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雨耘

春回大地,市場升溫。萬象更新,意氣風發。
走進江北區觀音橋商圈,各大商場人頭攢動,奶茶店、火鍋店門口,顧客早已排起長龍。根據統計數據,今年前兩個月,觀音橋商圈位居全國熱門城市商圈熱度榜第三名。高熱度的背后是觀音橋商圈不斷轉變觀念,求新求變的探索:發展首店、首牌、首秀、首發“四首經濟”,打造新興業態,創設特色消費場景……
不只是觀音橋商圈,將鏡頭拉遠,重慶大地上處處可見新的消費場景、新的消費活動、新的消費資源。1—2月,重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4%。“新”,成為一季度重慶在消費領域實現“開門紅”的密碼。
消費新場景巧思吸睛
坐上模擬的飛船艙,就可以穿越宇宙直達地心,幽暗的空間里閃爍著星辰的微光,隧道里不時傳來警報聲,頗具賽博朋克風格。3月7日,位于沙坪壩區土灣街道的國內首創防空洞廢墟科幻主題景區“洞艦1號”正式開園,游客們接踵而至。該園于1月17日開啟試運營,近一個月時間便接待游客超3萬人次。
該景區之所以能夠聚集高人氣,是因為其創新消費場景的布設。“好像真正走進了《流浪地球》的電影中,艙內畫面很有質感,之前從未體驗過!”新穎的互動設置、新奇的游戲玩法讓專程到“洞艦1號”打卡的游客張思嘉十分欣喜。
只有不斷求新求變,消費者才會買賬。新興消費場景的實踐,其實從年初就開始了。
許多來重慶過春節的游客都記得除夕夜那場絢爛的光影無人機焰火表演,朵朵煙花在夜空中悉數綻放,為人們送去新年的美好祝愿。開演前3小時,現場已是人山人海。
這場全國唯一一個省級層面舉辦的跨年光影無人機焰火表演,成為今年重慶推介城市形象,推動文旅復蘇的現象級事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副主任秦定波介紹,今年1月,全市過夜游客接待人數達到789.15萬人次,同比增長74.25%。全市重點監測的120家景區累計接待游客達920.61萬人次,恢復到2019年的94.6%。
創新的消費場景中躍動著澎湃的消費活力。
選中心儀的商品后,只需刷臉支付,機械手臂就可以抓取商品到消費者面前;無需上臉試用,只要照照鏡子,就能看到美妝產品的呈現效果;智能儲物柜、智能掃地機器人、智能健身鏡、智能貨架等智能設施遍布購物中心……在解放碑—朝天門商圈,這些頗具科技感的消費場景成為現實,豐富多樣的沉浸式智能體驗場景深受年輕人喜歡。
“如今,消費者對商圈的需求不僅僅在于購物,而是更加注重消費體驗,熱衷于智能、互動的消費模式。”渝中區商務委員會主任江南說,順應消費者的需求變化,解放碑—朝天門商圈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引導綜合體商場對商業業態、商品品類以及服務設施進行數字化迭代更新,提升智慧商圈的發展能級。
消費新活動激發熱情
“嘣——”
隨著一聲發令槍響,3月19日7時30分,2023重慶馬拉松在南岸區海棠煙雨公園開賽,來自全球347個城市的3萬名跑友在山城揮灑汗水,超越自我。
一場體育賽事的舉辦涉及衣、食、住、行、游、購、娛等諸多方面的消費內容,據統計,重馬每年拉動體育旅游消費約3億元。
怎樣才能把消費的熱情發揮到極致?答案是打造消費節,整合各類商旅文體資源,推動全域聯動、全行業合作。
南岸區舉辦的重馬國際消費節將174家餐飲企業、22家大中型酒店民宿、16家文旅體企業和12家主要商業綜合體聯動起來。由此,重慶馬拉松從一場半天的賽事活動,延展為持續半個月的“消費季”。同時,活動舉辦方面向跑友推出了10條具有南岸特色的主題打卡線路,開展了廣陽島花黃春早2023風箏節、南山放牛村露營音樂節等系列活動,方便跑友們從南岸出發,看美麗重慶。
此外,新的消費促銷活動也進行得如火如荼。
在2022年12月28日到2023年3月31日的“2023愛尚重慶·迎新消費季”中,全市圍繞時尚、年貨、汽車、家電、家居等方面,舉行420余場內容豐富的特色促銷活動和上千場配套活動,精彩紛呈的促銷活動為市民購物提供了更多選擇。
活動辦起來了,如何才能調動市民的購物熱情?兩江新區聯動商家給出2億元優惠力度、發放價值3千萬元消費券,九龍坡區發放價值500萬元購物、文旅和體育三類消費券,南岸區發放價值500萬元消費券……各區縣拿出上億元資金發放消費券,同時各企業加力打折滿減、發放消費補貼。
消費券激發了市民消費活力,但僅將消費者“券”來并非長久之計。為此,重慶立足自身條件,做優做靚“不夜重慶”“火鍋之都”等特色消費品牌,增強“巴渝新消費”集聚吸附力。
消費新資源攜手共進
微風送暖,草長鶯歌,去哪里尋覓春日暖陽?
或是在云陽龍缸漫步,享受愜意美好;或是前往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景區,感悟石窟藝術;或是去三星堆博物館走進“古蜀文明起源地”,探尋未知奧秘;或是沿著閬中古城中的青石板路,探訪古老院落,品味傳統文化的魅力。
僅憑一張身份證和一部手機,便能暢游川渝兩地百余個主要景區、欣賞各類文藝演出,實現游玩自由。這樣的便利來自川渝兩地的深度合作。2月23日,“百萬職工游巴蜀”活動正式啟動,川渝兩地企業工會花費較少的資金購買年票,職工便可享受景區和演藝活動超值的門票。
流動,是消費繞不開的話題。促進消費者在區域范圍內活動,一直是創新消費舉措的重要突破點。與其他地區攜手,無疑能夠實現資源共享、客源互送,讓消費活力在更廣闊的空間蓬勃發展。
3月10日,重慶市銅梁區。在第二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消費與發展論壇上,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歐順清表示,要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放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大場景中謀劃推進,作為市委“一號工程”和全市工作總抓手總牽引,共同打造具有巴蜀特色的國際消費目的地,更好地激活西部地區超大規模內需市場,奮力推動雙城經濟圈建設乘勢而進,共同書寫高水平區域協調發展新篇章。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方興未艾,致力于打造國際范、中國味、巴蜀韻的世界級休閑旅游勝地,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3月13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消費維權協作十大典型案例”發布,以案釋法,增強市民的消費信心……
一個個微鏡頭記錄著川渝攜手共進的努力,也見證著重慶創新消費舉措的決心。如何與其他地區聯動,共同擴大內需,重慶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實踐。
3月19日,“綠品出塞 重慶有約”京蒙消費幫扶集采推介會暨幫扶產品“五進”活動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啟動,促進京、蒙、渝三地產銷對接。開幕式上,各類經營主體簽訂采購協議超92億元。
重慶市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以此次活動為契機,能夠搭建起“京蒙渝”東西部地區消費幫扶平臺,打造“京蒙渝”消費協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