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城市共有235 個城市社區、2354 個居民小區。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管理重心不斷下移,居民小區已經成為開展各項工作的主要陣地,對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市、區、街道、社區四級聯動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體系不斷完善,但社區覆蓋范圍過大、管理服務不夠精細、“小馬拉大車”現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小區黨組織領導小區治理存在盲點。二是大量流動人口進入城市生活,新增人口廣泛分布在機關、企事業單位、各類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多個領域,大部分居民都是“單位人”,參與基層治理積極性不高、平臺較少。三是居民小區民眾聚集、需求多元、矛盾頻發,特別是在小區發生的鄰里糾紛、家庭贍養、基礎設施維修、業主和物業公司之間的矛盾等,是廣大居民反映最強烈的問題,迫切需要提高城市基層黨組織服務能力和水平。面對城市基層治理的新形勢新特點,聊城市堅持黨建統領,在全市城市居民小區建立“紅旗驛站”,把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延伸到城市最末端,把聯系服務群眾的觸角延伸到居民小區,打通了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一)優化組織架構,構建小區黨建管理服務體系。一是推動居民小區黨組織應建盡建,由社區黨委負責,對轄區內各小區進行摸底排查,凡有正式黨員3 人以上、符合條件的小區全部建立起黨支部。二是全面推行“樓長制”工作模式,制定城市社區樓長管理與服務規范,將小區劃分為若干樓棟單元,以黨員為主體擔任樓棟長,形成“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樓院黨小組”四級組織體系。在此基礎上,利用小區公共用房、物業用房等建立“紅旗驛站”,“紅旗驛站”以小區黨支部為核心,形成了物業公司、業委會、志愿者隊伍等多方治理主體協同參與小區治理的工作格局。三是選優配強工作力量,已成立黨組織的小區,由黨組織書記擔任站長;尚未成立黨組織的,從小區黨員中挑選口碑好、威信高、能力強、群眾信任的同志擔任站長;推薦小區業委會主任和物業單位負責人擔任副站長;提倡在職黨員、各級黨代表、各級評選的優秀黨員擔任成員,主動參與“紅旗驛站”建設,推動小區多方治理主體交叉任職。目前,全市共建成居民小區“紅旗驛站”1346 個。
(二)完善運行機制,搭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平臺。一是明確“紅旗驛站”六項主要職責,即宣傳黨的主張、登記小區黨員、教育管理黨員、搜集社情民意、調解矛盾糾紛、開展便民服務。各小區結合實際建立健全驛站坐班值班、召開例會、管理運行等工作制度,對驛站站長、副站長、成員的職責任務進行了細化,并予以張貼公示。二是完善黨組織領導下的業委會和物業公司協調機制,依法依規劃定小區黨組織、業委會和物業公司權責范圍,涉及小區業主切身利益的水電暖、物業費收繳和使用等,必須在黨組織監管下公示公開。鼓勵各小區由“紅旗驛站”牽頭,制定小區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約,進一步提升自治能力,倡樹文明新風。三是建立“驛站吹哨、網格響應、熱線協調、部門報到”工作機制,與網格化管理服務平臺、“12345”市民熱線形成機制性聯結,優化完善發現、上報、受理、派發、督辦、考核等工作流程,切實提升服務居民群眾的精準度。
(三)強化服務功能,共筑居民暖心幸福和諧家園。一是強化硬件建設,小區“紅旗驛站”原則上面積不低于60 平方米,并設立黨群活動室、居民議事廳等必要區域,為黨員群眾提供學習、休閑、交流、服務平臺。依托“紅旗驛站”設立網格黨群服務站,整合“紅旗驛站”工作力量,壯大專兼職網格員隊伍,打造全要素網格,推動各類服務、治理力量在驛站、網格匯聚。二是拓展服務內容,結合“雙報到”工作,將“黨員進社區”具體化為“黨員在小區”,在職黨員到所在小區的“紅旗驛站”報到,建檔立冊,強化每名黨員作用發揮。開展經常性的集中學習、志愿服務、讀書讀報、微黨課、專題講座等形式多樣的黨組織生活,激發小區黨員身份意識和引領意識。積極培育身邊的“紅旗好人”,做到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帶頭做好身邊事,樹立良好道德風尚。三是有效發揮作用,充分發揮“紅旗驛站”貼近群眾的優勢,堅持開門辦公、上門傾聽,暢通訴求表達渠道,將社區承擔的為民服務事項,以幫辦代辦的形式下沉“紅旗驛站”,落實到居民小區。深入開展“三遍訪”紓難解困行動,組織各級“兩代表一委員”、黨員干部、民情書記走進“紅旗驛站”聽民情、順民意、解民憂、聚民心。針對人口老齡化問題,各小區“紅旗驛站”普遍開展了“4050 助7080”志愿服務活動,主動幫扶小區困難家庭及獨居老人。部分小區還依托“紅旗驛站”成立了“家庭事務調解隊”,使鄰里糾紛、家庭矛盾化解在基層,踐行了新時代“楓橋經驗”。目前,居民小區“紅旗驛站”已累計開展為民服務3 萬余次,幫助解決問題5575 個,受益群眾達11 萬余人次。
(四)落實經費保障,夯實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基礎。一方面,由區(市、縣)財政單獨列支“紅旗驛站”建設經費,辦公經費每年不低于1 萬元。市級財政和市管黨費根據各地“紅旗驛站”建設進度,適時進行補助和獎勵。對專門從事驛站工作、收入低于城鎮居民平均水平的驛站人員,予以適當補助。另一方面,嚴格經費管理,小區內各類經費使用,均須嚴格履行審批程序。“紅旗驛站”事先通過入戶走訪、座談交流,廣泛聽取黨員群眾意見建議,按照受益面廣、惠及群眾多的原則提出為民辦事項目,并明確項目主要內容、資金支出、起止時間等,逐級向社區、街道審批備案。項目一經確定,在小區公示欄張榜公示,接受黨員群眾監督。
(一)建設居民小區“紅旗驛站”必須著眼織密組織體系。在居民小區建立“紅旗驛站”,是實現黨對城市基層社會再組織的有效路徑。聊城市通過“紅旗驛站”,把黨的組織設置由社區延伸到小區,進一步完善了黨的組織體系,激活了城市黨建“神經末梢”,使小區治理由“群龍無首”轉變為“黨建引領”、由“簡單粗放”轉變為“精準精細”,有力推動了上級決策部署在基層貫徹落實,有效保證了城市基層治理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二)建設居民小區“紅旗驛站”必須堅持為民服務導向。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必須始終把堅持“為民導向、服務先行”作為基本原則。聊城市在居民小區建立“紅旗驛站”,開展個性化、精細化服務,使小區居民事有地說、難有人幫、怨有人解,矛盾糾紛不出小區,更好地適應和滿足了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美好生活需求,有效搭建起了黨同居民群眾的“連心橋”。
(三)建設居民小區“紅旗驛站”必須建立多元共治機制。聊城市在居民小區建立“紅旗驛站”,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引領功能,加強對業委會等群眾性組織的領導,督促物業公司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有效協調各方關系、統籌各類資源,形成了以黨組織為引領,以“紅旗驛站”為紐帶,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居民群眾廣泛參與的多元共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