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1月28日,重慶市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工作推進大會召開,明確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放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大場景中來謀劃推進,作為市委“一號工程”和全市工作總抓手總牽引來落實。3年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各項工作駛入了快車道、跑出了加速度。一季度,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聯合辦公室印發《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2023年重大項目清單》,該清單共納入標志性重大項目248個、總投資3.25萬億元,不管是項目數量還是投資額均呈現出持續提速增長的態勢。圍繞“一號工程”要求,重慶加快落地落實一批重大項目,切實做好要素高效配置工作,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戰略站位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融入和服務全國發展大局中實現了一季度雙城經濟圈建設“開門紅”。
重慶對標對表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把握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以開闊的視野、廣闊的胸襟,圍繞新時代新征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要求,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積極服務國家戰略的同時,在對外開放、綠色生態等方面全面提升格局站位,努力以重慶一域之光為全國高質量發展全局添彩。
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抓手,更好服務國家發展大局,應切實形成“增長極”功能、發揮“動力源”作用,不斷提升對全國發展大局的“貢獻度”,奮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走深走實,與京津冀、粵港澳、長三角地區共同形成東西南北“四極”牽引之勢,形成帶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支撐。
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和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為抓手,更好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大局。要發揮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的國際物流中轉集結中心、國際供應鏈產業鏈組織中心、高層次全方位開放等平臺的作用,加快釋放中國西部地區與東盟合作的潛力,推動內陸開放高地建設邁上新臺階,更好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大局。
以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為抓手,更好服務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大局。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強化“上游意識”、勇擔“上游責任”,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加快探索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創新發展之路。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更好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
(作者系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