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中宣部召開2023年全國“打假治敲”專項行動暨傳媒監管電視電話會議,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貫徹全國宣傳部長會議和全國出版(版權)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工作、交流經驗、分析形勢,部署安排2023年全國“打假治敲”專項行動和傳媒監管重點任務,維護鞏固良好傳播秩序和文化環境,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撐。中宣部副部長張建春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新時代新征程賦予的新任務新要求,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要把好方向導向,把導向管理擺在突出位置,推動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要發揚斗爭精神,嚴厲打擊新聞敲詐,切實整治行業亂象、清朗網絡空間,從嚴管好記者隊伍,著力鞏固維護良好新聞傳播秩序。要堅持發展高質量、工作高效能、隊伍高素質,認真履行出版資源配置、報紙行業管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新聞記者證核發管理等職能職責,明確方向、突出重點、狠抓落實、保證質量,為宣傳思想工作全局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大局作出積極貢獻。
1月20日,財政部印發《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通知指出,補助資金政策實施期限為5年,具體為2023—2027年。補助資金可用于支持地方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具體支出范圍包括讀書看報、收聽廣播、觀看電視、觀賞電影、送地方戲、公共數字文化服務以及開展文體活動等。讀書看報服務補助,用于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中心),以及村(社區)綜合文化中心、農家書屋等配備圖書、報刊和電子書刊,設置公共閱報欄(屏),總分館服務系統平臺建設及設備購置等。收聽廣播和觀看電視服務補助用于三方面,一是縣級應急廣播體系建設,包括應急廣播服務平臺建設及設備購置等;二是廣播電視節目覆蓋,包括納入中央廣播電視節目無線覆蓋范圍的發射機、附屬系統購置及運行維護,廣播電視直播衛星相關實施方案確定的家庭接收設備購置,民族地區有線高清交互數字電視設備購置等;三是融媒體中心建設,包括全媒體傳播所需設備購置等。
2月1日,中央宣傳部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發布市級融媒體中心系列技術標準規范,包括總體技術規范、數據規范、接口規范、網絡安全防護基本要求、技術系統合規性評估方法等5項技術標準規范。《市級融媒體中心總體技術規范》提出了市級融媒體中心技術系統的總體框架,規定了業務實現、能力提供、數據分析、資源支撐、運維保障等方面內容。《市級融媒體中心數據規范》規定了市級融媒體中心基礎數據、媒體數據、媒體元數據、生產業務數據、發布運營數據及系統數據等要求,對于數據的名稱、類型、結構和描述提出規范要求。《市級融媒體中心接口規范》規定了市級融媒體中心與省級技術平臺、縣級融媒體中心以及外部平臺之間進行消息通訊、 控制指令和數據交換的接口的協議、功能和調用方式,以及市級融媒體中心對外提供的支撐技術能力開放接口的協議、功能和調用方式。《市級融媒體中心網絡安全防護基本要求》規定了市級融媒體中心網絡安全防護體系構建的基本要求。《市級融媒體中心技術系統合規性評估方法》規定了市級融媒體中心技術系統數據、接口以及網絡安全防護的合規性評估方法。
2月2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關于實施2023年度出版智庫高質量建設計劃的通知》,持續深化出版行業智庫建設。《通知》提出,2023年度出版智庫高質量建設計劃遴選培育范圍包括2022年度已入選機構和新申報機構兩類。對新申報機構,重點從已有研究成果、機構人員實力、后續發展潛力等方面進行考察。2023年將繼續以“出版視點”研討交流平臺為主要平臺,圍繞優化重大主題出版、深化全民閱讀活動、壯大數字出版產業等主題,定期組織專題研討、學術沙龍、經驗交流、成果發布等活動。針對產業新情況新態勢以及重點難點問題,將組織入選機構做好信息收集梳理工作,推出研究報告,為做好出版工作提供參考。《通知》強調,申報主體的主管主辦部門和所在地省級出版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認真規劃安排。要加大對本地區本部門入選出版智庫的培育支持、經費投入、宣傳推廣力度。國家新聞出版署將組織專家對申報主體進行綜合評審,堅持動態調整、有進有出,對入選機構組織掛牌并給予經費資助,通過宣傳展示、互動交流,委托承擔重要課題、重點項目,支持優秀研究成果在權威期刊發表或出版等進行重點培育。
2月13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開展2022年度新聞記者證核驗工作的通知,通知對核驗時間、核驗范圍、核驗重點等作出說明。值得注意的是,和2021年度核驗通知相比,2022年度的 “核驗重點”部分有很大變化。除了新增“政治建設情況”和“愛崗敬業情況”以外,“遵紀守法情況”中增加了是否存在借新聞采訪工作之便從事廣告、發行、贊助等經營活動問題;是否存在創辦或者參股公關公司問題;是否存在其他違反黨的宣傳紀律問題。此外,還新增“各省級新聞出版管理部門可結合本行政區域內新聞單位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優化核驗內容”的表述。
2月14日,2023絲綢之路電視共同體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李書磊發表視頻致辭。李書磊指出,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10年來,“一帶一路”已經成為廣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標注著國際經濟合作的新高度。李書磊強調,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各國媒體應凝聚共識、提振信心,講好共謀發展的絲路故事,通過生動的報道和理性的分析,積極傳播共享機遇、共迎挑戰、共創繁榮的理念;開放包容、團結協作,弘揚歷久彌新的絲路精神,深入分享各國現代化建設和治國理政經驗,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創新引領、媒體偕行,實現更高質量的絲路合作,依托科技賦能、加快傳媒轉型升級,增強在國際輿論場上的傳播力影響力。
2月16日,第十二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在北京首鋼園舉辦。中宣部副部長張建春到會調研。本屆數博會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再出發 創未來”為主題,通過報告發布、展覽展示、集中采選、論壇會議、推介洽談等活動,集中呈現融合發展新進展新成效,推動出版行業加強主題內容數字化傳播,持續打造數字出版精品,堅定不移走融合發展之路,助力文化強國、出版強國建設。會上,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了《2021—2022中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數字出版產業在疫情壓力下,依然保持較好發展勢頭,產業整體規模全年達到12762.64億元,比上年增加8.33%。
2月5日,江蘇省昆山市融媒體中心推出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首個3D超寫實AI數字人主播,為廣大受眾帶來突破次元壁的智能新體驗。據介紹,“昆小融”由AI超寫實數字人建模、多模態識別及生成、實時面部動作生成及驅動等多項人工智能前沿技術打造而成,是一位超高清、智能化的3D超寫實數字人,外形既具有江南女子樣貌特征,又符合媒體主持人和記者形象,性格活潑開朗、陽光自信、親和力強。入職后,“昆小融”將擔任昆山首檔全媒體“元宇宙”欄目主播,為觀眾介紹數字經濟及元宇宙知識、發布元宇宙產業大會等信息。未來,“昆小融”將打破虛擬與現實的邊界,參與活動主持、公益活動、元宇宙綜藝等,為媒體融合發展探索無限可能。
2月15日,曾任《華爾街日報》電腦記者及負責技術研發的弗朗切斯科·馬科尼(Francesco Marconi)發布推文,指出OpenAI無償用媒體文章訓練ChatGPT,存在濫用嫌疑。馬科尼向ChatGPT詢問訓練AI模型的新聞來源清單,結果回復有高達20家主流媒體在列,路透社、《紐約時報》、《衛報》、BBC、CNN、《華盛頓郵報》及彭博社等無一幸免。OpenAI對此未有任何回應。該報母公司道瓊斯公司的法律顧問杰森·康提亦指出,任何想用《華爾街日報》文章訓練AI的人,都應取得授權,但OpenAI沒有這么做。除此之外,CNN也認定OpenAI濫用自家文章訓練ChatGPT,完全違反美國新聞網絡服務條款。CNN 打算和 OpenAI 洽談,商討盜用內容支付授權費。
2月24日,由中國出版協會、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主管主辦的第35屆北京圖書訂貨會在京舉辦。本屆訂貨會以“新征程堅定文化自信,高質量再創出版輝煌”為主題,精品云集、精英薈萃。中宣部副部長張建春到會調研。本次訂貨會設置展臺2793個,比上屆增長9.1%;參展單位710家,展示圖書近40萬種,精心策劃組織場內場外文化活動345場,館配館圖書展架645個,館配圖書現場展示12萬余種。全國新華書店、民營書店、圖書館、館配商3000余家單位派代表參會。作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后全國出版發行界的首場盛會,吸引超10萬人次參展參觀。眾多知名作家和行業專家也來到現場,助力全民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