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收稿日期:2023-04-28
基金項目:重慶市教委科學技術研究計劃項目(KJQN202101341)。
作者簡介:程梓易(1994—),女,重慶永川人,碩士,講師,從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研究。E-mail:254795387@qq.com。
*為通信作者,E-mail:wenliyuanlin@163.com。
程梓易,孫春紅.2022年重慶極端高溫對鄉村綠地樹木的影響[J].南方農業,2023,17(21):48-51.
摘 要 2022年8月重慶遭遇了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的一次高溫天氣過程,高溫過程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極端性強,鄉村綠地樹木生長受到較大影響。經調查發現:鄉村風景游憩綠地中部分落葉樹落葉期提前;四旁綠地的中果樹及觀賞樹木普遍存在二次開花現象;生態保育綠地中的松林及四旁綠地中的硬葉闊葉樹病蟲害滋生嚴重;生態保育綠地中的幼林及生產綠地中綠化苗木因干旱死亡嚴重;高溫干旱引發多起森林火災。針對極端高溫對鄉村綠地樹木的影響,提出注重樹種選擇、養護管理、病蟲害防治、水利灌溉、森林防火等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 極端高溫;鄉村綠地;樹木;影響;重慶
中圖分類號:S42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21.012
全球氣候變暖致使局地出現極端高溫天氣已是不爭的事實。2022年8月重慶遭遇了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的一次高溫天氣過程,高溫過程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極端性強,使鄉村綠地樹木生長受到較大影響。高溫過后,筆者于2022年9月對重慶市鄉村綠地植物進行了抽樣調查,本文根據調查結果開展分析討論。
1" 重慶極端高溫的氣候特征
重慶位于長江流域上游,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由于處于川東平行嶺谷區的特殊原因,重慶“夏熱冬冷”,年平均氣溫18 ℃,7—8月氣溫最高,多在17~38 ℃。但是,近年來,重慶高溫強度及其持續時間、高溫面積,極端最高氣溫屢創新高,高溫干旱等極端天氣事件頻繁發生,比如2022年重慶夏季高溫天氣過程綜合強度為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強,高溫持續37 d,最高氣溫達到45 ℃,突破歷史極值,40 ℃以上高溫日數為16 d,較常年多14 d,高溫時間達歷史最長;35 ℃以上、40 ℃以上的高溫地域范圍分別占重慶市總面積的95.3%、54.4%,高溫范圍達歷史最廣。10個區縣的平均氣溫達到歷史同期最高,17個區縣的極端最高氣溫刷新當地最高紀錄。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高溫天氣或成常態。
2" 重慶鄉村綠地類型及優勢樹種
重慶境內地貌類型豐富多樣,包括山地、丘陵和平壩,其中丘陵面積最大,占全市面積的59.4%,山地占30.4%,平壩占10.2%[1],東部為四川盆地盆邊山地區,中部為平行嶺谷區,西部為丘陵區,廣袤的鄉村綠地大多分布在低山丘陵區,肩負著生態防護、農業生產、生活居住、風景游賞等多重任務。
根據重慶鄉村綠地的特點,參考城市綠地分類標準(CJJT85-2017)[2],重慶鄉村綠地類型(不包括耕地)可以分為生態保育綠地、風景游憩綠地、生產綠地、四旁綠地等,其中生態保育綠地指的是為保障城鄉生態安全,改善景觀質量而進行保護、恢復和資源培育的綠色空間,主要分布在低山及高丘區,優勢樹種有馬尾松、柏類、杉木及楓香等;風景游憩綠地指的是自然環境良好,向公眾開放,以休閑游憩、旅游觀光、娛樂健身、科學考察等為主要功能,具備游憩和服務設施的綠地,包括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郊野公園等主要分布在低山及高丘區,優勢樹種有柳杉、水杉、楠木、香樟等;生產綠地指的是為城鄉美化生產、培育、引種試驗各類苗木、花草、種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主要分布在中丘及淺丘區,優勢樹種為城市綠化常規樹種;四旁綠地指的是鄉村宅旁、村旁、路旁、水旁的綠地,主要分布在中丘及淺丘區,優勢樹種有天竺桂、桂花、桉樹、橘、柚、梨、李及竹類植物。
3" 極端高溫對鄉村綠地樹木的影響
重慶極端高溫對城鄉綠色基礎設施產生了較大影響,受到各界關注。鄉村綠地不同于城市綠地,管理往往較為粗放,加之立地條件較差,在極端高溫的天氣狀況下,綠地樹木受損情況更為嚴重。高溫過后,筆者于2022年9月對重慶市鄉村綠地植物進行抽樣調查,發現極端高溫天氣對鄉村綠地樹木造成了多方面的影響。
3.1" 提前落葉
面對極端高溫這一氣候災害,不同植物呈現出不同的抗逆性,經調查,本地區的鄉土樹種抗逆性最強,其生長發育未受到影響,比如黃葛樹、白蘭、香樟、橘、柚等。有些樹木則通過提前落葉的方式進入休眠,從而避開極端高溫天氣(見表1),這類植物以落葉樹為主,比如銀杏、水杉、懸鈴木等,由于其種群在山地丘陵區的分布位置及養護管理水平的差異,這些樹木的受害程度亦不相同,在生長季呈現出半落葉或全落葉的狀態。調查中發現部分常綠植物也出現提前落葉的狀況,一般認為常綠植物在重慶地區于春末進行換葉,即新葉替換老葉,而本次調查發現的苦山礬8月份落葉則屬非正常換葉,應屬極端高溫下的應激反應。這些植物在9月份氣溫恢復正常后,出現了重新發芽的情況,表明這些植物并沒有死亡,只是進入了短暫休眠,待環境改善后會逐步恢復。極端高溫下,重慶鄉村綠地的這些樹木雖然沒有死亡,但是綠地儲存的碳量將大大低于預期,提前落葉會使昆蟲和其他物種產生連鎖反應。同時,銀杏、楓香之類的秋季彩葉樹種觀賞效果將大打折扣。如圖1為實拍的楓香林受害情形。
3.2" 二次開花
二次開花,又稱二次花,指原本一年只開一次花的木本植物當年分化形成的花芽當年開放的現象,導致一年之中2次見花。二次開花程度根據植株開花狀況確定如下分級標準:一級,個別植株個別枝條二次開花;二級,少數植株二次開花,數量達數十朵以上;三級,十株至數十株二次開花,但每個植株上花朵數較少,或者少數植株開花繁盛;四級,二次開花植株普遍,但每個植株上花朵數量較少,或一部分植株開花繁盛;五級,二次開花植株普遍,大部分植株開花繁盛,呈春季開花景象[3]。本次調查發現在極端高溫影響下,鄉村綠地植物二次開花的植物以觀花植物及果樹為主,比如玉蘭、貼梗海棠、梅、梨、李等,其中玉蘭和貼梗海棠多見于生產綠地,二次開花程度為二級,相對較低,而風景游憩綠地中的梅和四旁綠地中的梨、李,則二次開花程度較高(見表2)。
二次開花對于綠化樹種諸如玉蘭、貼梗海棠、梅而言,危害程度不大,反而增加了秋季的觀賞效果,讓人覺得稀奇;但對于果樹梨、李來說,二次開花將會降低樹體營養積累,減少翌年開花量,造成果品產量降低、品質下降。
3.3" 病蟲害滋生和加重
極端高溫常導致植物病蟲害滋生,經調查,重慶鄉村綠地植物病蟲害發生最為嚴重的是煤污病和松材線蟲病。煤污病由真菌引起,在高溫條件下,煤污病菌定殖在寄主組織表面,形成典型的黑色污斑或污點[4],呈黑色霉層或黑色煤粉層,嚴重影響植株生長勢。調查發現鄉村綠地中受煤污病危害最為嚴重的植物是天竺桂,不論是山頂、山坡、山麓還是平壩,在生態保育綠地、風景游憩綠地、生產綠地、四旁綠地中均有發現,天竺桂受煤污病侵染的同時往往伴生蚜蟲、粉虱和介殼蟲,再加上高溫不良生境,造成大量天竺桂干枯死亡(如圖2)。
松材線蟲(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松樹萎蔫病(亦稱松材線蟲病)的病原[5]。在夏季尤其是在高溫干旱的年份,松材線蟲生命活動極其旺盛。與松材線蟲相比,松樹的生長量、生長速度及抗松材線蟲危害的能力的增加幅度相對較小,當面臨著惡劣的環境脅迫,遭受大量松材線蟲的危害后導致松樹超過生理耐受極限而死亡[6]。調查發現鄉村綠地中受松材線蟲危害最為嚴重的植物是馬尾松,多位于山頂、山坡的生態保育綠地及風景游憩綠地中,病木針葉黃褐色,整株枯死,在林中呈點狀分布,由于松材線蟲可通過松墨天牛這一昆蟲媒介進行傳播,而松墨天牛最喜食馬尾松,因此患病植株對周圍健康松林存在較大傳播風險。
3.4" 干旱死亡
極端高溫引起的干旱往往成為植物缺水致死的直接原因,經調查,重慶鄉村綠地受損最嚴重的情況便是干旱引起的植物死亡,首當其沖的是生產綠地。由于高溫,部分水庫、河流干涸,生產綠地灌溉水源不足,羅漢松、楨楠及部分新植苗木因缺水全株死亡。路旁、宅旁、村旁等四旁綠地中的慈竹和珊瑚樹雖為當地生長多年的成年樹木,因根系較淺難以吸收深層的地下水導致樹冠或全株死亡。生態保育綠地中的桉樹多為幼樹死亡,分布在土層較薄或立地條件較差的山頂區域(見表3)。調查發現,鄉村綠地中因干旱死亡的植物大多為常綠樹,除了慈竹之外,這些死亡的常綠樹存在一個共同的現象,即使全株死亡葉片也少有脫落,這與落葉樹剛好相反,落葉樹遇到極端高溫干旱這一不利的生長條件,通過自身調節機制以提前落葉的方式減少水分蒸騰,使植株順利度過干旱逆境,不至于枯死。表明在極端高溫條件下,就被子植物而言,落葉樹比常綠樹具有更強的適應能力。如圖3為實拍的桉樹林受害情形。
3.5" 森林火災
2022年重慶極端高溫引發多處山火,其中以北碚縉云山火災損失最大,縉云山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物種多樣性豐富,是一個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生態綜合體物種基因庫,本次森林火災過火區為生態保育綠地、風景游憩綠地,大面積被燃燒的植物是分布在山麓的竹林和山坡及山頂的馬尾松。竹林及馬尾松純林下燃點較低的干枯枝葉在高溫天氣條件下極易引起火災,對縉云山自然保護區的重點保護對象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造成巨大威脅。森林火災除了對縉云山森林樹木馬尾松、竹林的存活危害極大,對林下分布著的鐵芒萁、鱗毛蕨、中華復葉耳蕨的生長環境造成破壞,致使其種群數量減少。森林火災亦對縉云山林分結構有所改變,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變成生態脆弱的火燒跡地,而火燒跡地由裸地或灌叢演替為成熟林分則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另外森林火災還致使縉云山在碳匯、水土保持、涵養水源、野生動物棲息等方面的生態功能受到影響。
4" 小結與措施建議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局部地區夏季極端高溫或成常態,尤其重慶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極端高溫天氣出現頻率將會大大增加,鄉村綠地樹木難免受其影響。經調研,重慶2022年夏季極端高溫對鄉村綠地樹木產生的影響包括提前落葉、二次開花、病蟲害滋生、干旱死亡及森林火災。基于此,鄉村綠地管理者應采取措施,提前謀劃,將高溫損失降到最低。
1)樹木提前落葉雖不致死,但對綠地木材蓄積量、碳匯量及動物的生活會帶來負面影響,因此今后鄉村綠化建設應注重耐高溫樹種的選擇,通過比較研究篩選出抗逆性強的樹種或加大鄉土樹種的比例。
2)二次開花對鄉村生產綠地、四旁綠地中的果樹影響較大,包括樹勢、果品產量及品質。極端高溫下,為使二次開花的影響降至最低,應加大養護管理力度,包括修剪及水肥管理。3)病蟲害滋生對鄉村綠地樹木的長勢及生命造成極大威脅,在防治過程中,應對病程及傳播媒介加以研究,將防治貫穿在高溫來臨前、高溫持續時及高溫過后三個階段,有效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從而減少病蟲害滋生。
4)高溫干旱引起的樹木死亡,多由植株失水造成,鄉村綠地管理中應加大水分管理、立地條件改善及幼林撫育,比如加強水利設施建設,為綠地提供便利的灌溉條件;立地條件較差的綠地應改善土壤的保水性與持水性,為樹木提供一個適宜的水環境;幼林往往根系較淺,植株發育亦不成熟,應加大管護力度,使其安全度過不良的高溫時段。5)森林火災對鄉村綠地危害最為嚴重,甚至是毀滅性的,極端高溫天氣無疑增加了火險等級,由于火災撲救難、成本高,因此對森林火災重在預防,包括林分結構調整與改造、建好隔離帶、衛生間伐、防火宣傳等,同時加大火災監控、消防水池水塔、消防便道等防火設施建設。
總之,極端高溫天氣對鄉村綠地樹木的影響是復雜的、多方面的,以上論及的基于高溫影響下的綠地樹木管護屬于災害預防、緩解及補救措施。極端高溫的源頭控制還應回到全球溫室效應這一議題,我國提出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將是積極應對之舉。
參考文獻:
[1]" 陳昇琪.重慶地貌特征與國土整治[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987,3(2):25-28.
[2]" 北京北林地景園林規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CJJ/T85-2017 城市綠地分類標準[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8.
[3]" 王俊杰,汪琪華.木本植物二次開花現象初探[J].甘肅林業科技,2009,34(4):10-15.
[4]" 李煥宇,張榮,孫廣宇.外寄生菌——煤污病菌研究進展[J].菌物學報,2016,35(12):1441-1455.
[5]" 應晨希,胡龍嬌,劉紅斌,等.松材線蟲侵染不同抗性松樹后寄生適應性與致病力的變化[J].西南林業大學學報,2022,42(4):106-116.
[6]" 張建平,蔡新.溫度對松材線蟲的生物效應[J].四川林業科技,2007,28(5):69-72.
(責任編輯: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