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濤

這是一個實干奮進的春天。
2月1日,走進長安汽車兩江工廠,數百臺機械臂不停揮動,無人車來回穿梭,一輛輛新車陸續組裝下線。同一天的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片區曙光湖智造城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智能裝備等16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232.1億元。
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要沖刺。今年一季度,重慶制造業創新工作機制,與時間賽跑、與形勢賽跑、與發展賽跑,以時不我待的闖勁、只爭朝夕的姿態,促生產、建集群、抓項目,奮進“春天里”,奪取“開門紅”。
市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增加值增速比去年全年高出3.3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平均水平4.1個百分點,位居全國第11位。
產銷兩旺 龍頭企業一馬當先
3月4日,恰逢周末,長安深藍重慶汽博店內,顧客絡繹不絕。“最近來看車的顧客多了不少,有時我們一天就要接待20多組顧客。”門店負責人說。
翻開兩江新區多家汽車企業的銷售報表,一組組數據呈現出向上態勢:
今年1—2月,長安汽車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4.86萬輛,同比增長96.61%;
1月,賽力斯新能源汽車銷量為4885輛,同比增長38.78%,2月,這一數字上漲至6577輛,同比增長103.69%;
2月5日,阿維塔11在啟動交付后的38天內,交付量迅速突破2000輛。截至3月2日,其累計交付量已突破4000輛。
可喜成績背后,是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
新年伊始,兩江新區迅速掛出“施工圖”,在聚焦強產業提能級,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方面,突出打造好先進制造業發展高地、現代服務業發展高地、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打造先進制造業發展高地,汽車產業是重要抓手。作為重慶汽車產業的主戰場,兩江新區持續深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大賽道、大市場,加快實施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整車龍頭引領計劃,以賽馬姿態加速競跑:一方面實施整車龍頭引領、供應鏈體系升級、創新策源提能、應用體驗提升、價值鏈延展、產業生態培育六大行動,形成涵蓋全鏈條的現代化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另一方面,推動長安、賽力斯、理想、吉利等龍頭企業擴產上量,加快推進長安科技及長線智能項目等重大產業項目建設。
“研發系統要奮力打造爆款產品,生產系統要保質保量滿足終端需求,采購系統要確保資源保供,黨群、人力系統要確保公司上下齊心。”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表示,緊扣一季度產銷“開門紅”主題,公司正全力搶市場、促交付、提銷量。在此基礎上,長安汽車定下一個目標:力爭全年產銷突破280萬輛,確保規模增長高于行業10個百分點以上。
“全市正制定賽馬機制,支持創建13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特色產業園。”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汽車工業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將通過完善機制、抓好產業培育發展、加大政策支持等,加快推進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取得突破性發展。
聚鏈成群 產業升級快馬加鞭
緊起來、動起來、跑起來、干起來,在爭先創優賽馬比拼機制激勵下,全市各地區各部門洋溢著一股時不待我、唯實爭先的干事氛圍。
3月14日,西部(重慶)科學城金鳳軟件園(虎溪園)一期,中冶賽迪信息技術(重慶)有限公司的新辦公場地室內裝修工作已接近尾聲。不久后,一批與其相關聯的上下游企業將進駐這里,開展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多個領域的軟件開發。
這些企業的入駐,得益于西部(重慶)科學城正在實施的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滿天星”行動計劃。立足自身發展優勢和產業布局,在新賽道上,西部(重慶)科學城保持奮進者姿態,激發創造性張力,重點圍繞汽車軟件、人工智能、工業軟件、信息安全等產業領域,按照“龍頭帶動、創新驅動、融合發展、凸顯特色”的思路,串珠成鏈,聚鏈成群,吸引一個個項目相繼落地。
中冶賽迪信息就是其中的企業代表。作為入選“2022年國家鼓勵的重點軟件企業”名單企業,簽約當天,中冶賽迪信息就為金鳳軟件園(虎溪園)“送來”5個上下游相關聯的企業項目,簽約金額共計10億元。
2月27日,中冶賽迪信息供應鏈及孵化器引入的10家代表企業完成重點招商項目集中簽約,覆蓋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個前沿領域,其“頭雁”效應再次得到印證。
“下一步,我們將策劃第二批30家生態合作伙伴的選育,不斷完善云創實驗室和天工開物開源社區兩個創新平臺的建設。”中冶賽迪信息技術(重慶)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志表示,這無疑將進一步放大園區資源優勢,助力形成產業“雁陣”。
人氣聚起來,樓宇用起來,產業興起來。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在中冶賽迪信息等一批龍頭企業帶動下,西部(重慶)科學城已引入生態及供應鏈上下游企業70余家,一季度預計軟件相關產業規模可增長50%。
項目上新 搶抓機遇萬馬奔騰
開足馬力忙生產的同時,一系列重大項目也紛紛開工建設。
2月18日,九龍坡區陶家鎮,紅馬天泰新能源正極材料研發生產基地開工現場機械轟鳴。10臺挖掘機、50輛渣土車、近百名工人忙碌作業,力爭在兩個月后完成平場工作。
作為九龍坡區打造全市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的標志性項目,該生產基地總投資約63億元,建成后將年產8萬噸正極材料,預計可占川渝地區規劃電池總產能的10%,年產值可達240億元。
“賽馬比拼、唯實爭先,激發現代化建設的精神狀態。”九龍坡區委書記李春奎表示,全區上下要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不待揚鞭自奮蹄”的干勁、“越是艱難越向前”的拼勁、“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闖勁、“兩袖清風存正氣”的穩勁,以更高標準、更強力度、更快節奏拼搏實干。
在此激勵下,一季度,九龍坡區集中開工30個項目,總投資226.2億元,年投資計劃34.2億元。全區全年力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超16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左右,工業投資增長12%以上,軟件業務總收入增長30%以上。
緊抓快干,真抓實干,努力爭取發展主動權。在賽場上奮馬揚鞭的,不僅有九龍坡區。
在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中潤新材料產業園項目二、三期同步開工,建成投產后,這里將成為全球最大的NMP(N-甲基吡咯烷酮,一種鋰電池輔材)生產基地。
在合川區,雙槐熱電聯產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一派火熱景象。通過將發電廠的余熱變廢為寶,未來,這里將成為全市重要的熱電循環產業基地。
在綦江區,中國電信綦江—云數據中心項目起步建設,擬建成包含2000架機柜的A級云網算力數據中心,助力綦江打造數字產業生態。
縱觀全市,一季度,全市開工重大項目354個,總投資3194億元,涵蓋26個行業領域。當下,重慶正著力推動工業經濟恢復提振、著力提升產業發展能級,以賽馬精神,激發產業發展活力,助推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