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校謀劃發展要以科研為引擎,以問題為導向,探索科研強校新路徑;以課題為抓手,多措并舉開展工作;以評價為準繩,助力高質量發展;以反思促進階,在且研且思中行穩致遠。學校堅持推進科研工作,以科研賦能陽光團隊,領航學校發展;賦能陽光教師,助力教師專業化成長;賦能陽光少年,使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讓科研助推學校可持續發展,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的內生動力。
關鍵詞:科研賦能;揚長教育;鏈式評價;內生動力;高質量發展
科研強校是教育體制發展的大勢所趨,一所高質量的學校謀劃發展,必須以科研為引擎,守正創新,讓科研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的內生動力。為此,凌源市朝陽街小學(以下通稱“學校”)提出了“基于揚長教育的陽光爭章評價體系建設研究”這一科研課題,切實以陽光教師的培養、陽光學生的成長、陽光課堂的建設、陽光管理的實施、陽光校園環境的建設為切入點,探索陽光教育發展的科研路徑,為百年老校謀劃長足發展,使其踏上辦學發展的新征程。
一、以問題為導向,探索科研強校新路徑
學校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為助推“雙減”政策落地生根,全面落實“五項管理”,探索陽光教育的內涵發展,學校提出“科研賦能 助力陽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策略。科研賦能是在教育研究和探索創新中充分挖掘學生、教師、家長的才智和潛能,讓不斷生成的科研成果賦予教師、學生、家長、學校能量。學校深化辦學理念,實施科學管理,推進教育教學、教師隊伍建設、學生培養等方面科學而高質量地發展,形成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
學校課題組從學校教育發展需求出發,充分發揮百年老校優勢,提出“規定工作執行到位,常規工作開展到位,科研工作探索到位”的發展思路,倡導揚長教育,在創新中揚長,在揚長中形成特色。揚長教育即主動發現與肯定學生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并將閃光點適當放大,鼓勵學生發揮優點,幫助學生發現自我、超越自我、增強自信;同時,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轉變其教育教學觀念,以現代先進的揚長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建構符合學生實際的、陽光爭章評價體系下的教育教學活動,彰顯辦學特色,深化陽光教育的發展內涵。
學校發揮研訓基地校優勢,邀請科研專家和學校領導團隊部分成員共同研討課題實施方案。課題科學、合理地規劃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從學習、紀律、衛生、安全以及習慣養成等方面對學生提出具體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學生評價落到實處,真正助力學生成長。
二、以課題為抓手,多措并舉開展工作
學校聚焦目標任務,創新工作舉措,在確立課題、找準研究方向后,立即組建了課題組。全體教師科學謀劃,統籌全局,攜手同行,努力讓科研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一)課題研究,務實開展
學校領導團隊通過研討,提出“大課題牽動,子課題落實”的構想。課題組下設六個子課題組,開展了六方面的探索研究。
1.開展教育教學評價技術技巧研究(評價體系組)
教師搜集整理高質量的評價語言,集體研討再精進后集結成冊。學校號召廣大教師認真學習,提高日常語言評價能力,根據現代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其進行準確而富有真情實感的評價。
2.開展如何發揚學生長處研究(問卷調查組)
通過調查問卷找優點,教師從文明禮儀、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居家表現等方面充分了解學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教師用不斷強化優點的方法,讓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揚長避短,發現最好的自己。
3.進行家校共育研究(家校共育組)
學校讓科研為家校共育賦能,促進家校同頻共振,為陽光少年的成長助力,從學生家務勞動、親子溝通、親子共讀、居家健體等方面入手,發展學生能力,搭建家校共育橋梁;適時召開家長會、經驗交流會、成果展示會,營造家校合一的教育氛圍;組建班級、年級、校級三級家委會,讓家長了解學校的發展動態,使家校在理念上同行、在方法上同步、在行動上同力,形成共育合力。
4.進行學生一日常規行為習慣養成研究(一日常規組)
學校編寫了《朝陽街小學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手冊》,讓學生以兒歌形式傳唱日常行為規范,既呈現陽光少年繽紛多彩的日常學習生活,又針對紀律、安全、衛生、文明禮儀、課堂學習、居家生活、防疫健康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使學生接受規范的行為指導,從而養成良好習慣。
5.進行集贊爭章評價過程研究(集贊爭章組)
這是課題項目研究的關鍵環節。集贊爭章評價激勵機制意在激發學生的熱情,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第一,教師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與優勢,幫助學生不斷增長智慧和能量。第二,教師讓學生知道個人和集體息息相關,集體賦予個人能量,個人的成長離不開集體,幫助學生培養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第三,教師讓學生明白成長中既有成功和掌聲,也有失敗和挫折,幫助學生磨煉堅強的意志品質。
6.進行低年級無紙筆評價研究(無紙筆測評組)
學校把月評價和期末評價有機結合,多元、立體、全方位地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進行綜合素質評價,讓學生在繁重的學業上做減法,在全面成長上做加法。
以上六個方面相輔相成,融會貫通。在2022年暑假期間,教學副校長和德育副校長分別帶領教學部主任與德育部主任對六個子課題進行研究,然后由主任帶領年級組長、教研組長、部分班主任和骨干教師探究實施方法,創編了《朝陽街小學一日常規》《居家生活“四個好習慣”自律養成手冊》、《平心而論》教師評價語以及《集贊爭章運行機制》。學校通過撰寫實施方案、構建評價體系、研發特色校本課程、形成課題配套管理制度,努力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
(二)凝聚共識,多措并舉
假期的初步研究為課題的實施做了充分的準備。2022年秋季開學初,學校各部門領導分別針對“科研賦能 助力陽光教育高質量發展”這一工作目標,圍繞課題進行工作部署。
黨支部做好黨建引領工作,把握政策方向,做好教職員工思想政治工作,發揚百年老校優良傳統,為科研提供政策理論的支撐。安全部門做好保駕護航工作,打造平安校園,為科研提供安全保障。工會部門建好職工之家,營造溫暖舒心的工作氛圍,為科研注入人文關懷和情感力量。后勤部門做好物資供給工作,開源節流,提供先進的設施設備,為科研做好物資保障。德育與教學部門做好研究落實工作,家校共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三、以評價為準繩,助力高質量發展
通過一年多的課題研究與實施,我們欣喜地發現:教師在教育教學管理中積極倡導陽光爭章評價新理念、新方法,張揚了學生的個性,發揚了學生的優點,促進了學生的多元發展。學校探索出適合小學生成長特點的體驗式評價活動途徑和方法,形成了“親子+共享+參與+成長=陽光家庭”的家校教育模式,建立了網格化班級自主互助式管理模式,創新了學生干部晉級管理模式,構建了小組合作、互助探究的陽光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最終,學校通過對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自主性等方面的研究,以陽光爭章的評價方法,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以周評、月評、學期評、畢業評、自己評、家長評、教師評、社會評的鏈式評價,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與優勢,使學生揚起自信的風帆,不斷增長智慧和能量。
在教育教學實踐的過程中,課題組成員共同探索嘗試,不斷總結交流。學校先后召開了副校級以上領導的“科研賦能 助力陽光教育高質量發展——基于揚長教育的陽光爭章評價體系建設研究”的工作部署和匯報交流會。2022年秋季開學時,校領導針對此課題的研究,對各部門工作進行了具體的安排部署,2023年春季、秋季開學后又進行了總結匯報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為課題的進一步開展指明了方向。學校中層領導還進行了“課題研究助力成長,科研賦能行穩致遠”主題沙龍研討會,讓教師有規可循、有法可依。
四、以反思促進階,在且研且思中行穩致遠
在科研的過程中,教師在學習、探索、實踐的同時,不斷總結反思,在反思中穩步前行。通過頂層設計、科學謀劃、緊密協作、多措并舉,學校呈現出“教中研、學中研、研中教、研中學”的蓬勃發展態勢。
(一)賦能陽光團隊,領航學校發展
學校領導集體帶好頭、引好路、做好表率,將全校教師統一到學校發展的整體思路上來,使其凝心聚力為科研賦能,為陽光教育高質量發展增添能量和智慧。
(二)賦能陽光教師,助力教師專業化成長
學校充分發揮陽光教師的特長,助力他們不斷提升業務能力,探索踐行新的教育理念;引領一批優秀青年教師向陽而生,讓陽光教育因為陽光教師而色彩斑斕。
(三)賦能陽光少年,使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
學校以自主互助式網格化管理為支點構建鏈式評價體系,搭建多元平臺,豐富成長體驗,引導學生發現長處,用賞識幫助他們揚起自信的風帆。學生從學習到行為習慣全面發展,留下最美的童年印跡。
近兩年,學校緊緊圍繞“科研賦能 助力陽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奮斗目標,扎實開展各項工作,尤其是教科研工作,德育與教學兩大核心工作在學校全面展開。班委會的建立,為班主任管理班級賦能增效;集贊爭章大擂臺,展示陽光少年花樣風采;班級文化建設獨樹一幟,彰顯個性;無聲走廊、安全操場的開設,使學生的校園生活井然有序;特色升旗儀式上的好書推薦,激發了學生的讀書熱情;課堂上,教師靈活應用集贊爭章評價語,不但提質增效,還為課堂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今后,我們還要在揚教師之長、促教師專業成長上下功夫,真正讓學校成為研究園、探究園、體驗園、成長園,讓科研助力陽光教師專業化成長,助力陽光少年健康快樂成長,助力陽光教育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笑芳.推行揚長教育,開發多元智能[J].小學德育,2009(12).
[2]申賽英.揚長教育是培養成功人才的教育[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版),2010(3).
(責任編輯:李晶)
作者簡介:董國娟,凌源市朝陽街小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