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角:文物與博物館學
講述人:孟書瑾(曲阜師范大學)
適合人群:喜歡歷史、考古、文物,喜歡逛博物館,對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熱衷于探索挑戰的同學
當聽到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時,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畢業后去博物館當講解員。其實文物與博物館學未來的就業方向并非像大家想象的那樣,不是簡簡單單地成為一名博物館講解員。相反,該專業所含內容廣泛,就像一本百科全書,涉及考古、文物、博物館、文化遺產等內容,可謂包羅萬象。有時甚至連我們專業課老師都說:“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就是要求我們成為‘知識大家。”
我和我的專業:上錯花轎嫁對郎
如今我已經是一名大四的準畢業生,回顧起那段我與文物與博物館學相愛相殺的歲月,我感觸頗深。我與文物與博物館學的緣分,始于高考填報志愿之時。起初,它并不是我的首選,只是因為那所大學是我的夢中情校,但奈何高考分數達不到當時最喜歡的專業的錄取分數線,就無奈選了與喜歡的專業有相似之處且同歸屬于歷史學大類的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
大一時的課程全都是與考古學、歷史學有關的,我們接觸了考古學概論、夏商周考古、中國古代史、世界古代史等課程。其實考古很有趣,但也很復雜難懂,尤其是對于沒看過幾本歷史課外書的我來說。因此大一時,我對這個專業的興趣特別小,甚至會因為聽不懂、沒興趣時常感到迷茫。等到大二時,我毅然決然地選擇輔修第二專業,想把熱愛投放到自己喜歡的專業上,找到一個支撐自己堅持學習的興趣點。
但沒想到的是,在那個迷茫的學期,我們的課程表上多了一門新課——博物館學。在一堂博物館展覽設計的課上,同學們的奇思妙想,設計展覽時的快樂,創意融合時的雀躍,讓我找到了對文物與博物館學的興趣。我發現我喜歡與博物館學密切相關的專業課程,這拉近了我與專業之間的距離,先前的迷茫很快就煙消云散了。等到了大四上學期,我已經愛上了文物與博物館學,我下定決心要參加本專業博物館方向的研究生考試。是的,我有了一個更想去的地方。和你們正在備考高考一樣,我也在努力,希望我們都能夢想成真。
關于學習:可有趣可無聊
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所學的內容十分廣泛,考古學、博物館學、文物學是重中之重,我來給你們介紹一下。最難的我認為是考古學,因為考古學這一方向不僅僅需要學習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做到真正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多看考古發掘報告、多做橫向和縱向的對比、多探查發掘。能夠將老師課上講的內容融合到田野工作之中,是學好考古學的第一步。
實踐性較強的就是文物學了,需要進行文物的測繪、拍照、整理、修復等工作。上課時,將一件破碎的文物還原出來,是一件極有成就感的事情。像是家喻戶曉的那部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就是講述故宮里文物修復大師的工作日常,每日與那些無聲而華美的文物打交道,著實是有些讓人羨慕的吧!
博物館學主要學習博物館的發展史、博物館的類型、博物館的展覽設計、博物館教育、博物館公眾服務等內容。學過了博物館學知識之后我才發現,原來博物館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也并不是死氣沉沉的。博物館真的很有意思,當我帶著學過博物館學知識的頭腦走進博物館時,我不僅可以從觀眾的視角審視這個博物館,也可以從策展人的角度了解這個博物館。且在當下,博物館行業的工作者們也在努力用自己的所學將博物館設計得更有意思,更貼近大眾。
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的學習,還有較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多了解相關資訊,例如關注文博講座、考古發現、博物館的教育活動等,可能很多人覺得這些內容無聊,但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面,跟上信息時代的步伐。
關于就業:詮釋了“為愛發電”
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的畢業生從事的工作無非就是兩個大的方向:第一個是進入博物館從事展覽設計、公眾教育等工作;第二個是成為一名勤勞樸實的考古人,參與考古發掘,這似乎是許多人理想中的工作。人們心目中的考古學家總是如此的神秘、博學、滿懷好奇且具有探險精神。
我在大三那年,也曾有幸參與過考古實習,但是主要是在庫房里做后期的文物清理、繪圖等室內工作,遠遠比不上真正的田野工作者們辛苦,我身邊有許多同學因為熱愛而選擇踏上田野考古工作之旅。例如小A,在專業實習時,她選擇去了山東省的某一處古代遺址工地跟隨老師從事田野發掘工作。那里的居住環境并不好,生活條件一般,就是在一個鄉村的幾間平房里吃住,她說有一次在冬天的一個早晨起床后甚至發現被子上有一層薄薄的露水,摸起來濕濕的。遭受過寒冷,也經歷過炎熱,去年夏日我與她見面的時候,發現原本白白凈凈的小姑娘皮膚被曬成了小麥色。但她好像對此并不太在意,反而一直跟我說她在考古工地上經歷過的那些有趣的事——在那里她認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她總是能從與老師的對話里汲取以前從未了解過的專業知識,她喜歡吃工地阿姨做的家常飯,她喜歡工地上的那只小黑狗……談到考古,她永遠那么樂觀、開朗,充滿好奇與探索的興趣。在我心目中,她已經是一位合格的考古人了。
考古人擁有很多美好的品質,比如腳踏實地,不怕困難的奮斗精神。他們常年扎根在田野之中,無論是冰天雪地還是酷熱難耐,都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認真做勘探和發掘工作。他們為每一件發現的文物歡呼;他們絞盡腦汁從厚厚的土層中提取珍貴的文物;他們為大大小小的文物認真拍照與記錄;他們小心翼翼地搬運每一件文物到實驗室和文物所……是的,他們無時無刻不在認真地完成自己的使命——以揭開人類歷史的面紗為宗旨。考古學界常有一句玩笑話來形容認真、樸實的考古人:遠看像要飯的,近看像收破爛的,再走近一看是考古勘探的。
考古雖然有時會很累很苦,但是我們國家有很多像小A同學一樣真正熱愛、愿意投身于考古事業的人,正是有了這些人的存在,如今的考古文博事業才會如我們所見一般蓬勃發展。至于我以后會從事什么方向的工作,還得先看看考研情況再決定。
總而言之,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適合對考古、文物、博物館感興趣的同學,且一定要有不怕困難的精神。如果你也想以后天天與文物歷史并行,那么就來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