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茂盛

2月24日,重慶市招商投資促進局會同渝中區、江北區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辦的“滿天星”推介會熱鬧非凡。菁蓉聯創、優卡科技、文淵閣科技、智菲科技等20多家四川軟件企業的負責人商討著來渝發展的燦爛前景。
開年以來,重慶各地區各部門在招商引資領域頻頻出招,創新機制體制、擴大招商思路,將“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形成全市招商引資蓬勃向上的發展新氣象,迎來2023年招商引資“開門紅”。1—2月,重慶市已新增正式合同引資2574.6億元,到位資金464億元……這些好成績,足以顯現新時代新征程下,新重慶“強招商”的決心。
一系列提振精氣神的舉措,正鼓舞著更多招商人“奔跑開春”。
走出去:酒香也怕巷子深
春寒料峭,地處三峽庫區腹心地帶的奉節縣山尖上還能隱隱看見皚皚白雪。而草堂鎮河畔的生態工業園區內,標準廠房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現在我們有50余家簽約企業等待廠房入駐。”園區管委會主任丁華說。
近年來,奉節將招商引資視為經濟發展的“生命線”,不僅大力提升自身營商環境,還十分注重“走出去”,組建了4個駐外招商辦。
闊別受新冠感染疫情影響的3年,各區縣和企業“走出去”招商引資、尋求合作的意愿愈發強烈。今年以來,重慶市商務委員會順利啟動了“百團千企”國際市場開拓行動,各區縣各企業不僅紛紛將眼光投向全國乃至全球,也自信地邁開了步子。
3月初,渝北區區長廖紅軍帶隊,赴浙江、上海等地開展招商工作;璧山區區長江志斌帶隊赴新加坡開展招商引資促進活動;忠縣縣長李電帶隊赴廣東進行招商考察……
隨著重慶“走出去”的步伐愈發穩健,“走出去”的成效也愈發明顯。
初春時節,大足區財藝五金廠生產車間內,機器設備運轉不停,正加緊生產出口貨品。這些促使企業開足馬力忙生產的訂單,來自世界的青睞。1月初,重慶第一批23家企業赴馬來西亞和泰國開展“百團千企”國際市場開拓計劃首站行動,累計簽約金額3088萬美元,涉及通機、五金、汽摩、門禁系統、激光電視、物流全鏈條服務等多個領域,作為“五金之鄉”的大足,接到不少海外企業的訂單。
“我們希望通過這些‘走出去的措施,支持和鼓勵相關部門、企業赴境外開展招商引資、貿易促進活動,鼓勵重慶本土企業參與海外供應鏈體系建設,增強重慶的經濟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全力推進外貿固穩提質。”重慶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說。
引進來:有朋自遠方來
3月7日,九龍坡區迎來了一行“特別嘉賓”,他們的到來,代表著重慶第一批境外招商團赴日招商考察有了回應。
三菱電機(中國)有限公司董事兼副總經理玉井武志代表三菱電機日本總部來渝考察。他表示,三菱電機在智能制造、綠色智造解決方案等方面與九龍坡區產業規劃較為契合,可推動相關項目到九龍坡區合作落地。
這些“來自遠方的朋友”,是重慶擴大招商引資“朋友圈”的關鍵。
無獨有偶,2月28日,在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管委會召開的座談會上,10余家外資企業紛紛拋來橄欖枝,而在此之前,這些企業從未在渝投資過。
此次外企“組團”投資之行,背后是市招商投資促進局與全球“五大行”之一的戴德梁行重慶公司的新合作,旨在加大“引新”力度。
“今年,我們將和市招商投資促進局建立更深度的合作關系。”戴德梁行重慶公司總經理魏曉龍說,以此次外資企業重慶行為開端,后續,他們將持續引進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國際國內“隱形冠軍”等優質企業來渝。
除開主動出擊引進來和專業機構助力的外因,各區縣自身實力增強與招商力度加大,是重慶形成招商引資“新氣象”不可或缺的內因。
2月10日,總投資達35億元的奧松半導體項目落戶西部(重慶)科學城,項目投資主體廣州奧松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直言:“科學城的集成電路產業基礎較好,集聚的中國電科、SK海力士、聯合微電子中心等集成電路產業頭部企業,將有助于企業產業協同創新和規模化發展。”
僅今年1—2月,西部(重慶)科學城已簽約項目合同投資額超410億元。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績,與西部(重慶)科學城將智能科技、生命健康、綠色低碳三大科創高地作為戰略主攻方向,圍繞科學城主導產業,多措并舉打好招商引資“組合拳”密不可分。
加速度:賽馬比拼爭春早
3月,在巴南區二圣鎮,千畝油菜花環繞白鷺潭肆意綻放。在這里召開的一場招商推介會上,10個農文旅融合項目爭相簽約落戶,投資金額達3.75億元。
前不久,巴南區惠民街道舉辦的城鄉融合發展招商推介會上,8家企業簽約落戶惠民街道,協議資金達到98億元。“看似偶然,其實也是意料之中。”惠民街道黨工委書記葉奇說,他們早就開始接觸這些項目并持續跟進,開年后,趁著招商引資“火力足”的氛圍,成功引來投資。
這股氛圍如何形成?
2月25日,市招商投資促進局聯合市科技局、市經濟信息委、市商務委、市大數據發展局發布了重慶首個招商引資“賽馬榜”,設置“綜合榜”十強榜1個總榜和“招大引強、招新引優、制造業開工、制造業投資、外資引資單項榜”5個分榜。
“‘賽馬榜將一月一曬,上榜情況將被納入年度招商引資考核,同時對排名靠前的區縣、部門在評優評先、專項發展資金、重大招商活動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市招商投資促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招商引資“賽馬榜”的發布,體現的是招商引資思維模式的變遷。從“等項目找上門”到“從產業出發找項目”,從引資轉變為“選資”,無疑是對各區縣的提醒與鞭策,目的是更好地讓項目跑起來,效率提起來。
而在此次發布的榜單中,武隆區位列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綜合排行榜前列。好名次讓“比學趕超”的勁頭更足。
2月底,武隆區舉行的“雙招雙引”攻堅年第一次集中簽約儀式上,共簽約13個項目,協議引資32.5億元,建成投產后年產值達38.7億元。
同樣位于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綜合排行榜前列的彭水也亮出自己的妙招,2023年,彭水將統籌實施4場集中簽約、10次專場推介、100家大型企業拜訪、1000家優質企業入彭、10000名客商資源大數據庫建設5大招商行動,繼續推動招商引資工作高質量發展。
對標比拼、趕超爭先、合力推動“抓項目促投資”工作格局的形成,賽馬比拼的機制創新營造出了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濃厚氛圍。
在2023年重大項目招商引資專項行動動員大會現場,市招商投資促進局、市經濟信息委與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大足、璧山、銅梁、潼南、榮昌各區政府分管負責人簽訂2023年制造業招商目標責任書:九區新簽約制造業正式合同總額不低于4700億元,到位資金不低于1250億元。
市招商投資促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重慶的目標是新引進10億元以上項目450個,實際到位資金4650億元,項目開工率達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