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 平 王宜禎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時指出,要引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正確理解黨中央方針政策,增強信心、輕裝上陣、大膽發展,為實現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信心和動力。民營經濟是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減弱三重壓力的背景下,民營企業在參與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肩負重要使命。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提出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民營經濟一直是黑龍江振興發展的重要力量,民營企業家始終是黑龍江振興發展的寶貴財富。目前,民營經濟貢獻了全省40%以上投資和稅收、50%以上地區生產總值、80%左右出口額、90%以上的市場主體。相關部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觀念、創新發展理念,創造條件為民營經濟發展開路,以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有效帶動經濟增長,推動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深刻理解“兩個毫不動搖”“兩個健康”“三個沒有變”的深刻內涵,準確把握振興民營經濟對推動黑龍江振興發展的重要意義,進一步為民營經濟發展注入信心和動力。“兩個毫不動搖”是堅持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遵循。只有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充分發揮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各自的功能和優勢,我國經濟才能不斷創造新的發展奇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非公有制經濟要健康發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要健康成長。“兩個健康”是我國經濟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國際環境深刻變化下的戰略選擇,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我們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我們致力于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沒有變。“三個沒有變”旗幟鮮明地表達我們黨在堅持基本經濟制度上的觀點是明確的、一貫的,而且是不斷深化的,從來沒有動搖過的。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兩個健康”“三個沒有變”能夠加快促進民營企業轉型升級,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民營企業現代化,是產業基礎由薄弱、低級到堅實、高級的現代化,是產業鏈由短鏈、弱鏈到長鏈、強鏈的現代化,是服務業由低端到高端的現代化。民營企業既要發展從無到有的創新型、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新興產業,又要鞏固以高質量、高效益、高科技、低污染為目標的優勢產業,還要在此基礎上實現科技創新與人才引進有機結合,推動民營企業加快步入高質量發展軌道。
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是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在今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作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需要實施發展和安全并重的產業政策。黑龍江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正在著力構建“4567”產業體系。民營企業一方面要通過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的效率和質量,來鞏固制造業既有的產業鏈、供應鏈長板,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發展服務型制造;另一方面要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推動基礎技術的研究和應用,補齊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尤其是要提高關鍵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將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制造業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時,民營企業要主動融入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和創意設計產業的發展之中,持續提高數字化水平,依靠科技創新,大力支持平臺經濟,將“四大經濟新引擎”打造成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源,推動全省民營經濟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質量發展對民營經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民營企業要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刻把握民營經濟發展存在的不足和面臨的挑戰,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堅守主業、做強實業,自覺走高質量發展路子。民營企業要努力當好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找到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突破口,集中力量、重點突破,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建設兼顧產業發展和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相關部門要將高質量而非高速度作為導向,引領民營企業更好實現轉型發展,一方面,要將選擇性產業政策逐步向功能性產業政策調整;另一方面,要實現由差異化產業政策逐步轉變為普惠性產業政策,精準落實產業發展和結構性改革。要提升產業鏈和供應鏈的韌性、安全性,重點提升民營經濟各鏈條安全水平,促進各鏈條上下游貫通,實現產業鏈、供應鏈的良好運行,提升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安全性。相關部門要引導民營企業參與全省產業發展新格局,發揮政府資金引導和放大效應,形成有競爭力的服務環境、政策洼地、金融支持,構建有規模、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集群。民營企業也要立足未來、謀劃全篇,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內在要求,加大傳統產業現代化轉型力度。結合黑龍江加快構建“4567”現代產業體系的有利契機,形成質量引領、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以新引擎有力帶動民營企業現代化轉型,以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有效帶動經濟增長。同時,民營企業也要克服經營觀念滯后、發展戰略不明、商業模式陳舊、核心競爭力不強等因素,避免同質化競爭,著力構建龍頭民營企業創新體系,提升基礎產業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水平,進一步強化各要素支撐,尤其是加大對高成長性的科技型民營企業支持力度,以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黑龍江振興發展。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落到實處,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排憂解難,讓他們放開手腳,輕裝上陣,專心致志搞發展”“為各類所有制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競相發展的環境”。黑龍江要積極營造尊商重商親商的營商環境,打造近悅遠來的“強磁場”,全面助力振興發展。
一是要把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一方面,要鞏固民營企業的長板,通過改善提升民營企業的工藝、質量和效率,保持其原有競爭優勢,發揮帶動作用,推動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要補齊民營企業短板,進一步強化基礎技術和共性技術的供給,提高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安全性,引導優勢民營企業向產業鏈上游發展,提升核心技術水平,提高對高技術、高創新含量產品的可控水平,強化相關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保障產業安全。
二是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民營企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堅持通過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引導民營經濟自覺走高質量發展路子。現代化產業體系與傳統產業體系的重要區別在于現代化是動態的、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內涵是隨著時代變化而不斷豐富變化的。當前,黑龍江省要圍繞資源稟賦、特色產業、重點集群、“鏈主”企業,加大對創新型民營企業和“專精特新”種子企業的培育力度,加大對現有“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動態運行分析力度,確保不掉隊、有增量、出質量,不斷做大優質民營企業基數。通過政府主導,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建立“產教融通、職普貫通、保障暢通”的技術工人、工程師培養體系,培養打造一支素質優良的黑龍江民營企業家隊伍。同時,相關部門要幫助民營企業提振發展信心、解決難題,持續開展惠企政策宣傳引導,確保民營經濟加快發展的勢頭不弱、力度不降、措施不減,進一步堅定信心,鼓足發展干勁,推動民營經濟更好更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