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娟
【教學目標】
1.認識“郊、泛、波、紋”等10個生字,會寫“匹、戀、舍”3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讀句子中想象畫面,感受春景之美。
【教學重點】
關注文章1~3段描寫春天美景的內容,開展識字教學,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難點】
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感悟春天的美好。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認識課題
1. 趣味導入。
師:今天有一個謎語,請大家來猜一猜。
出示謎面:尾巴長,鬃毛飄,會拉車,能奔跑,四個蹄子嗒嗒響,幫助人們立功勞。
2. 揭示課題。
師:能用一個詞夸一夸印象中的馬嗎?
……
師:形容馬兒的詞有很多,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里有“一匹出色的馬”。
3.質疑課題。
師: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設計意圖:猜謎導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相機出示課題,不顯突兀。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初讀感知,了解故事
1.自由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學生自主讀課文,熟悉內容。
師:請你們帶著自己的疑問,自由地讀課文,尋找答案,記得要關注課后生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
(2)多種方式讀詞語,夯實基礎。
師:同學們剛才課文讀得很認真,相信下面的詞語一定難不倒你們!
PPT出示四組詞語:
郊jiāo外 景jǐnɡ色 異yì常美麗
河水泛fàn起層層波bō紋wén
綠毯tǎn 柔róu軟ruǎn 蔥cōnɡ蔥綠綠
妹mèi妹 散sàn步 戀liàn戀不舍
采用指名讀、“小老師”領讀、去拼音讀、“開火車”讀等方式讀詞語。
(3)朗讀長句子,提升語感。
師:把這些詞語放到句子中去,你還能讀準確嗎?誰想試一試?
PPT出示句子:①河水碧綠碧綠的,微風吹過,泛起層層波紋。②路的一邊是田野,蔥蔥綠綠的,非常可愛,像一片柔軟的綠毯。
2.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教師出示關鍵問題,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1)“一匹出色的馬”是真正的馬嗎?指的是什么?(2)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這匹“出色的馬”寫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師:下面就讓我們跟隨他們的腳步,一起走進春天的郊外。
(設計意圖:在自由朗讀的基礎上,通過指名朗讀,從詞語到句子,層層遞進,反饋學習情況,夯實語文基礎。引導學生再讀課文,并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幫助學生整體感知,初步培養學生的篇章意識。)
三、研讀文本,品春之美
1.理解詞語。
師:春天郊外的景色如何呢?請同學們自讀1~3小節。
生:春天的郊外,景色異常美麗。
師:“異常美麗”是什么樣的美麗?你能試著換個詞語說一說嗎?
生:非常。
生:特別。
師:一個“異常”是對春天景色的夸贊,突出了春景之美。還有一個詞是“戀戀不舍”,文章中具體寫了哪些令我們戀戀不舍的美麗景色?請你用筆畫一畫。? (河水、柳葉、田野)
2.交流感受。
(1)出示:河水碧綠碧綠的,微風吹過,泛起層層波紋。
①河水顏色之美
出示:河水碧綠的,微風吹過,泛起層層波紋。
指名讀,比較兩句話的不同。
師:像“碧綠碧綠”這樣ABAB式的詞還有很多,誰來說一兩個?
②河水動態之美
師:河水不光顏色美,微風吹過,它還——泛起層層波紋。泛起層層波紋是什么樣的?誰能用動作告訴大家?
指名讀句子,試著讀出河水動態的柔美。
師:我們邊讀句子邊想象畫面,美麗的景色就出現在眼前啦!接下來,我們用這種方法一起去欣賞柳葉吧!
(2)出示:河岸上垂下來的柳葉,拂過媽媽和爸爸的頭發,我和妹妹看著都笑了。
①指名讀句子,引導學生思考“我和妹妹”為什么都笑了。
②“拂過”是什么樣的動作?生想象畫面,試著做一做,讀一讀,感受柳葉的溫柔和調皮。
(3)出示:路的一邊是田野,蔥蔥綠綠的,非常可愛,像一片柔軟的綠毯。
教師相機提問:“蔥蔥綠綠”是什么意思?和“碧綠碧綠”又有什么不一樣?這句話把什么比作了柔軟的綠毯?出示田野的圖片,指導學生一邊想象畫面一邊讀一讀。
(4)總結方法。
師:剛剛我們一起走進春天的郊外,賞了美麗的春景,想把這么美的景色永遠記在心里嗎?就讓我們一邊想畫面,一邊再來讀一讀這幾句話吧!
(設計意圖:“讀句子,邊讀邊想象畫面”和“試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二者有著密切的聯系。“讀句子想畫面”是學習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要達成的目標;“有感情地朗讀”,也有利于學生展開想象。結合統編版教材鮮明的特色和學生學情的特點,堅持以讀為本,精講多讀,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邊想邊讀,落實教學目標,為孩子的想象插上翅膀。)
四、交流反饋,總結收獲
1.回顧故事內容,強調讀書的方法——邊讀邊想。
2.思考:這匹“出色的馬”到底出色在哪里?
(設計意圖:交流反饋,既是對本節課收獲的總結,又是對下節課學習的延伸,有助于學習在課堂上真正發生。)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高良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