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
3月6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他強調,黨中央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要引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正確理解黨中央方針政策,增強信心、輕裝上陣、大膽發展,實現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
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民營經濟已經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在穩增長、增就業、惠民生、促創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何進一步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對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已經72歲的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帶來了6份提案中,其中“進一步提升民營企業發展信心”主題的提案排在首位。
30年前,第一次當選全國政協委員時劉永好就作了“私營企業有希望”的發言。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民營企業的活力和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越發凸顯,出現了一大批“專精特新”和具備全球影響力的民營企業。“這得益于黨和國家的政策扶持,也離不開民營企業自身的拼搏和創新進取,未來也是如此。”劉永好認為,在新時代,經濟轉型升級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所激發的潛力與活力等,都將給中國民營企業帶來更多動能。
“只要有擔當,就會有未來。”劉永好說,民營企業最大的擔當就是抓新機遇,轉型發展,擁抱變革,把自己的事業、產業做得更大更強。
2022年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
“這意味著發展民營經濟是我國長期的制度安排,但現實中對于民營經濟的保護和支持還是存在一定問題和不足。”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金臺律師事務所主任皮劍龍說。為更好保護民營經濟發展和民營企業家權益,皮劍龍認為,亟須補齊民營經濟保護短板,健全民營經濟領域法律保護機制。他建議盡快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保護法》,明確規定國家設立專門機構作為民營經濟主管部門,重點應對民營經濟主體在產權保護、市場準入、投融資、公平競爭等重點領域作出詳細規定和保障,減少禁止和限制,對民營經濟主體合法權益,尤其是民營企業家人身合法權益進行保護。
全國人大代表、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以及全國人大代表、大唐西市文化產業投資集團董事局主席呂建中都建議從國家層面制定出臺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法。“這有助于促進民營企業財產保護。通過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法,構建類似國有資產保護機制,規范和打擊民營企業內部職務違法犯罪行為,更好地保護民營企業財產。”徐冠巨說。
記者注意到,今年全國兩會,全國工商聯向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提交了《關于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的提案》,其中提及立法中重點把握明確促進民營經濟的六項基本原則;促進鼓勵民營企業與其他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公平競爭、互利合作;明確各級政府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職責等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