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夢楚 供圖/蕭山區新街小學

杭州市蕭山區新街小學地處花木之鄉,坐擁綠城特色資源。開設航天育種課程的近一年來,學校備受各界關注并得到了認可,被評為浙江省自然教育基地、杭州市項目化學習種子學校。
學校近年來聚焦課程時弊,關注核心問題,將課程改革之路明確定位于“新街課程”,提出了“讓學生在課程的新街區中行走”的課程體系。這一課程的特色是架構四大新的學習街區,形成兩大特色課程群,開發豐富多彩的學習街區供學生自主選擇,充分發揮每個孩子的潛能和特長。而花木特色課程成為了“新街課程”的一大特色,它是結合自然教育理念、新勞動教育理念和學校地域優勢所開發的課程?;凇白匀唤逃亍钡幕咎厣?,課程的理念定義為“基礎成長,個性發展”。
經過實踐,學校不斷豐富校本花木課程,探索自然教育新途徑,創編自己的校本教材。學校的君子四韻課程群有兩大載體:1—6年級基礎性課程,每個學科都有相應的教材;拓展性課程,包括“一班一品”班本課程,1—2 年級的花木衍紙社團、陶藝花器社團,3—4年級的綠芽盆栽社團、斯麥爾香氛創造社,5—6年級的花木民歌社團、航空育種社團,兒童自創課程即兒童自己在實踐中生成的課程等。
學校打造花木長廊,24節氣長廊的植物維護分配給各個班級,學生在播種、養護、實踐探究中獲得勞動體驗和知識拓展。學校圍繞“一班一品”花木特色開展班本課程,自主建設班級文化,“一班一品”花卉盆栽養護,主題花木項目式學習等,讓學生在這樣的班級花木文化熏陶中學習好的花木品性,掌握勞動技能,培養創新意識。
2016年3月,學校在政府的牽線下和花木城合作,花木城成為新街小學的“花木教育基地”。學校德育處和花木城銜接,陸續開展各項實踐活動,該基地也成了社團課程、兒童自創課程的一個優秀實踐基地。截至2022年,學校連續舉行了6屆校園花木節,苗苗盆栽造型展、青青班級花木特色展、花木繪畫展、花木書法展、愛花影像展讓整個校園充滿別樣的花木氣息。除了攝影展、繪畫展、書法展、班級花木特色展之外,花木大講堂、干花義賣、書香換花香、種植畢業林等活動相繼開展。學校開發花木課程,讓學生了解花木品行,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2017 年,學校在街道的支持下全力打造了新街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花木博物館,花木博物館建筑面積近200平方米,館內分為三大空間:學習空間,介紹新街花木歷史、新街苗農的精神,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到博物館開展基礎性課程和班本課程的教學;展示空間,陳列展示學校花木課程群各個課程學生的作品,是學生展示的舞臺,班本課程和社團課程的一些成果都可以在這個空間向全體師生以及來訪賓客展示;實踐空間,學生可以開展各項實踐小體驗活動,有生態瓶制作區、營養土培植區等。這也是老師帶領學生開展基礎課程、社團課程的好基地,同時也是兒童自創課程的一個展示空間。
2021 年,學校又迎來新的契機,創新實驗室收到了一批“航天種子”,學校正式開啟“航天園藝成長計劃”?!昂教靾@藝成長計劃”特色課程依托華南農業大學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生態環境新型勞動模式,將各種植物的太空種子播種到校園基地,通過觀察太空種子的生長歷程,探究太空誘變帶來的未知結果,體驗航天育種的流程體系。
目前學校擁有專門的智能陽光種植房一間,配備專業設備,可通過電腦控制植物的澆灌、通風、光照等,學校為學生打造了一個“腳踏實地,仰望星空”的室內花園、果園、菜園。為推進航天育種項目的實踐研究,學校于2021年10月在校園旁又開墾建設了4 畝航天種植基地——青青園,將育種室內完成的初期育種進行規模實驗耕種,學生通過種植、觀察、對比、實驗等,了解航天植株與普通植株之間的異同。
“航天園藝成長計劃”課程共計16課時(每課時40分鐘),為學生設計了配套的主題式學習手冊、教學課件及活動材料包,課程由一名專職科學老師擔任指導。在五、六年級中經過選拔,每期有32位學生參加該課程的學習。利用學后托管時間授課,目前已有一期學員完成了項目學習活動。2022 年9月,新一期的學員又加入了此課程,開啟了航天育種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