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光云
〔摘? ?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本文結合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的原則,分析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問題,提出了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策略,即創設數學教學情境,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借助多媒體開展教學,培養學生的興趣;組織角色扮演,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強化成功體驗,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開展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合理設置問題,重視教師培訓學習。
〔關鍵詞〕新課改;觀念;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2023)? 08-0124-03
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傳統的教學模式逐漸被替代。數學教師要從教育改革的角度出發,在日常教學中關注班上的每個學生,以滿足他們的學習需要,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協調發展。
一、教學方法創新的原則
第一,素質教育的原則。在新課改后,教師要堅持素質教育的基本原則,圍繞學生展開教學模式的創新,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和啟發。第二,以學生為本的原則。教師在組織教學時,要圍繞學生制定教學方案布置作業,不能超出學生的能力范圍。第三,學以致用的原則。教師在開展小學教學活動時,不僅要傳授給學生數學知識,更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在組織教學時可以融入生活中的案例。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問題
(一)教師的教學觀念陳舊
首先,教師的教學水平有限,教學觀念陳舊,教學創新的方向不明確。其次,教師實施課程改革不徹底,只是引入一些表面的內容,仍然采用傳統的模式組織教學活動。此外,一些教師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過于重視,忽略了教學環節的重要性,導致教學偏離了重點內容。
(二)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強
一是在傳統課堂上,一些學生把學習作為一項任務,認為自己是按照教師的要求學習的,學習主動性不強。二是一些學生認為學習內容較為枯燥無味,學起來困難,聽課時一知半解,逐漸喪失了學習數學的興趣。此外,一些學生還受到教師教學模式的影響,注意力很難集中在課堂上。
三、創新教學方法
(一)創設教學情境,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會對學生進行大量的理論講解,給學生介紹基本公式和定理,讓學生套用公式和定理解決實際問題。這樣的教學方式枯燥無味,很難吸引學生的興趣,導致學生對公式定理的理解不夠深刻,沒有熟練掌握學習內容,遇到實際問題也無法靈活應對進行變式。針對這一問題,教師需讓學生聯系日常生活展開學習活動,讓其思考和探究,明確數學學習的本質。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難題,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讓學生產生情感體驗,提升教學質量,采用這種方式讓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入思考和學習。教師在創設情境時,要聯系日常生活,從生活中的案例出發營造真實的氛圍。例如教師在講解元角分這一部分內容時,就可以給學生發放一些硬幣和紙幣,介紹不同面額的硬幣和紙幣,讓學生算算自己有多少人民幣,還可以和其他學生進行交換。采用這種方式,讓學生掌握貨幣的基本使用規則,認識到元角分等不同的人民幣單位。教師在教學中,應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融入課堂中進行探究學習。數學教師需充滿熱情地對學生進行激勵和幫助,帶動和影響學生共同學習進步,促進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豐富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為了充分發揮情境教學的作用,教師在制定方案時還需做好預設,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反饋對教學方案做實時調整;在教學備課環節,要基于學生的能力對課本中的知識內容進行合理加工,實施目標明確的教學方案,滿足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需求。教師在課前需對課本中的知識深入鉆研,結合教學內容設置學習情境,減輕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困難。
(二)借助多媒體,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是信息技術時代的產物,能顯著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提高數學課的魅力,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數學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做到這一點,教學也就成功了一半。然而,并非小學階段的所有數學內容都是有趣的。其中的一些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較少,盡管教師講得很費力,學生仍然不知所云,學起來毫無頭緒,天長日久,他們就會逐漸喪失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而采用多媒體手段組織教學活動,可以融入多種信息和元素,化靜為動,把課本中的內容變得生動有趣。采用這種方式,也能讓學生置身于真實的情境當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培養數學形象思維,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小學生天性好動,對新鮮事物好奇心較強,但其興趣來得快也去得快,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專注力,讓學生不要只有三分鐘熱度??梢匀谌胍恍┯腥さ挠螒颦h節,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組織角色扮演,鼓勵學生自主探究
角色扮演是開展沉浸式教學的良好途徑,可讓學生在活動中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共同參與學習。在角色扮演教學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動畫形象,在家長的幫助下制作一些卡通形象道具,通過這種方式增進學生與家長之間的交流,營造良好的親子關系。采用這種方式,也能滿足學生的學習好奇心,通過豐富的動畫形象,讓學生開動腦筋思考。
(四)強化成功體驗,加強師生情感交流
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來源于成功的體驗,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對學生進行分層。對不同的學生,要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和目標,在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實現目標后,要給予適當獎勵,讓學生感受成功的體驗。在教學活動中要加強對學生的鼓勵和支持,學生犯了錯也不要直接進行批評,而要幫助學生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總結經驗。要讓學生勇于直面失敗,明確失敗和成功之間的關系,并鼓勵學生不斷探索,讓他們在戰勝困難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教師在教學中,可對學生的成績給予一定獎勵,肯定他們的學習成果,這種形式能有效激勵學生,有利于學生心理逐漸發育健全,保持積極健康的學習生活心態。當學生取得進步時,教師可以在全班內進行表揚,促進所有學生共同成長。情感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學生日常學習的催化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合理地應用情感元素,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使其處于良好的學習狀態。數學教師要多與學生交流,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幫助他們在課堂上學習數學知識,增強他們的成功體驗,幫助其樹立自信。數學教師需轉變自身的角色,爭取學生的信任,這樣,當學生有疑問或困惑時,會勇于和樂于向教師反饋。同時,教師還可以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適時地調整教學計劃,改善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如果對學生過于嚴厲,雖然能夠樹立權威,但會使學生對教師形成距離感,并產生抗拒心理,降低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應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溝通,改善師生關系,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愛護,在班級內形成融洽的學習氛圍,通過深入交流溝通,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信心。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認識到情感因素在學生學習中的作用,靈活組織教學活動,讓數學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讓學生對數學學習充滿興趣。
(五)開展課外活動,豐富學生學習生活
教師要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創新,對課程教學進行優化。數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密切,小學數學課本中有許多知識與學生生活聯系密切,因此,數學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創設教學情境,提升教學效果。教師在講解數學知識時,不能單純地從課本出發,還要聯系日常生活實際,否則容易導致學生在學習時主動性不強,逐漸失去對數學的興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應重視課外活動環節,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學習數學知識,豐富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讓數學教學活動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比如,可為小學生組織數學故事比賽:唐僧師徒四人走到了一片沙漠里,他們感到口渴難忍。四人來到了一棟房子里,看到桌子上正好放著一瓶牛奶,大家就想去喝??墒欠孔拥闹魅藚s說,施主們不要著急,想要喝這杯牛奶需要回答數學問題:“一整杯牛奶先喝1/2,加滿水,再喝1/3,然后再加滿水,最后把杯子中的飲料全部喝完。請問喝了多少牛奶和水?”通過這一有趣的故事情節設置問題,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索主動性,積極思考和回答問題。通過課外活動的方式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延伸,適當地補充一些新的數學知識,能讓學生豐富自身的知識體系,將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在課外活動中,還可以組織一些實踐操作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發現新事物,掌握新技能,通過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比如在講解到與圖形相關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觀察不同物體的形狀,給學生十分鐘時間,讓他們進行探究學習。采用這種方式,能讓學生豐富數學學習生活,培養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培養自身的觀察能力,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同時,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將其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比如,在教學有關角度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實踐類型的作業,讓學生用牙簽制作角的模型,用這樣的方法,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而不把作業看成累贅。通過設置分層次的課后練習作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作業內容完成學習任務,能有更多的收獲。
(六)合理設置問題,重視教師培訓工作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通過合理的方式進行引導,科學設置問題,組織學生展開探究學習。數學教師要把握好課本中的內容,合理設置教學目標,幫助學生學好數學知識。在設置問題時,要考慮問題的有效性和能否引起學生的注意,而不應提出一些毫無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回答“是不是”或“對不對”這類的提問沒有實際價值,也很難讓學生開動腦筋思考。例如,教師在講解圓錐體積這一內容時,就可以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探究體積的計算方法,讓學生發揮自身的想象力。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操作,讓他們在實驗中進行探究和學習,說出自己的實驗結果和發現。還應重視讓學生進行規律的總結,有效地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對學習規律進行有效的歸納。此外,教師也要重視自身的培訓及學習,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在創新教學方式方法的過程中,教師的能力不足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小學教師要不斷學習和反思,鉆研課堂教學業務,可以向有豐富經驗的教師請教,結合自身的教學情況進行反思,而不要生搬硬套其他教師的方法和模式。要打造獨特的教學課堂,制定符合班級具體情況的教學計劃。要通過培訓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提高教學質量,為其今后的數學教學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在組織教學時,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更新教育觀念,多維度開展教學活動,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李萬海.基于新課改背景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探究[J].基礎教育論壇,2019(46):18-19.
[2]李加華.淺析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變革[J].學周刊,2019(17):38.
[3]邢廣川.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23):36.
[4]閆倩.探析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J].新課程(上旬),2019(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