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雪 王交
編者按:
陜西省檢察機關準確把握檢察工作現代化的深刻內涵,以法律監督理念現代化為先導,以法律監督體系現代化為保障,以法律監督能力現代化為基礎,積極推動陜西檢察在新時代新征程縱向有進步、橫向有站位、工作有品牌。
為了生動講述陜西檢察故事、精準傳播陜西檢察聲音、打造全新陜西檢察品牌、唱響“三有”爭創主旋律,從本期開始,《中國報道》聯合陜西省人民檢察院推出“陜西省檢察機關‘三有爭創系列報道”,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陜西檢察工作的新氣象新作為。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加強基層檢察院建設,就是要夯實檢察工作發展根基,抓好服務大局、檢察為民的“最后一公里”,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基層的落地生根。
2020年10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專門召開全國基層檢察院建設工作會議,制定實施基層院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全面推動基層基礎工作轉型升級、整體提升,專門創設基層幫扶制度,為新時代基層檢察院建設謀篇布局。
陜西省人民檢察院堅定落實最高人民檢察院的部署要求,始終把基層檢察院建設作為基礎性、關鍵性、全局性戰略任務,堅持“抓兩頭、帶中間”,以“均衡化建設、一體化布局、差異化管理、特色化發展”為具體思路,以狠抓薄弱基層檢察院“脫薄爭先”和全省基層檢察院建設分析評價為抓手,引導全省111個基層檢察院不斷緊起來、迅速動起來、快步跑起來,邁出了基層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新步伐。
基層院雖小,但關涉甚大。“脫薄爭先”、推進基層檢察院建設,不僅是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題中應有之義,更是在以強基導向踐行檢察為民的初心使命。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抓基層院建設面臨的主要矛盾。為此,陜西省檢察院黨組經過深入研究,制定了《全省檢察機關相對薄弱基層院動態管理辦法》,為薄弱院“脫薄定薄”提供規范指引,在全省10個市陸續確定了13個工作相對薄弱的基層檢察院,開啟了幫扶薄弱院“脫薄爭先”的序幕。
陜西省檢察院黨組定期聽取薄弱院建設進展情況,多次召開全省薄弱院建設推進會,多次召開現場會、調度會,每個院領導聯系包抓1個薄弱院,每年定期赴基層實地指導調研。相關內設機構分別對口指導1個薄弱院,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各市檢察院也參照省檢察院模式,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部門分工負責、共同參與,構建了上下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薄弱院之所以薄弱,從根本上講主要是“人”的問題,尤其是“關鍵少數”。鑒于此,陜西省檢察院專門選派精干“一把手”擔任全國薄弱院——咸陽市楊陵區檢察院的檢察長,安排西安市臨潼區檢察院開展跨市域結對共建,推動楊陵區檢察院工作實現“鳳凰涅槃”,不僅摘掉了薄弱院的帽子,還由常年排名全市墊底躋身全省先進行列。

寶雞市麟游縣檢察院“脫薄爭先”現場會。

咸陽市楊陵區檢察院“脫薄爭先”現場會。
陜西省檢察院還選派省院“80后”干部處副處長擔任地處偏遠山區的全國薄弱院——寶雞市麟游縣檢察院的檢察長,安排西安市新城區檢察院開展跨市域結對共建,全面提升各項業務工作,徹底打破了長期以來該院“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的思維慣性,帶來了檢察工作脫胎換骨般的質變,麟游縣檢察院也成功摘得2022年度“全省基層院建設優秀單位”這一寶貴榮譽。
“實際上,‘脫薄爭先除了需要上級幫扶和精準施策,基層檢察院挖掘自身發展潛力,發揮主觀能動性,也是‘脫薄爭先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名基層檢察官介紹。
據了解,在指導幫扶的基礎上,陜西省檢察院著重突出薄弱院自身主體責任,激發其內生動力。
以咸陽市楊陵區檢察院為例,陜西省檢察院相關業務部門聯合咸陽市檢察院,以全省檢察機關開展的有進步、有站位、有品牌“三有”爭創活動為契機,對楊陵區檢察院2020年度考核中18項落后項目逐一解剖、認真復盤,提出具體指導意見。楊陵區檢察院以64項核心數據為工作指引,掛圖作戰,穩步推進,定期研判不足,及時調整舉措,在確保案件質量的基礎上,持續不斷優化“案—件比”、提高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率,進一步將“少捕慎訴”理念貫徹到案件辦理中,不斷提升不捕率、不訴率。截至目前,該院“案—件比”不斷優化,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率攀升,在咸陽市檢察機關排名靠前,進步明顯。
這并不是個例,安康鎮坪、西安灞橋、延安甘泉、寶雞麟游等多家被定為薄弱基層檢察院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著蝶變。
安康市鎮坪縣檢察院被確定為全國薄弱院后,該院上下觸動很大,全體干警下定決心、鉚足勁頭打好“翻身仗”。他們積極推出“一部一品創亮點、一案一評強質效、一月一星樹典型、一周一課提素能”的專項活動,徹底調動了干警的工作熱情,有效推動了檢察工作的改進提升。2022年度,該院在陜西省C類34個院的總排名由第27位提升至第11位。
與此同時,陜西省三級檢察院黨組積極向黨委和政府匯報最高人民檢察院部署的“脫薄爭先”工作,千方百計爭取黨委和政府政策支持,集中解決了“脫薄爭先”工作中存在的班子隊伍建設弱項、基礎保障短板及歷史遺留問題等。
延安市甘泉縣檢察院是全國129個相對薄弱院之一,被稱為延安市檢察系統推進工作的“老大難”、督查督導的“困難戶”。被確定為全國薄弱院后,該院在省市兩級檢察院的精心指導幫扶下,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等辦法,先后組織3批20名干警分別赴西安市檢察院、寶雞市檢察院等地學習業績考核、案件管理、檢察文化等先進經驗,僅用一年時間就完成了“脫薄爭先”目標。2022年,建成了陜西省首家非羈押數字監管平臺,不捕率、不訴率等36項指標位列全市第一,在延安市檢察機關的綜合考核也由2020年度的第12名大幅提升到2022年度的第4名。一舉摘獲“兩個一百”全國優秀檢察新媒體等3項全國性榮譽。甘泉檢察“由弱變強”的蛻變也成為當地群眾的熱議話題。

延安市甘泉縣檢察院12309 檢察服務中心。

安康市鎮坪縣檢察院“四色”檢察文化。
事實上,在“脫薄爭先”工作中,每個薄弱基層檢察院的檢察理念也在不斷更新,他們立足自身實際,大膽探索實踐,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好成績。
西安市高陵區檢察院改進業務數據的經驗做法被最高人民檢察院刊發,連續2年基層院建設分析評價位居全省B類47個院前5,實現了從被動跟跑到持續領跑的華麗轉身;西安市灞橋區檢察院加強隊伍素能建設,1名干警被評為“全省公益訴訟業務標兵”,1名干警被評為“全省優秀公訴人”,未檢團隊被評為全省優秀辦案團隊;銅川市宜君縣檢察院3名干警被評為全市優秀公訴人,知識產權辦案團隊被評為全省優秀辦案團隊;商洛市鎮安縣檢察院3起案件分獲全省優秀檢察建議、全省優秀公開聽證案件、全省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優秀案件。
榆林市佳縣檢察院積極推動檢察文化建設,“檢察藍”守護“葭州紅”被評為全省首屆檢察文化品牌;咸陽市旬邑縣檢察院設計制作了咸陽市檢察機關第1個公益訴訟檢察品牌Logo——“三水流青”,工作知名度不斷提升;渭南市白水縣檢察院建立了“3+6+1”干部培養機制,內部管理模式不斷成熟;漢中市佛坪縣檢察院“檢察和解+人民調解+司法確認”模式,支持農民工討薪經驗做法被省檢察院推廣;延安市延長縣檢察院《關于重大案件偵查終結前開展訊問合法性核查工作品牌創建實施意見》在陜西全省轉發。
現如今,陜西各個薄弱基層檢察院不僅實現了成功“脫薄”,更是打造出各自的工作亮點和特色品牌。
“‘脫薄不是終點,‘爭先才是目標。把基層工作做好做細做實,才能不負組織重托,不負人民期盼。陜西檢察將始終牢記讓人民生活幸福這個‘國之大者,用檢察陽光推進高質量發展,守護高品質生活,增強基層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陜西省檢察院政治部主任徐彤說。
(陜西省檢察機關持續推進“三有”爭創系列報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