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國際體系在各種制度、體制、機制的不斷蛻變中正呈現新的面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加速到來,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全面重塑。在此背景下,設計教育的深化改革勢在必行。這不僅是對世界整體趨勢、國家發展需要和當前新文科、新工科建設工作的回應,更是基于設計學科本身發展歷史的必然選擇。
進入新時代,我國正在朝著經濟強國、教育強國、科技強國、文化強國、網絡強國、海洋強國等強國建設目標邁進,對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對科學知識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設計無處不在。設計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設計使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設計改善了人們得以生存的生態環境,設計給人們帶來嶄新的生活方式。改革開放以來,設計教育在我國得到迅速發展。2011年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這一年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新修訂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中,藝術學從文學中獨立出來,成為第13個學科門類,設計學成為一級學科,設計類專業授予藝術學或工學學位。黨的二十大報告確立了教育發展的優先地位,提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等教育發展的重大命題與重大任務。
設計教育具有“設計”和“教育”的雙重屬性。在當前時代的大趨勢下,當代設計與經濟、科技、社會、文化、生態交叉融合和協調建構的趨勢凸顯,時代呼喚新型設計人才。為此,我們要樹立大設計教育觀和大設計素質觀,進一步優化設計專業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著力培養學生綜合交叉的設計知識、強烈執著的創新意識、系統整體的設計思維、立體多維的設計能力、科學人文的設計精神,不斷提高設計人才的培養質量。
但同時,設計教育不得不面臨“人類最神奇、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人工智能——正在革命性地改變著教育世界的現實。在教育領域如何協同自然智能與人工智能間的關系,形成自然教育智能與人工機器智能相得益彰的格局,是當代教育理論研究必須直面的關鍵問題。人類教育面臨被智能機器人瓜分的挑戰,唯有與人工智能協同共生方能在這一新教育世界中延綿持存。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能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全面發展的個體,而設計教育中不僅需要為社會培養專門的藝術設計人才,也需要學生學會應對大環境下新挑戰、機遇,運用新技術來增強就業競爭力。將知識賦予更多價值,不斷融合全新的觀念來創造價值,就不會被社會與時代的發展所淘汰。鼓勵學生掌握更多的設計技能來提高綜合素質,學習人工智能技術并應用到綜合領域中去,加強跨學科的融會貫通,進行創新、思考與設計。
《設計》編輯部
202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