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市洋河新區緊扣“中國酒都”核心區發展定位,統籌做好“酒游農”融合發展文章,全力打造“中國酒都”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
走進宿遷市洋河新區,濃郁的酒香沁人心脾,優美的景色令人沉醉。近年來,宿遷市洋河新區緊扣“中國酒都”核心區發展定位,統籌做好“酒游農”融合發展文章,全力打造“中國酒都”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
打造工業旅游示范點
夏日炎炎,品酒正當時。循著醇厚的酒香,記者走進位于宿遷市洋河新區的洋河酒廠文化旅游區,解開洋河酒極致綿柔的奧秘,領略源遠流長的白酒文化精髓。
洋河酒廠地處享有“一鎮堪將天下醉,神州無處不銷魂”之美譽的千年釀酒古鎮——洋河鎮。洋河白酒,馳名酒都,除了美酒聞名于世之外,洋河酒廠文化旅游區也是洋河品牌的一塊特色招牌,吸引五湖四海的游客前來參觀、體驗。
洋河酒廠旅游業起始于20世紀末。1999年,洋河酒廠為慶祝建廠50周年,創建了洋河酒廠展覽館,并配備了解說員。隨后,來酒廠參觀的消費者越來越多,大家對洋河酒廠的發展歷程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廠里又相繼開放了美人泉和釀酒車間供人參觀。到2006年,洋河酒廠文化旅游區成為宿遷市首家成功申報獲批的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目前,景區總占地面積達到4.5平方公里,聞名遐邇的美人泉景觀園、規模宏大的釀酒生產車間、傳承古法的夢之藍中央酒區、幽靜神秘的百年地下酒窖、別具一格的陶壇儲酒基地、領跑行業的現代化包裝物流中心等眾多景點融為一體,成為一個融釀酒歷史文化、科普教育、休閑購物為一體的綜合型文化旅游景區。
“我們在展現中國酒文化內涵的同時,著力打造以白酒釀造、品鑒體驗為核心的特色工業旅游區,并且不斷與時俱進,推出深受年輕人喜愛的文創產品,定期對各個景區進行升級改造,投資開發了‘洋河文旅’小程序,為游客提供更快、更優、更好的服務。”洋河股份文旅運營管理處處長姚堯介紹。
近年來,宿遷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以發展全域旅游為統領,以開發酒文化旅游產品為抓手,充分挖掘洋河工業旅游資源,全力打造“中國酒都”品牌。目前,洋河酒廠文化旅游區正在爭創國家5A級旅游景區。
“這個目標的重點不是為了頭銜,而是想在爭創5A級旅游景區的過程中,我們能夠切實有效提升技術管理、游客體驗、參觀接待等方面的水平。”姚堯說。近年來景區年均接待游客50萬人次左右,未來將致力于推進“酒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深入挖掘文旅消費潛力。
洋河酒廠文化旅游區是洋河新區工業旅游發展成果的縮影之一。在洋河新區,共有大大小小的酒廠百余家,除了洋河酒廠,乾隆江南酒業也在致力打造獨具特色的工業旅游景區。來到乾隆江南御酒莊園,游客可以在科技文化館品鑒醇香白酒,在乾隆南巡館感受文化底蘊,在元明清窖池了解釀酒歷史和釀造技藝……
“我們以乾隆江南酒業為依托,以‘中國酒都’核心區建設為契機,按照‘工業+旅游’‘酒文化+旅游’核心理念,建成一個風景優美、設施完善、生態環境良好的旅游景區,也為企業開啟一個全新的轉型升級的創新發展模式。”江蘇乾隆江南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展顧問張建良說。
在洋河新區,酒與城已經交融在一起,酒文化成為洋河新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洋河新區的繁榮發展也讓白酒產業在這片熱土持續發展壯大。
“酒游農”深度融合發展
作為省級旅游度假區,洋河新區擁有兩個國家4A級景區、1個3A級景區、10家文保單位。其中,兩個國家4A級景區,一個是洋河酒廠文化旅游區,另外一個則是神農時代文化旅游區。
在大力發展工業旅游的同時,洋河新區堅持把農業與鄉村旅游、鄉村休閑等產業深度鏈接,推進農業園區景區化、農業種植景觀化、農業生產體驗化,建成神農時代文化旅游區、三葛酒村、玫瑰小鎮等一批農旅結合項目。
神農時代文化旅游區位于洋河新區的南端,景區特色緊扣一個“農”字,以神農氏傳說為故事背景,以華夏五千年農耕文明為文化背景,結合現代農業科技,回顧農耕文化、農業文明,集中展示動植物品種1600余種、現代農業高新技術250余種、栽培模式50余種,主題鑒賞區涵蓋蔬菜、谷實、纖維、花卉、果樹、中藥、水科技、沙漠八大主題場館,將旅游、農業生產和科學技術完美地融合。
時值初夏,天氣較熱,神農時代文化旅游區因為生態優美、氣溫適宜,迎來了眾多游客。走進園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滿目的青翠,清新的空氣隨之涌來。不愿“屈居”在空調房里的游客,在此感受綠陰里的清涼。游魚、假山、泉涌,還有那婀娜多姿的荷花,帶來清雅的韻味;在蔬菜館,游客可看到“人工氣候室”“集裝箱植物工廠”等智慧農業的范例,現場了解無土栽培、隧道式栽培、智能控制等農業技術,感受“農業現代化”的精彩;果樹館里最為熱鬧,大大小小、種類各異的果子,沉甸甸的,壓彎了果樹,游客嗅著誘人的果香,學習辨認這些水果,享受收獲知識的樂趣……
神農時代文化旅游區是洋河新區大力實施“酒游農”融合發展戰略的縮影。十年來,洋河新區推動古黃河沿線整片區開發,建成河西、梁莊兩個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建成14個美麗鄉村,古黃河生態富民廊道先導段和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成效初顯,實現“現代農業+旅游產業+美麗鄉村”的深度融合。
全域旅游未來可期
根據最新的江蘇省文旅資源普查報告,洋河新區文旅資源共有7個主類16個亞類56個基本類型,相對于洋河新區200平方公里的行政區域面積,其擁有的文旅資源較為豐富,種類較為多元。洋河酒廠文化旅游區、神農時代文化旅游區創成國家4A級旅游景區,乾隆江南文化旅游區創成國家3A級旅游景區。十年來,“酒都洋河”新添了“度假洋河”“生活洋河”新名片,實現了從單一性景點旅游到全域深度游的過渡,累計接待游客近千萬人次。
“洋河是中國酒都(宿遷)核心區,是省政府重點打造的釀造產業集聚區,同時也是全省唯一的以白酒文化為主題的旅游度假區,與白酒相關的特品級資源是洋河地方獨具特質的旅游資源,是本地推動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最重要的資本。”洋河新區洋河生態旅游產業園黨委副書記、副主任朱昊奎介紹,洋河新區部分文旅資源享有極高的知名度,比如洋河大曲在世界范圍內享有極高的知名度,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洋河酒釀造技藝代表中國白酒釀造工藝頂尖水平,用于釀酒的明清窖池群、洋河酒廠地下酒窖作為中國傳統釀酒工藝流程的活態傳承地,也都享有極高的知名度。未來,洋河新區將圍繞特品級資源開發,在旅游景區建設、品牌創建、活動策劃等方面深入挖掘發展潛力。
推動旅游全要素服務數字化,也是近年來洋河新區發展全域旅游的有力舉措之一。朱昊奎介紹,洋河新區目前已實現3A級以上旅游景區、旅游星級飯店WiFi免費全覆蓋;已按照省智慧旅游管理和服務平臺建設標準和內容完成平臺建設,提供行業監督、數據統計、信息咨詢、線上預約等在線服務;依托“暢游宿遷”微信公眾號影響力,進一步完善提升“吃、住、行、游、購、娛”等要素線上體驗功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智游洋河”;開發數字化旅游產品,建立動態城市圖片、視頻庫,定期推出城市形象傳播H5、全景VR航拍、城市Vlog、電子海報、城市微日歷等便于傳播的新媒體產品……根據電信大數據統計,2023年第一季度,洋河旅游度假區客流總量達到70.82萬人次,省外游客占比25.9%。
談及全域旅游發展規劃,朱昊奎思路清晰:“未來一到兩年,系統整合現有旅游資源,盤活全區工業旅游區、鄉村旅游點、城市休閑街區等單位,豐富接待內容、完善形象標識,實現城市形象和旅游面貌的基本改觀。未來三至五年,推動洋河‘景城一體、產城一體’轉型升級,推動旅游業區域綜合發展,帶動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邁向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