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鄉村振興局、中央組織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民政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印發《農民參與鄉村建設指南(試行)》,對完善農民參與鄉村建設機制進行部署,明確了組織動員農民參與村莊規劃、項目建設和設施管護的工作要求,對涉及村莊規劃、建設、管護等鄉村建設重要事項,明確應履行“四議兩公開”程序,組織農民充分討論,引導農民共議村莊規劃、投身村莊建設。
日前,農業農村部公布2022年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名單,北京市門頭溝區等60個縣(市、區)被認定為2022年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此次認定的重點縣均具備資源優勢突出、產業初具規模、業態類型豐富、聯農帶農效果顯著等四個特點,有四成以上的縣休閑農業收入超過10億元,七成以上的縣休閑農業接待人次超200萬,各縣休閑農業農民就業占比均超過60%,從業農民人均收入增速較快。
財政部近日印發《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辦法》明確,補助資金用于支持地方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維修和設備購置、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其他公共文化項目等。鼓勵地方有關部門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同時規定補助資金不得用于償還債務和基礎設施建設。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業農村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縣域農民工市民化質量提升行動的通知》,要求以提升縣域農民工市民化質量為重點,進一步落實落細農民工市民化相關政策,著力做好農民工就業創業、技能培訓、權益維護、公共服務供給、服務能力提升等工作,推進縣城穩定就業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務和在城鎮無障礙落戶,增強縣域農民工享有基本公共服務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近日,陜西省自然資源廳、省農業農村廳聯合發出《關于扎實做好不動產登記與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工作有序銜接的通知》,對做好土地承包合同簽訂與登記頒證工作銜接提出了明確要求,標志著陜西省自然資源部門開始承接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頒證業務。
《通知》指出,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合同管理與登記頒證有序銜接,是深入推進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對于健全完善承包合同取得權利、登記記載權利、證書證明權利的中國特色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通知》聚焦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合同管理與登記頒證有序銜接的關鍵環節,厘清了自然資源與農業農村部門的職責分工,明確了存量登記成果資料與增量登記信息互通共享的方法路徑,決定2023年6月30日后農業農村部門不再頒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由自然資源部門承辦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頒證業務,統一頒發標注“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不動產權證書》。
日前,四川省鄉村振興引導基金向成都現代農業裝備產業園三期項目和龍泉驛區天府陽光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項目投放資金6.1億元。這是2022年5月完成注冊以來,該基金首批投資的項目。
6.1億元的投資中,成都現代農業裝備產業園三期項目獲得1.2億元,該項目是成都市66個產業功能區之一,重點打造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現代農業裝備產業園區,是省市共建重點項目;龍泉驛區天府陽光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項目獲得4.9億元,該項目通過土地改良、化零為整建設高標準農業產業園,最終建成集智慧農業、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農業研學基地于一體的現代田園綜合體。
四川省鄉村振興引導基金于2022年5月開始實體化運作,基金計劃總規模100億元,首期規模50億元。根據省委、省政府安排,該基金主要功能是推動金融服務全省鄉村振興戰略、助推鄉村振興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
近日,甘肅省人社廳、省財政廳、國家稅務總局甘肅省稅務局聯合下發通知,調整增加全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檔次,進一步完善全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增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基金積累,優化養老金結構,提高待遇水平。
通知規定,從2023年1月1日起,在原先確定的12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檔次基礎上,增設4000元、5000元兩個繳費檔次,參保人可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對選擇4000元繳費檔次的,省級財政每人每年補貼120元;對選擇5000元繳費檔次的,省級財政每人每年補貼150元。
通知明確,為切實減輕困難群體繳費負擔,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渡期內,對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低保對象、特困人員、返貧致貧人口、重度殘疾人和計劃生育“兩證戶”等繳費困難群體,保留每人每年100元的最低繳費檔次,由縣市區人民政府結合實際,按照最低繳費檔次為其代繳部分或全部個人繳費,所需資金納入同級財政預算。
在日前召開的河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3年將安排161.3億元,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這項資金將用于現代農業發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大力推進農村綜合改革等方面。據悉,部分資金將重點用于農村公益事業、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發展水利設施建設,重點支持江河湖庫整治、水土保持、防汛抗旱、飲水安全設施管護等。
據了解,全省將實施新一輪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推進種業振興,強化裝備支撐,新建改造高標準農田320萬畝。大力提升“菜籃子”品質,實施奶業、中央廚房、蔬菜、中藥材、精品肉類5個千億級產業工程,創建20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加快生產加工、倉儲保鮮、冷鏈物流全鏈條升級。實施和美鄉村建設行動,將創建4個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新建2000個美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