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城商行的“排頭兵”和“優等生”,江蘇銀行從需求出發,不斷創新產品與服務,以多元化的綜合金融服務滿足實體經濟多樣、多變的金融需求。
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系密不可分,互相支持,共同進退。去年3月,“金融機構要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本分”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意味著金融機構在服務實體經濟中扮演著愈來愈重要的角色。
銀行是服務實體經濟的金融“主力軍”。作為城商行的“排頭兵”和“優等生”,江蘇銀行為實體經濟提供各類金融支持,助力其轉型升級,不斷創新產品與服務,從企業、人才不同需求出發,以多元化的綜合金融服務滿足實體經濟多樣、多變的金融需求,為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助力實體經濟駛入發展“快車道”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江蘇作為制造業大省,近年來的發展令人印象深刻。公開資料顯示,過去十年來,江蘇制造業基礎不斷鞏固,制造業增加值從2.3萬億元增加到4.2萬億元,占全國的13.4%、全球的約4%;江蘇省先進制造業集群規模占規上工業比重達到70%左右。2022年,全省制造業增加值45832億元,占GDP比重達37.3%,均位居全國首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達89.1,連續兩年全國第一。
2021年,江蘇出臺“產業強鏈”三年行動計劃,聚焦13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531”產業鏈遞進培育工程,計劃用三年時間,重點培育50條重點產業鏈,做強其中30條優勢產業鏈,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今年,江蘇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加快建設制造強省行動方案》,聚焦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50條產業鏈“1650”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率先探索具有新時代特征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公開數據顯示,江蘇省制造業產業門類比較齊全、產業鏈比較完整,機械、電子、輕工、冶金、石化5大行業規模超萬億元,集成電路、節能環保、新能源、船舶與海工裝備、生物醫藥等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集群培育方面,2022年,江蘇省重點培育的16個集群集聚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2萬億元,其中14個制造業集群營業收入占規上制造業比重達70%左右,10個集群獲評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居全國第一。
“政策無疑為我們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一個指引,讓我們能夠精準定位服務方向和對象,更好地為實體經濟的發展貢獻金融力量。”江蘇銀行團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助力實體經濟方面,江蘇銀行推出系列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大力支持先進制造、戰略新興等重點領域,制定28條產業鏈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推出“蘇銀新智造”品牌。
截至2022年年末,江蘇銀行制造業貸款余額近2000億元,當年新增額、余額均居全國城商行首位,并在今年一季度末突破2200億元,較上年年末增長15.84%,制造業貸款余額繼續保持城商行前列。
護航科創企業高質量發展
江蘇銀行全面貫徹落實“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工作要求,為專精特新等科技型企業引科技金融活水,澆灌企業創新之林。
江蘇某省級專精特新企業主營研發的“4英寸砷化鎵晶圓片”是濾波器的核心原料,直接影響著手機射頻關鍵元件的質量和性能。作為手機射頻關鍵元件,濾波器長期被國外壟斷。由于企業還處于發展初期,研發出的產品還未產生效益,缺乏有效資產,如果按照既往的融資流程,很難獲得資金支持。江蘇銀行本著不唯財務重技術、不唯抵押重信用、不唯營收重訂單的原則,綜合考量企業技術研發投入、下游上市公司合作意向等,給予企業500萬元純信用、低成本“卡脖子專項貸”首貸支持,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今年,為進一步助推“4英寸砷化鎵晶圓片”項目實現量產,江蘇銀行再增2億元、5年期項目貸款支持,讓企業擴產經營沒了資金上的后顧之憂。
緊貼科創人才企業全生命周期需求特征,江蘇銀行率先在業內推出“卡脖子專項貸”“蘇科貸”“高企貸”“專精特新貸”“投融貸”等特色產品,形成與科創人才企業成長周期相適應、需求相匹配的產品體系。特色產品已支持科創人才企業超4000戶、貸款超500億元,有力激發科創人才企業的創新活力。
在提升服務方面,江蘇銀行不遺余力,打造業內領先的科創人才服務銀行,以全生命周期服務為高端制造企業保駕護航。“我們在全省的550個網點中,每個設區市都至少設有一家專門服務于科技企業和人才的支行,我們稱這些支行為‘科技人才專營支行(科創人才服務銀行)’。這些支行50%以上的信貸資源都會投入當地的科技產業和先進制造業中。總行對‘科技人才專營支行’的考核主要是基于該支行在科技產業、制造業和科技型企業的支持力度上。”江蘇銀行團委負責人說。
近年來,江蘇銀行堅持以“店小二”精神助力科創人才企業做優做強做大,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目前,全行服務江蘇科創人才企業2.4萬家,授信支持1.3萬家、貸款余額1300億元,市場份額全省第一,與江蘇省內高新技術企業1/3有合作、1/6有貸款,與專精特新企業2/3有服務、1/3有授信。
聚焦企業“智改數轉”
“真沒想到,銀行的貸款這么短時間就解決了難題,我們進行改造升級更有底氣了。”江蘇省南京市欣旺達新能源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計劃開展電芯智能制造車間和生產線建設,實現訂單、采購、生產、倉儲、運營等全流程管理系統協同貫通。項目建成后,將助力企業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節省水電能耗及生產原料。由于對融資成本和貸款期限要求較高,多家銀行均難以滿足其需求。江蘇銀行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第一時間安排信貸人員上門對接,綜合考量企業的技術水平與發展潛力,針對性推薦了“智改數轉貸款”產品(以下簡稱“智數貸”),為企業提供了4.5億元貸款,價格遠低于同期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期限長達7年,有效緩解了企業的融資壓力。
圍繞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以下簡稱“智改數轉”)三年行動計劃,江蘇銀行在全省率先推出專屬產品“智數貸”。緊扣企業在自動化裝備升級、產線智能化改造、系統集成應用等“智改數轉”項目的融資需求,通過“大視角畫像”“多場景支持”“全線上用款”等創新,為制造業企業、“智改數轉”服務商提供精準融資服務,支持江蘇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針對申請貸款手續復雜、流程繁瑣等困擾,江蘇銀行還開通了“直通式放款”,讓企業不受外部環境約束,實現在線提款、當天到賬。
目前,該產品已服務企業超500戶,提供專項授信支持超200億元。今年以來,江蘇銀行正著力推進與政府、服務商開展三方合作,探索打造集企業診斷、轉型服務、融資支持、政策保障等為一體的線上化“智改數轉”服務平臺,積極助力企業“敢轉”“愿轉”“會轉”。
圍繞企業數字化經營場景,江蘇銀行充分發揮金融科技服務優勢,創新推出包括訂單、財資、薪稅、財務、外匯、票據等在內的“蘇銀金管家”系列產品。例如,訂單管家可以幫助企業實現銷售訂單和回款線上實時動態管理,財資管家可以幫助企業實現集團內企業銀行賬戶資金統一管理。“蘇銀金管家”產品超越傳統銀行金融服務范疇,覆蓋企業經營管理全流程,可大幅提升企業數字化經營管理效率,目前已服務企業超3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