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泰證券始終堅持創新發展理念,積極探索新的發展路徑,以科技為核心驅動力,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幫助實體經濟打通融資渠道,助力產業升級,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十年來累計服務科技創新企業客戶總市值超過9萬億元,助力40余家企業登陸科創板、近30家企業通過注冊制登陸創業板,累計股權承銷金額近8000億元、累計債券承銷金額超過4萬億元、擔任獨立財務顧問完成并購重組項目超150單、累計承銷綠色債券逾150只,ESG治理水平及執行能力長期走在行業前列,堅定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多年來,作為國內領先的綜合金融服務商,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華泰證券”)始終堅持創新發展理念,積極探索新的發展路徑,以科技為核心驅動力,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充分發揮專業能力,發揮資本市場專業中介機構的作用,幫助實體經濟打通融資渠道,助力產業升級,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助力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發展格局階段,“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是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重要論斷。新發展格局下,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長期以來,華泰證券持續深耕醫藥醫療、TMT、能源環保、先進制造等代表現代化產業發展方向的重點行業,高效整合研究、投行、投資、資管等全業務鏈,助力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著力打造一流的產業生態圈。近十年來,公司累計股權承銷金額超過7900億元,累計債券承銷金額超過4萬億元,擔任獨立財務顧問完成并購重組項目超過150單、交易金額累計超過9500億元,股權債券融資以及并購重組業務均位居行業前列。
面對掌握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且具有高成長性的專精特新企業,華泰證券積極服務,將資本轉化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的動力。華泰證券旗下的江蘇股權交易中心以服務中小微企業為己任,在江蘇省建立了7家分中心、8個輔導基地,目前已有掛牌展示企業近1.5萬家。
同時,華泰證券以私募融資、股權融資、產業并購、債券融資、創新產品融資、做市交易等全生命周期服務持續陪伴企業成長。旗下子公司——華泰聯合證券通過多元化資本運作,積極把握注冊制改革機遇,優化實體經濟企業的資本結構,助力企業鞏固行業領先地位。
在實體經濟領域,華泰聯合證券創新服務模式,積極助力優質實體經濟企業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2016年、2022年,華泰聯合證券服務長江電力完成兩次資產整合,交易金額高達797億元、805億元,成功優化了公司資本結構。此外,華泰聯合證券還協助長江電力子公司——三峽能源成功IPO(首次公開募股),鞏固了三峽能源在世界綠色能源行業的領先地位。
華泰聯合證券助推企業加強資源共享整合,讓企業在協同中實現增長,逐步做大、做強、做優。2021年,中國能建完成對葛洲壩的換股吸收合并,背后就有華泰聯合證券的身影。此次交易金額達832億元的換股吸收合并,成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出臺后首個央企吸并重組項目。2022年,華泰聯合證券助力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吸收合并,這是目前國內裝備制造行業規模最大的吸收合并交易。今年,華潤三九收購昆藥集團正式落定,與華泰聯合證券的努力不無關系,實現了中醫藥龍頭上市公司的強強聯合。
此外,華泰聯合證券發揮創新能力,積極助力企業和產業轉型升級。在華泰聯合證券的協助下,中建五局發行全國首單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資產支持商業票據,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社會的PPP資產盤活難題。同時,華泰聯合證券助力中國化學工程集團發行首單供應鏈ABS(資產支持證券),為中國化學多家核心企業產業鏈上的近百家中小企業降低融資成本。華泰聯合證券還助力首鋼綠能公募REIT(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項目落地,成為市場首批基礎設施公募REITs項目。
為實體經濟引入資本活水
華泰證券積極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不斷為實體經濟企業引入資本活水,為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貢獻堅定的金融力量。通過對重點區域進行網格化開發,華泰證券深入產業鏈上下游,發掘優質客戶,為處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業提供全產品、全流程服務,助推并陪伴一大批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針對初始階段的企業,華泰聯合證券能夠借助私募融資財務顧問業務等產品,在滿足企業資金需求的同時,為企業尋找多元化的發展機遇。2022年以來,華泰聯合證券已為廣汽埃安、知行科技、稷以科技、長光華醫等多家領先行業的企業提供了私募融資的服務。
對于發展階段的企業,華泰聯合證券運用成熟的多維矩陣式產品體系,包括股權融資、產業并購、債券融資、創新產品融資、股權激勵等,以滿足企業的全面需求,充分發揮企業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
在江蘇,由華泰聯合證券保薦及主承銷的華興源創作為“科創板第一股”,在首批科創板上市企業中脫穎而出,華泰聯合證券又幫助華興源創實施市場首單科創板發股并購項目,切入以智能手表、無線耳機為代表的可穿戴設備市場,拓展了新的利潤增長點。此外,華泰聯合證券保薦及主承銷的南大環境于2020年登陸創業板,成為創業板注冊制下首批掛牌上市企業,成為引領高校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圍繞龍頭做“大”產業鏈價值方面,華泰聯合證券不僅為龍頭企業提供股、債、并購等全方位的資本市場服務,還以產業鏈的視角幫助企業整合、嫁接資源,推動產業資源的最優配置。近年來,徐工集團在華泰聯合證券的協助下,先后完成股權收購、股份回購、非公開發行、優質企業債券發行、國企混改等,為企業提升綜合競爭力發揮了積極作用。
助力企業“走出去”方面,華泰證券正積極發揮金融“護航”作用。中創新航、滿幫集團、東方盛虹等企業的“揚帆起航”都離不開華泰證券的金融助力。
華泰證券全資子公司——華泰證券資管致力于發揮業務優勢,深度助力企業融資,積極支持實體經濟。2022年11月,華泰證券資管助力華泰江蘇交控REIT上市,該項目是江蘇省首單高速公路公募REITs項目,募集資金30.54億元,凈回收資金擬用于沿江高速在江蘇省內滬武高速公路太倉至常州段改擴建,通過盤活江蘇交控存量資產有效拉動改擴建項目349.9億元總投資,引導資本市場資金更好地流入實體企業。
今年上半年,華泰證券資管共發行供應鏈金融ABS產品14單,融資規模合計為117.86億元。
數字化轉型行而不輟
就科技金融的發展而言,面對中國資本市場機構化程度不斷提升,如何為投資者提供全鏈路、一站式的數字化服務是當下整個證券行業都在探索的課題。華泰證券在此領域已深耕多年。
始終堅持將科技打造為最核心競爭力的華泰證券,從1998年開始就率先在業內大規模開通網上交易平臺,成為行業內的先行者。2009年,華泰證券前瞻性地布局移動互聯網平臺,研發“漲樂財富通”移動理財客戶端,迅速擴大市場份額。此外,華泰證券在2017年成功推出首個自研機構交易平臺產品MATIC,并于2019年啟動數字化轉型。同年,機構客戶服務平臺“行知”成功上線,并成功實施了首筆創新戰略投資。2020年,公司成功推出首個開放式線上證券借貸交易平臺“融券通”,并在2022年全面上線FICC機構銷售交易平臺。
在華泰的發展歷程中,每一次的自我超越都源于科技硬實力的持續打造。把握科技發展方向,順應時代、造勢而謀。華泰證券通過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技術領域的不斷探索,推出了AI投資顧問、智能算法交易等創新產品和服務,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投資解決方案。此外,華泰證券還與多家知名科技企業合作,共同推動金融科技的創新與應用,為金融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近年來,華泰證券堅持貫徹“科技賦能回歸金融服務本源,科技與業務共創”的理念,全面推進公司數字化轉型,打造行業前列的科技核心競爭力。在人員配備上,截至2022年末,華泰證券研發人員3667人,占集團總人數的21.83%,在國內頭部券商中居于領先位置。研發人員中40歲以下的有3352人,占比91.4%,本科及碩士、博士研究生共計3501人,占比95.5%,具有顯著的年輕化、專業化特點。目前,華泰證券已經在南京、上海、北京、深圳建立了四大研發基地。多年的自主研發積累為集團打造平臺化、體系化的金融科技競爭優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