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小貼士·
從業者:維生素C
從業年限:6年
一句話感受:學以致用,在這個領域表現得淋漓盡致
從業地點:江門
對口專業:動物生產類、動物醫學類等
從業門檻:不限
能力要求:具備基本的動物養殖和獸醫知識,動手能力強,不怕苦不怕累,最好再懂一點點電路、飼料學和氣象學知識
晉升路徑:小規模豬場場主→中規模豬場場主→大規模豬場場主→養殖企業主
收入水平:視規模而定,常規下10萬元/年起
入職提醒:要耐心好學,善于思考,反應敏捷,身體素質和抗壓能力強
盡管養殖業的門檻并不高,初中畢業也可以搞,但我還是非常建議讀到大專以上學歷再入行,這樣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少踩很多坑。
在這個圈子,總會有人跟我說養殖賠錢的例子,或說市場動蕩,養豬不好做,不賺錢了,不是豬瘟警告就是破產血淚史。但事實上,任何事情,任何工作都是起步難,過程辛苦,存在各種風險,這就好比小馬過河,旁人的話只能作為參考,這一行究竟適不適合,只有自己親身實踐過才知道。
如果你也對創業養豬有興趣,希望我的經歷會對你有所幫助。
我大學本科學的是人力資源管理,畢業后在獸藥公司當過HR,也在保險公司跑過業務。在獸藥公司里,我學會了畜牧醫藥基礎知識,能夠對家畜的一些小病小痛對癥下藥,而在保險公司則累積了人脈,也正因為結識了很多正在創業打拼的小伙伴,我心中才燃起了創業的小火苗。
然而創業從來都不是頭腦一熱就破釜沉舟的事,而是在有盈余時才可以考慮的事。現在很多人把創業當成是人生事業瓶頸期的放手一搏,但我認為創業應該是充足準備后的可能性試錯,如果你決定選擇創業這條路,那么就請先做好迎接失敗的打算。
我是在工作了幾年后,有了足夠的啟動資金,并掌握了相應的養殖知識,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才從廣州回到老家江門,和家人商量并獲得他們的支持后,開始養豬創業之路的。
養殖業有很多種類,有養雞、養鴨、養羊、養牛、養豬、養魚等,我之所以選擇養豬,是因為我在做創業準備時,就通過統計學對養殖業各種類結合市場需求、風險強度、經營成本和銷售渠道等因素進行統計分析,最終得出養豬的性價比最高的結論。
確定養殖方向后,就迎來了第一個難題:選址。
現在開養豬場不是說回到農村隨便找塊地就可以干的,必須要符合國家規定,還要進行相應的工商注冊登記。選址地需要有水源,但水源不能是河流主干道,還必須遠離村落,同時還得是在規定的養殖區內。要找到符合這些條件的地方,單憑個人是很難的,但俗話說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我通過以前工作建立的人脈關系,在朋友們的幫助下很快就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地方。
選好地方后,又迎來第二個難題:確定規模和養殖模式。
人都會高估自己的能力,我也不敢輕易做決斷,免得創業未半而死于開頭。于是我通過觀摩拜訪其他的養豬場獲取經驗,利用統計學進行科學分析,確定最低規模的養殖數量,選擇從最小的規模開始著手養殖。
養殖模式分為私養和合作。私養就是自養自銷,什么事都得靠自己,而合作養殖,則是與個別公司合作飼養,場地建設需要符合該公司的標準,且最后的利潤需按比例分成。當時我決定采用合作模式,這樣一來我既可以從養殖公司的專家那里學到經驗,降低投資風險,二來可以有人協作溝通,免于孤軍奮戰。
然后就是第三個難題:管理。
選擇合作模式,雖然時不時地會有養殖公司的專家前來協助,但很多工作還是得靠自己一手操辦管理,我的豬場規模雖小,也得招人啊,而這就觸及我熟悉的領域——人事管理了。我根據大學時候學習過的管理學知識和以往在公司的人事管理經驗,結合實際情況,設計了一套公司運營規章制度,用在我的養殖場管理上,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都必須遵守,并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完善,使養豬場的日常運作慢慢走上正軌。
創業不是嘴上說說的事,在付諸行動時,哪怕已經做好充足的準備也會有犯難的時候。在創業初期,往往會出現各種意料之外的難題,此時就需要靈活的頭腦,懂得隨機應變,但這種應變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也是需要在平時學習中實踐積累,才能在關鍵時刻派上用場的,正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創業的過渡期是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尤其是在養豬上,坦率地說,在前三年里,我完全沒掙到錢,雖然我在創業前就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資金也有盈余,但畢竟我是第一次搞養殖,難免遇到意料之外的狀況,有些狀況也是我未能及時做出應對導致的,如豬的應激反應,突然生病猝死等。這需要更加專業的獸醫學知識、日常的仔細觀察和精心護理,因此,在這三年里,我加強學習了畜牧養殖方面的知識和傳統的獸醫學知識,以便更好地應對突發事件。
后來非洲豬瘟肆虐時,我學以致用,從容應對,在其他豬場的許多豬慘遭豬瘟毒害的情況下,我的豬崽的成活率依然高達95%,成為當地養殖場爭相學習請教的對象,這就是知識的力量吧!
而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我將養殖場的規模從500頭豬上升至1300頭豬,又繼續擴大經營,招聘員工,同時還有一些大型養殖公司向我拋出橄欖枝前來求合作。但我覺得,我雖然取得了一些小成績,但還不能夠承擔那么大的責任。經此一事后,我又萌生出進一步擴大豬場規模的想法,我決定學習更加專業的養豬知識和先進的養殖技術,于是又花了兩年的時間報班深造學習,在去年再度將養殖規模上升至1800頭豬,踏入大規模養殖場的行列,并成功和國內知名的養殖企業達成合作。
養豬這一路的艱辛難以言表,但不得不承認,我的確是依靠專業知識取得了一些成績。最后我想告訴心懷創業夢的你,只要勤奮刻苦,堅持不懈,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但前提是,你要先努力成為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