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艷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正式迎來了“互聯網+”時代,公共就業服務領域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傳統的公共就業服務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因此需要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以適應新形勢下的人力資源管理和服務。本文便針對基于“互聯網+”的公共就業服務人力資源展開一系列探討分析,期望以此幫助公共就業服務高效開展,最終推動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互聯網+”公共就業服務人力資源的研究,旨在探索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提升公共就業服務的效率和質量,為廣大勞動力提供更好的就業機會和服務。以下探討基于“互聯網+”的公共就業服務人力資源的相關問題,以期為提升公共就業服務的效率和質量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基于“互聯網+”的公共就業服務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趨勢
人資管理工作模式得以進一步豐富 以往所開展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通常有模式比較簡單的問題,大多數管理人員只會在管理過程中沿用當前的工作模式,以此完成日常管理,之后逐漸成為后勤管理人員。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注重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注重培養人力資源的綜合素質,開發人力資源的潛能。很多公共勞動部門不懂現代人力資源,有的還會設立專門的人力資源管理崗位,但管理模式依然單一,難以真正發揮管理的作用。例如,許多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職位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招聘公司需要的人員,另一部分是管理加入和離開公司的員工。從長遠來看,人力資源崗位逐漸成為后勤崗位,人力資源配置的工作沒有真正發揮出來,員工對經營公司缺乏積極性和活力。員工思想更加開放,個人需求更加多樣化,公共就業服務更加注重人力資源管理和配置的合理性,能夠提高工作積極性,促進就業發展。
人資管理工作逐漸引用大數據技術 在“互聯網+”背景下,各種先進的信息技術工具對于我國廣大民眾的日常生活,運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在分析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時可以發現,無論是企業還是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都普遍將大數據作為開展管理活動的基本管理工具,并向數字化方向發展。大數據已經成為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合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地保證人力資源管理的效率,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為用人單位提供更為高效的服務。例如,過去職業介紹所提供的傳統人力資源服務通常是基于人力資源研究人員或外籍人員的主動注冊信息。然后根據收集到的人力資源信息,進行統一分類,最后進行人員招聘,這種方式需要全程手工操作,效率低,準確性不足,也需要耗費人力和財力。然而,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勞動數據可以錄入數據庫,可以按照規則要求自動篩選,共享。由此可見,大數據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大大提高了用人單位的工作效率。
勞務關系之間逐漸呈現合作化趨勢 在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關系中,一般存在明確的上下級關系,即命令與被命令的關系。工人高度依賴組織,勞資關系過于牢固和僵化。這種傳統的勞資關系不利于及時有效地保障工人權益。網絡信息開放后,勞動者的就業渠道更廣,與用人單位建立了良好的雇傭關系。從公司的角度來看,在這個信息透明的時代,公司對人才的要求和依賴程度更高。因此,為了吸引合適的人才,實現公司和員工的雙贏,公司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完善公司的各項制度和薪酬福利。公共就業服務也可以為勞動群眾提供更好的服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深化企業和勞動者的關系。
“互聯網+”下公共就業服務人資管理出現的變化 招聘方式上出現的變化。過去,招聘主要是通過分發簡歷和現場招聘會來完成的。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招聘方式越來越多樣化,招聘渠道不斷拓展,招聘效率越來越高,招聘開放度越來越高。許多公司都在建立自己的招聘團隊,而不是出版單一的招聘手冊或搜索人才市場。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招聘已經成為招聘渠道。在線招聘包括微博、微信、抖音和專業招聘應用等流行工具,而線下招聘則通過海報進行。在世界500強企業中,90%的公司都采用了網絡招聘,為了促進社工的就業,公共就業服務中心也順應時代的變化,增加了網上就業服務。在招聘的后期,通過建立數據庫,將候選人的基本信息記錄在數據庫中,可以作為后備人才的信息資源,為企業促進就業和輸送合適的人才,更加方便有效。
績效考核上出現的變化 信息系統已經改變了傳統的績效考核體系。傳統的績效考核系統主要采用紙質績效表和手工記錄,考核過程復雜,效率低下,無法及時反饋。如今采用網絡系統對員工的日常出勤、日常努力、日常考核等各方面的素質和績效進行評估,為用人單位提供更優質的員工和更可靠的用工基礎,以方便其管理決策,減少雇主在招聘上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實現人性化的人力資源管理。
薪酬機制上出現的變化 由于互聯網的普及,員工的工資是透明的,員工可以在網上查詢自己的薪酬明細,體現了薪酬水平的公平性,增強了員工對公司的信任。傳統的薪酬體系和薪酬調整流程復雜、耗時、煩瑣,準確率不足。通過互聯網的在線管理,采用寬帶薪酬制度,使工資具有一定的外部競爭力,保持合理的內部工資制度,對特殊情況的員工實行靈活管理,在完成工作的前提下,使管理工作變得更容易。
基于“互聯網+”的公共就業服務人力資源管理對策
加強公共就業服務人力資源管理的做法 第一,改善管理工作理念。要實現就業管理由被動向主動轉變,就需要結合“互聯網+”下的便利,加強公共就業管理信息平臺建設,構建高效的公眾服務平臺,實現政府、用人單位、勞動者之間的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換,確保健全就業管理和基本人事管理。引導員工改變對就業的態度。提供個人化就業服務,例如職業規劃、績效薪酬管理建議、職業選配及就業安排,以及量身制定個人就業服務計劃,以促進良好的社會就業。提高工作效率,及時優化服務方案,調整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重心,通過定期開展用人單位需求和個人求職意向滿意度調查,實時掌握人力資源管理供需動態變化,根據供需變化不斷改進管理理念,促進公共就業服務和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進步和效率。
第二,擴寬渠道引入人才。強化勞動者培訓工作開展,提高勞動者就業技能,為殘疾人、貧困戶、農民工等部分弱勢群體配備專項培訓教師和就業技能培訓,提高殘疾人、貧困戶、農民工等弱勢群體的就業技能,優化專業人員結構,為無路可走的人提供就業渠道,為沒有出路的人提供一條就業之路。同時還要拓寬人才引進渠道,充分利用全縣公立高校和科技企業的人才優勢,結合現在和未來,積極謀劃建立戰略合作機制,吸引和聚集各類人才,建立校企合作平臺,加強校企合作。共同建立人才培養創新平臺,政府也可以設立“外部人才專項基金”,暫時承擔招聘人才資源的相關費用,創新人才引進方式,因地制宜,多渠道引進和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
第三,落實惠才惠企政策。認真落實企業扶持政策,聚焦人才,充分發揮補貼、創業貸款補貼、一次性創業補貼、人才補貼、稅收補貼等的作用,穩定現有人力,落實畢業生住房補貼、畢業生租金補貼、高級技術人才補貼、學生創業補貼等補貼政策,及時落實補貼紅利政策;針對許多大學生不了解相關補貼信息的現狀,企業也需要有效地向大學生推廣相關補貼政策。
加強對人資管理的重視 提高對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認識,使公共就業服務部門成為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進行的主體,將計劃經濟時期長期存在的思想弊端清除掉,樹立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觀念,提升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要想有效地改進人力資源管理,管理者必須從自身做起,要及時更新管理理念,改進精簡,分析解決存在的問題,通過科學的人事管理,有效提高人事管理效率,進而確保公共就業人事服務的各項工作真正開展起來,鼓勵各基層部門在網絡模式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更好地監督人力資源管理的進度,也可以及時發現、跟蹤和解決存在的管理問題,從而保證公共就業人員服務的有效實施。因此,有必要加強對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視。
迎合人資管理的新需求 一是要對“互聯網+”技術展開合理應用,按照公開招聘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人才隊伍、管理理念和相應的管理模式,確保現有員工在實施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具有良好的知識結構,對員工展開規劃,并根據企業需求進行合理調整。更充分地利用“互聯網+”渠道,建設專業化的互聯網員工隊伍,更充分地發揮自身的專業技能和優勢,在人事管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鞏固人事管理結構現狀,完善人員激勵機制和福利待遇框架,實現企業的基本目標。推進公共就業制度,充分發揮政府在公共就業制度中的主導作用,公共就業制度要明確就業制度和人力資源保障的責任,與經濟各部門保持聯系,利用信息技術跟蹤社會人力動態,及時掌握失業人員的實際情況,充分解析各行業存在的人才短缺情況以及人才短缺的原因,及時匯報各部門工作情況,迎合“互聯網+”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新需求,不斷完善人力資源轉型工作。
制定科學的人資管理制度 公共就業和人力資源管理在確保公共服務的繼續運作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現有人力資源需要改進和優化,人力資源管理系統需要實施,以確保人力資源管理在實踐中充分發揮作用。在優化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同時,要建立并有效利用現有的激勵制度。這樣可以保證各個環節的正常運作,并借助信息技術為公司提供更專業的人才,以此真正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動態要求。
綜上所述,人資管理工作是公共就業服務中的關鍵環節,要想真正提高公共就業服務人資管理工作成效,各部門要從解放思想、創新工作方式和方法、加大工作改進和促進力度、保障勞動者權益、促進創新工作方式等方面進行思考。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下,合理利用大量數據促進就業是必要的。未來還必須探索因地制宜的新就業形式,最終真正促進人員的精準、高效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