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收稿日期:2023-04-06
作者簡介:楊楷(1993—),男,貴州大方人,碩士,助理農藝師,從事煙葉生產技術推廣。E-mail:763987213@qq.com。
*為通信作者,E-mail:dong8623@163.com。
楊楷,劉登祥,吳碧,等.施肥量、種植密度及留葉數對“畢納1號”烤煙品種主要農藝、經濟性狀的影響[J].南方農業,2023,17(21):60-65.
摘 要 為了提升“畢納1號”在貴州煙區的配套技術、獲得高產優質煙葉,以“畢納1號”烤煙品種為試驗材料,通過正交試驗設計L9(34)研究了不同種植密度、施氮量、留葉數對烤煙農藝性狀、經濟性狀的影響。結果表明:打頂留葉前,種植密度降低時植株主要農藝性狀表現較優,施氮量在6.8 kg/667 m2時主要農藝性狀較優;打頂留葉后,種植密度及施氮量對農藝性狀影響不明顯,隨著留葉數的減少,最大葉長及葉寬增大,且處理間差異顯著。種植密度對烤煙的經濟性狀有顯著影響,在1 000株/667 m2密度下,烤煙產值、上等煙率、上中等煙率及均價均最高。綜合來看,在本試驗條件下,種植密度、施氮量、留葉數的不同組合對烤煙農藝及經濟性狀影響顯著,畢納1號以1 000株/667 m2種植密度+6.8 kg/667 m2施氮水平+22片·株-1留葉數處理組合最有利于提高產量、產值,上等煙率及均價較佳,建議在生產中進行應用推廣。
關鍵詞 烤煙;畢納1號;種植密度;施氮量;留葉數;農藝性狀;經濟性狀
中圖分類號:S572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21.015
烤煙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其產值不僅反映其經濟產出,更是煙葉品質的直觀表現之一[1]。煙葉產質量與農藝性狀密切相關,受烤煙生態環境、品種特征、栽培措施及烘烤技術等因素的影響。當生態環境、烤煙品種等因素一致時,栽培措施對烤煙的生長發育、產質量等起決定作用[2-3]。大量研究表明,種植密度、施氮量、留葉數等是對煙葉產量及質量影響較大的3個因素[4-7]。種植密度影響著作物有效截光面積、群體光合效能及田間微氣象。合理的密度能協調個體與群體的發展,在使個體煙株生長健壯的基礎上,又能使群體獲得較大發展[8],密度過高或過低均會抑制煙葉的光合作用,從而影響產量產值[9-10]。氮素是植物生長最重要的營養元素之一,施氮量是影響烤煙大田生長、煙葉產量及品質的關鍵因子,施氮量過高或過低均會影響煙葉碳氮代謝強度,從而影響烤煙產質量[11]。留葉數量是協調烤煙群體與個體發育矛盾、平衡產量和質量關系的重要因素,與烤煙產量和內在質量關系密切[12-13]。
在一定的生態條件和生產管理措施下,適宜不同品種的種植密度、施氮量及留葉數不盡相同,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畢納1號作為貴州畢節煙區的一個主栽品種,已推廣種植10余年,隨著行業“大品牌、大市場、大企業”發展戰略的實施,工業企業對煙葉的品質有了更高需求,現有的栽培技術已不能充分體現畢納1號的品種優勢。隨著綜合栽培技術的全面推廣,尋求適宜該區的密度、施肥及留葉數組合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因此,本研究以貴州畢節煙區生態條件為背景,系統研究和分析不同種植密度、施氮量及留葉數對烤煙農藝和經濟性狀的影響,以期找出最優組合模式,為該區烤煙優質高產高效生產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及試驗地點
供試烤煙品種為畢納1號,試驗于2020年4—9月在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烤煙科技示范園進行。
1.2" 試驗設計
試驗地選擇地勢平坦、肥力中等且均勻一致、集中連片、上一年未做過肥料試驗的地塊進行。試驗設置為3因素3水平(見表1),采用L9(34)的正交設計,共9個處理組合(見表2)。田間采用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3個因素分別為種植密度、施氮量和留葉數。各因素水平設置分別為:
1)種植密度。設置3個水平。①M1為1 200株/667 m2,行距1.1 m,株距0.5 m;②M2為1 100株/667 m2,行距1.1 m,株距0.55 m;③M3為1 000株/667 m2,行距1.1 m,株距0.6 m。
2)施氮量。設置3個水平。①N1:純氮6.5 kg/667 m2,基肥[m(N)∶m(P2O5)∶m(K2O)=10∶15∶24]35 kg/667 m2,追肥[m(N)∶m(P2O5)∶m(K2O)=13∶0∶26]20 kg/667 m2,提苗肥[m(N)∶m(P2O5)∶m(K2O)=15∶8∶7]2.5 kg/667 m2;②N2:純氮6.8 kg/667 m2,基肥[m(N)∶m(P2O5)∶m(K2O)=10∶15∶24]38 kg/667 m2,追肥[m(N)∶m(P2O5)∶m(K2O)=13∶0∶26]20 kg/667 m2,提苗肥[m(N)∶m(P2O5)∶m(K2O)=15∶8∶7]2.5 kg/667 m2;③N3:純氮7.0 kg/667 m2,基肥[m(N)∶m(P2O5)∶m(K2O)=10∶15∶24]40 kg/667 m2,追肥[m(N)∶m(P2O5)∶m(K2O)=13∶0∶26]20 kg/667 m2,提苗肥[m(N)∶m(P2O5)∶m(K2O)=15∶8∶7]2.5 kg/667 m2;有機肥統一施用牛糞有機肥90 kg/667 m2。
3)留葉數。設置3個水平。①L1為有效留葉數18片·株-1;②L2有效留葉數20片·株-1;③L3為有效留葉數22片·株-1。
試驗設9個處理,3次重復,共27個小區。小區面積66.7 m2(四行區),隨機排列,3次重復,田間種植布局如圖1,其他未提及事項按當地優質煙葉生產技術規范進行。
1.3" 主要農藝性狀及經濟性狀測定
調查指標包括主要農藝性狀(每個小區選擇長勢一致有代表性的10株煙進行調查)及主要經濟性狀(按小區計算產量、均價、產值、上等煙比例、上中等煙比例、單葉重,產值、均價按試驗點當地收購價格計算。),有關性狀的調查記載根據YCT.142-1998 煙草農藝性狀調查方法執行,分別于現蕾期及打頂后5天調查各小區主要農藝性狀。
1.4" 數據處理
采用WPS和SPASS 22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烤煙主要農藝性狀比較
由表3可知,現蕾期時,相同施氮量下,隨著密度的減小,植株株高增高,且較低密度下最大葉長較長;在相同密度下,施氮量為N2(6.8 kg/667 m2)時植株株高較高、最大葉長較大,且與施氮量在N1、N3條件下差異顯著;而莖圍、最大葉寬及有效葉數在不同處理條件下差異不顯著??緹煷蝽數耐瑫r對留葉數進行固定,打頂5天后調查主要農藝性狀發現,相同留葉數的植株株高、最大葉長及最大葉寬基本一致,且最大葉長、最大葉寬都隨留葉數的減少而表現出更長、更寬的趨勢。打頂5天后烤煙莖圍較現蕾期時有明顯增加,但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不同處理對烤煙農藝性狀的程度不同,其中對株高、最大葉長及葉寬影響較大,對有效葉片數、莖圍影響較小。
2.2" 烤煙主要經濟性狀比較
2.2.1" 直觀分析比較
由表4可知,從處理因素和產量關系可看出,3個因素中密度(M)效應(RM=1.36)>留葉數(L)效應(RL=0.23)>施氮量(N)效應(RN=0.16),說明密度(M)是影響產量的主要因素,留葉數(L)及施氮量(N)是次要因素。對主要因素取使指標最好的水平,對次要因素可取使指標最好的水平,也可取便于操作或節約成本的水平[14],據此原則,主要考慮密度(M)因素,M取M2,因素N及因素L分別取N1、L3,因此,要獲得最高產量,最優水平組合是T4。密度對產值、上等煙率、上中等煙率及均價的影響也均大于施氮量及留葉數,獲得各經濟性狀最優水平的組合分別是產值最大、M3N3L2(上等煙率最高)、T8上中等煙率、產值、均價最高。
由表5可知,各經濟指標在部分處理水平間存在顯著差異。在本試驗中的小區產量最佳處理組合為T5,與直觀分析最優組合T4差異不顯著。除小區產量外,其余4個經濟指標最佳組合均為T8,其中小區產值、上中等煙率及均價最佳組合與直觀分析獲得的最優組合相符,而直觀分析獲得上等煙率最優組合M3N3L2在試驗中未設計此處理,后續研究可作為推薦組合進行田間驗證。
2.2.2各因素間方差分析
各因素的效應通過直觀分析法無法進行顯著性檢驗,雖然直觀分析結果能夠得出因素的效應大小,從而反映各試驗因素對評價指標影響的大小,但影響是否顯著卻無法體現。對評價指標影響顯著的因素,我們在田間生產中要注意嚴格控制,而對影響不顯著的因素則可以適當降低關注度。從表6可看出,密度對小區產量的影響達極顯著水平,可視為重要影響因素,施氮量和留葉數對小區產量影響不顯著。此外,密度及施氮量對小區產值、上等煙率、上中等煙率及均價影響均表現為極顯著水平;留葉數對小區產值及上等煙率影響達極顯著,對均價影響顯著,而對上中等煙率影響表現不顯著。
2.2.3" 同一因素不同水平差異顯著性分析
對同一因素不同水平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可為多指標試驗中最優水平的確定提供更全面的參考依據。對同一因素不同水平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Duncan法),結果見表7。結果顯示,M1的產量分別與M2、M3達到極顯著差異,M2與M3間差異不顯著,說明1 100株/667 m2和1 000株/667 m2是獲得較高產量的適宜種植密度。對小區產值、上等煙率、上中等煙率及均價等指標,密度在M1下的各指標值均與M3呈顯著差異,在M3條件下,即密度為1 000株/667 m2時,小區產值、上等煙率、上中等煙率及均價均表現最優,可推測隨著種植密度減小,小區產值、上等煙率、上中等煙率及均價等都有所提高。而施氮量及留葉數對小區產量、小區產值、上等煙率、上中等煙率及均價的影響在3個水平間差異都不顯著。
3" 討論與結論
3.1" 討論
現蕾期及打頂后是影響煙葉產量與品質的關鍵時期,其農藝性狀與煙葉產量密切相關。種植密度、施氮量及留葉數對不同時期烤煙農藝性狀的影響程度存在顯著差異。本研究中不同處理對株高、最大葉長及葉寬影響較大,對有效葉片數、莖圍影響較小,這與魏光鈺等[15]的研究相符?,F蕾期時,相同施氮量下,隨著密度的減小株高及最大葉長呈增長趨勢;打頂留葉后,留葉數對農藝性狀影響效應增大,最大葉長及最大葉寬隨留葉數的減少而表現出更長、更寬的趨勢,這可能是由于留葉數較少的煙葉養分充足,葉片較大,而留葉數較多的煙葉因養分分散,葉片略小。
密度、施氮量和留葉數是烤煙生產中用來協調煙葉質量與經濟性狀的有效農藝措施[16]。張涵等研究發現,烤煙產值隨著施氮量、種植密度、留葉數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施氮量是影響產值的首要因素[17]。而文德鋒等的研究表明種植密度對產值影響最大,其次是施氮量,再者為留葉數。本研究中,種植密度、施氮量和留葉數對烤煙產值有顯著影響,其中種植密度影響最大,其次是施氮量和留葉數,烤煙產值表現出隨著種植密度減小而提升的趨勢,其他經濟指標也表現出相似趨勢[18]。本研究既與前人的部分研究結果相一致,但也存在一些差異,這可能由于試驗地區、土壤肥力及試驗品種等的不同有關。
綜合本研究中各經濟指標的最優情況,畢納1號種植密度、施氮量、留葉數的最佳組合為T8(M3N2L3),此時,農藝性狀相對較優,也最有利于產量、產值形成,上等煙率及均價較佳。
3.2" 結論
本研究中烤煙種植密度、施氮量及留葉數對其農藝性狀及經濟性狀的影響顯著,且不同時期表現不同。打頂留葉前,密度效應較大、氮素效應較小,種植密度降低可提升植株主要農藝性狀指標,打頂留葉后,種植密度及施氮量對農藝性狀影響不明顯,留葉數對處理間影響顯著。密度對烤煙的經濟性狀影響顯著,較低密度下烤煙產值、上等煙率、上中等煙率及均價均較高。施氮量過高或過低均不利于烤煙農藝及經濟性狀的提高。因此,在實際生產過程中要注重優化種植密度、施肥量及留葉數,提高肥料及光能利用率,達到高產優質高效的目的。在畢節納雍煙區,畢納1號推薦種植密度、施氮量及留葉數為1 000株/667 m2、6.8 kg/667 m2及22片·株-1。
參考文獻:
[1] 陶文廣,陸引罡,王星舒.不同配比氮磷鉀肥一次性施入對烤煙產量及化學成分的影響[J].貴州農業科學,2017,45(4):67-70.
[2] 景延秋,張欣華,楊玉熙,等. 采用正交試驗優化烤煙栽培技術[J].湖南農業科學,2010(3):32-34.
[3] 楊隆飛,占朝琳,鄭聰,等. 施氮量與種植密度互作對烤煙生長發育的影響[J].江西農業學報,2011(6):46-48.
[4] 龍大彬,郭亮,李帆,等. 不同種植密度對烤煙K326上部葉產質量的影響[J].湖南農業科學,2012(8):34-35,38.
[5] 關廣晟,屠乃美,朱英華,等.氮、鉀營養對煙草質量影響研究進展[J].作物研究,2006(5):475-481.
[6] 鄭 昕,史宏志,楊興有,等.施氮量與留葉數對萬源曬紅煙產質量和香氣成分的影響[J]. 中國煙草科學,2018,39(1):49-56.
[7] 薛 琳,郭建,王麗萍,等. 不同打頂時間和留葉數對云煙97產質量的影響[J].中國煙草科學,2015,36(3):40-45.
[8] 唐先干,李祖章,胡啟鋒,等.種植密度與施氮量對江西紫色土烤煙產量及農藝性狀的影響[J].中國煙草科學,2012,33(3):47-51.
[9] 劉朝科,王軍,謝玉華,等. 種植密度與施氮量對烤煙光合特性及代謝酶活性的影響[J]. 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13,34(4):458-464.
[10] 邵維曉. 種植密度對烤煙生理生態特性及產量質量的影響研究進展[J]. 現代農業科技,2014(16):13-14.
[11] 張嘉雯,盧紹浩,趙銘欽,等. 施氮量對四川雪茄煙葉碳氮代謝及品質的影響[J]. 作物雜志,2021(4):159-65.
[12] 劉國順. 煙草栽培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3:252-257.
[13] 黃一蘭,王瑞強,王雪仁,等. 打頂時間與留葉數對烤煙產質量及內在化學成分的影響[J]. 中國煙草科學, 2004,25(4):18-22.
[14] 周 翔,趙傳良,董建新,等. 株行距、留葉數對烤煙品種KRK26主要經濟性狀的影響[J]. 中國煙草科學, 2015,36(6):17-22.
[15] 魏光鈺,李鑫,胡勇,等. 施氮量,種植密度,留葉數對烤煙農藝性狀及產質量的影響[J]. 湖南農業科學, 2020(10):42-45.
[16] 李軍營,楊宇虹,鄧建華,等. 引進津巴布韋烤煙品種KRK26在云南煙區最佳栽培措施篩選[J]. 西南農業學報, 2011,24(6):2106-2111.
[17] 張涵,何軼,喻會平,等.不同施氮量、種植密度及留葉數對云煙116產值的影響[J].耕作與栽培,2022,42(2):37-41
[18] 文德鋒,熊晶,鄭登峰,等. 威寧縣煙區云煙116配套栽培技術研究[J]. 南方農業,2020,14(6):5-9.
(責任編輯: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