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藍
一個小男孩羨慕一個小女孩。
一塊橡皮羨慕一根鉛筆。
一座大山羨慕一只慢吞吞的烏龜—
“我多希望能像它那樣會走。”
一顆冰冷的星星
羨慕一個靠在樹上哭泣的人:
“—但愿我也有那樣顫抖的痛苦,
使一顆心臟在我身體里跳動。”
給爸媽的話
“羨慕”是屬于我們人類的思維體驗,當它發生于其他生命或者事物之間,故事就變得有趣起來了。
小男孩羨慕小女孩?這很常見,這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羨慕。橡皮羨慕鉛筆?或許因為它厭煩了自己只能擦除而不能寫下。大山羨慕烏龜?是的,羨慕生命的自我驅動。星星羨慕人?這是更高一層的羨慕,是永恒對于短暫的羨慕。永恒卻沒有生命體驗的星星,羨慕那短暫然而可以在心跳中感受、思考、體驗的,一個獨屬于人類的高貴的靈魂。
因而,這首詩是對人類獨特的高貴品質的期待與贊美。只有人知道自己多么獨特,只有人不光自我思考,還會為其他人、其他生命、其他事物思考。就是“共情”。
這首詩用了現代詩中常見的形式:對句。每兩句構成一個意義的單元。這種形式讓詩意緊湊而凝練,又帶著輕快的節奏感,飽含韻律之美。
—詩人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