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繼此次出臺頂層規劃設計后,各專項細分政策要求有望陸續出臺,數字中國板塊性機會有望向細分行業蔓延。
2023年3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要求全面提升數字中國建設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自此數字中國形成了完整的政策框架體系。分析師認為,數字化建設的重要性再上新臺階,繼此次出臺頂層規劃設計后,各專項細分政策要求有望陸續出臺,數字中國板塊性機會有望向細分行業蔓延。
國泰君安認為,可以從3個角度理解“數字中國”。1強根基——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暢通數據資源大循環。2促融合——推動數字技術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深度融合。3提能力——強化中國關鍵能力,筑牢數字安全。
東興證券認為,數字產業鏈既包括芯片等核心設備,也包括電子信息制造業、電信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核心行業,數字技術與農業、工業、服務業、金融業的融合已演變出智慧農業、智能制造、平臺經濟、數字貨幣等行業,數字中國建設將推動全產業鏈的快速發展。
財通證券認為,“數字中國”將成為下一個成長主賽道。據國家統計局《數字經濟及其核心產業統計分類》(2021),數字經濟及核心產業涉及數字產品制造業、數字產品服務業、數字技術應用業、數字要素驅動業、數字化效率提升業等5個大類產業、156個小類國民經濟行業。A股層面,數字經濟相關標的涵蓋從數字基礎設施(技術+硬件)到傳輸層的通信,再到應用端的產業數字化,以及保障端的數據安全,自下而上涉及55個細分行業。
沿數據流通,梳理數字經濟五大鏈條、十大細分機會,相關標的400余只。1數字底座(IDC、人工智能等);2數據傳輸(運營商、光通信、衛星通信);3數據應用(工業互聯網、服務業IT、信創等);4數據價值化(數據標注、數據交易等);5數字安全。
?
從供應端看,主力持貨商出貨速度較快,當前多數生產企業忙于交單發貨,華東區域企業多根據市場行情擇時滿開生產。而從需求端看,相對于宣漲初期,經銷商和貿易商拿貨數量回調。此外,成本端支撐偏強。市場需求回歸理性。從訂單來看,鈦白粉5月前維持漲勢可能性較大。只要短期內需求不大幅下滑,鈦白粉今年大概率進入一個漲價周期。
?
高純石英砂行業進入壁壘高,供需緊平衡中期將持續。目前全球僅海外尤尼明、TQC和國內石英股份具備量產高純石英砂的能力。受益于行業前景,光伏產業對高純石英砂的需求持續增加,國內部分石英砂廠商已經開始產能擴張。石英砂緊缺促使硅片競爭格局分化,硅片龍頭企業石英砂保供能力和制造能力優勢凸顯,硅片行業集中度也有望進一步提升。
?
AI技術突破與產品落地持續,賽道景氣度保持,預計將帶動高密度服務器與GPU需求。受AI高算力需求和數據要素帶動,IDC(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聯網數據中心)建設將加速落地。受高密度服務器和GPU功耗增加驅動,散熱需求升級,液冷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打開,溫控將加速進入兌現期。建議關注產品已有落地的液冷廠商:申菱環境、英維克、歐陸通。
?
“強預期”階段繼續配置低估值高業績彈性方向:地產鏈消費建材、家具;開復工鏈自動化設備、工程機械、重卡;消費修復鏈中的生物制品、創新藥、中藥及休閑食品,成長方向的半導體設計、信創、游戲、廣告。4月“決斷”后,可觀察估值比價合理及產業轉型的航空航天、信創、運營商、綠電。
?
結合市場對國內經濟復蘇高度和海外宏觀環境關注點的變化,短期A股震蕩整理、寬基指數走勢相對平穩的特征仍將延續一段時間,但是結構層面可能存在較多主題性機會,尤其是相關政策對數字經濟的支持達到新高度,以及當前國企改革明確新的深化方向,并提出啟動國有企業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價值創造行動,表明國企改革可能進入新的關鍵階段。
中期來看,A股整體估值雖有修復但仍處歷史中低位,投資者對經濟信心正逐步改善,未來伴隨基本面實質性復蘇得到更多數據驗證,市場有望重拾升勢,中期市場機會大于風險。配置方面,建議短期繼續關注經濟修復主線,如泛消費板塊;部分有望受益產業政策支持的細分成長領域,成長風格和中小市值股在新產業趨勢和政策支持下可能仍會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