產生中斷治療和不良反應,治療依從性差,同時病原學陽性患者是耐藥的高危人群,治療效果較差所致。在治療期間,應進一步加大對患者的服藥督導、規范管理、健康宣教等措施,提高規則服藥率和治療成功率,減少丟失和失敗病例,保證患者能及時接受治療、管理[10]。菏澤市對普通肺結核和耐藥肺結核患者給予隨訪管理,發現和治愈更多的結核患者,進一步減少社會傳播,結核病防治工作取得有效進展。
目前,在新冠疫情防控新形勢下,菏澤市應積極采取以下應對措施:①進一步加強肺結核病例的就診發現工作,保證結核患者正常就診,最大限度消除新冠疫情的影響;②加強結防機構和綜合醫院的溝通和合作,進一步落實患者轉診和追蹤,實現所有結核病患者的及時轉診和追蹤;③繼續加強患者的治療管理,充分調動各級結核病防治機構的作用,特別是調動縣、鄉、村防癆醫生的主動性、積極性[11],加強服藥督導,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減少患者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的治療成功率;④持續對學生、老年人、艾滋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等重點人群開展主動篩查,利用健康體檢及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檢查等方式,提高篩查力度;⑤提升全人群的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率,加大健康宣教,促使患者主動就診,減少就診延遲情況,避免復發、耐藥肺結核等不良結局發生,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和治療效果,遏制結核病疫情的傳播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