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慧

鄒彬
從工地走向北京人民大會堂,“95后”全國人大代表鄒彬用了7年。這7年里,他從砌墻學徒成長為具備精湛砌墻工藝的熟練工。
2015年,憑借精湛的砌墻工藝,鄒彬在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砌筑項目中獲得優勝獎,實現了中國在砌筑組獎牌零的突破。3年后,22歲的鄒彬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也是當時湖南省最年輕的全國人大代表之一。
2023年,身為中國建筑五局總承包公司項目質量總監的鄒彬再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并帶來了“服務產業工人轉型”等方面建議。參會間隙,在接受《中國報道》記者采訪時,他表示,進一步服務產業工人轉型,弘揚工匠精神,對推動“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制造大國”向“質量強國”轉變具有重要作用。
2011年,鄒彬隨著父輩一起到湖南長沙工地打工。最初從砌墻學徒干起,給老師傅遞磚。磚塊大小不一,目測、用手丈量,要遞塊合適的磚除了觀察,沒更多的技巧。
鄒彬說,在長期反復請教和練習后,自己才得以一刀切出合適的磚塊。2014年,在中國建筑五局“超英杯”技能比武中,鄒彬獲得了砌筑項目青年組第一名。他砌的墻,橫縱兩向的灰縫甚至能控制在1厘米標準之內。2015年,獲得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優勝獎后,他又被破格錄用為中國建筑五局總承包公司的砌體質量管理員。
履職全國人大代表的幾年里,他將目光聚焦于工匠群體,提交建議多與工匠人才培育有關。來自建筑行業基層一線的鄒彬告訴:“2018年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以來,我就一直關注著農民工群體的職業發展和權益保護問題。”此后,鄒彬在全國多地就如何充分發揮建筑產業工人的積極性、創新性和創造力等進行持續調研。
鄒彬發現,建筑行業的農民工數量龐大,且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技能水平參差不齊、權益難保障等問題。“大家的訴求還是在技能提升、權益保障等方面。”他告訴記者,在調研后,自己陸續提交了10余份關于加強新生代農民工就業技能培訓、推動農民工向新型建筑產業工人轉型等方面的建議。
2022年全國兩會結束后,鄒彬多次去到北京、廣西等地的重點項目進行調研,了解產業工人的發展現狀和訴求。令人欣喜的是,他發現越來越多的產業工人擁有了參與培訓、比賽來展示和提升技能的平臺。他以廣西為例向記者指出,廣西開展的魯班工匠大師的聘任活動,鼓舞了很多產業工人。
調研過程中,鄒彬去過施工一線,也在裝配式工廠和工友們交流過。“目前,大家對于工地上工作的穩定性、自身職業技能的匹配性還有擔憂。”鄒彬說,基于此,自己又去到一些職業院校調研,根據調研情況,撰寫了今年《關于進一步服務產業工人轉型、弘揚工匠精神、推動質量強國建設的建議》。
鄒彬說,近幾年,國家對工程質量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同時,龐大的農民工群體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如果建筑工人不提高自己的手藝,就可能會面臨淘汰。為此,他建議,加強新時代工匠人才培育,進一步落實國有企業辦職業院校的相關激勵政策。
鄒彬告訴記者,提出這個建議的初衷是希望通過對產業工人進行職業教育、再培訓,提高他們的技能,從而減少工友的流動性,提高收入的穩定性,工友們自身的權益也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鄒彬(右四)在和工友探討砌墻技術。攝影/閆利鵬
此外,鄒彬還建議,加強新時代工匠人才就業導入,進一步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推進“工業建造”,加快建筑工業化,把工地搬進工廠,讓新一代農民工學有所用、“以戰代練”,進一步從實踐中提高技能水平。
推進裝配式產業升級發展,形成全產業鏈集成優勢,是落實新時代建筑產業工人培育后的一項開拓式探索。對此,他建議,大力完善裝配式職業技能認證體系,完善裝配式建筑通用技術標準,加大裝配式建筑發展政策支持力度,培育裝配式產業發展環境,鼓勵社會資本從規劃設計、投資、研發、建設、運營等全產業鏈上深度參與新型裝配式建筑項目,以更大、更優質的平臺吸引產業工人就業,為其打造出一個產學結合、通道暢通的產業鏈集群,推動“農民工”快速向新時代建筑產業工人轉型。
采訪中,鄒彬向記者分享自己的調研經歷。他說在施工現場,多變的天氣因素可能直接影響工友的出工和收入。但在裝配式工廠工作,工人的流動性則沒那么大。裝配式建筑是在廠房里把現場需要的鋼筋混凝土做好后,直接運到施工現場去拼裝,這樣不僅更加低碳、節能、環保,還能節省人力。
在鄒彬看來,裝配式建筑是建筑行業未來發展的新趨勢,今后也會繼續推進,這也對建筑工人的綜合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單單是純手工工藝,還包括對設備機器的操作、上崗資格培訓等,全方位提高建筑工人的綜合能力。”他說。
更多途徑的調研過后,他發現,產業工人轉型,能促進更標準化的施工流程,同時也能更好地建造出更高質量的產品。鄒彬告訴記者,在近期的調研中,自己注意到,工友們對于提高手藝技能的意識已經有了明顯改觀,大多數人愿意通過參加技能比賽、培訓來提高自己。
鄒彬坦言,“干一行,愛一行,把這一行做到極致”至今仍是自己所理解與踐行的工匠精神。在他看來,隨著行業的發展,創新能力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新時代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也是大國工匠需要具備的精神內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