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傳喜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要立足國情農情,體現中國特色,建設供給保障強、科技裝備強、經營體系強、產業韌性強、競爭能力強的農業強國。這是“農業強國”首次出現在中央一號文件中,意義重大。
建設農業強國,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農為政本,食乃民天”,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守“糧”心施“糧”策,中國飯碗才能端得更穩更牢。我國有14 億多人口,國家糧食安全是實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安全的基礎。新時代十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帶領億萬人民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事實證明,中國牢牢掌握糧食安全的主動權,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越走越穩健。然而,也應清醒認識到,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糧食產業鏈供應鏈不確定風險增加,要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著眼未來,必須努力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以國內穩產保供的確定性來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建設農業強國體現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中央一號文件把“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放在首要位置,既體現了農業發展的首要功能,也對農業強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農業科技創新上下功夫,中央一號文件從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到高標準農田建設;從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到推動農業關鍵技術攻關,一項項有力的措施凝聚合力、久久為功,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筑牢國家糧食安全防線,讓“中國飯碗”裝得更滿,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建設農業強國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農民是農業農村發展的主體,也是農業強國的建設主體,更應是農強國強的主要受益者。在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道路上,農業農村還存在短板,要實現農民富裕富足目標,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建設農業強國,必須把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擺在突出的位置,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扎實推進和美鄉村建設”“強化政策和體制機制創新”,就是要讓農民早日過上生活富裕、精神富足的生活。
建設農業強國是一項長期任務,作為農業大省,黑龍江省要立足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勢,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堅決扛起農業大省、糧食大省的使命責任,加快推進農業強省建設,做好整體謀劃和系統安排,分階段扎實穩步推進,做好規劃銜接,把各項工作落實落細,推動農業強國由目標變為美好現實,努力在農業強國建設中擔當作為、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