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峰 王 歡
課堂教育是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也是用習近平強軍思想貫注部隊、武裝官兵的基本途徑和重要方式。對此,《軍隊思想政治教育規定》把“課堂教育灌輸”列為八種教育方法之首,《關于構建新時代人民軍隊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意見》也明確提出要“提高灌輸授課質效”。然而一段時間以來,由于練兵備戰任務繁重、輿論斗爭瞬息萬變、政治教員能力參差、教育對象需求變化等原因,在有的單位課堂教育出現準備時間有限、熱點跟蹤不緊、講解不深不透、供需結構失衡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育質效。因此,在實踐中探索運用以“分課、備課、審課、授課、評課”為主要內容的“五課”機制,有助于加強對課堂教育的系統籌劃和分步管理,對于破解當前課堂教育存在的現實問題,不斷完善教育方式、提高教育質效具有重要意義。
《軍隊思想政治教育規定》明確:旅(團)級單位政治工作部門擬制本單位年度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和每月思想政治教育計劃,由同級黨委審定后實施。實踐發現,對于方案計劃中與課堂教育有關的“規定動作”,基層單位在執行落實過程中存在許多重復性的工作。因此,圍繞教育計劃、思想體系、理論熱點、現實問題等課堂教育內容進行精準分課,進而將教育內容匯總下發,既是對教育資源的集中統籌、促進授課內容共建共享,也是為政治教員備課減輕負擔、為課堂教育開展提供便利。要精準梳理體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內涵豐富、思想深邃、系統完整、邏輯嚴密的理論體系,在分課中必須依據其體系框架、重點要點、核心內容等進行精準拆分,才能確保化整為零、合零為整,保留理論體系的原汁原味和精髓要義。要精準區分對象。在分課時,應當堅持統一要求和分類指導相結合、先進性要求和層次性要求相結合,考慮軍官、軍士、義務兵、文職人員等不同類型人員的教育要求、崗位需求等,由此確定課堂教育的主題和內容,提高針對性和實效性。要精準科學分工。按照“領導講大課、基層講小課、官兵講微課”的要求,結合政治教員的理論素養、專業特長、工作經歷等特點分配不同的授課主題,讓合適的人準備適合的課,做到人盡其才、因材備課,使授課內容更具專業性和說服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備課的好差決定了授課的內容質量,對課堂教育起著基礎性作用。對此,《軍隊思想政治教育規定》提出要“組織備課示教”,并明確規定“旅(團)級單位應當為政治教員備課提供必要時間和條件”。因而,在分課到人、明確任務之后,必須堅持任務牽引,對備課提出具體的標準和要求、保障必要的時間和條件,確保以精心備課提升課堂教育質量。要精心開展思想調查。采取個別談心、座談了解、調查摸底等方式,悉心掌握官兵現實“活思想”,切實把官兵“想什么、盼什么、憂什么、怕什么”等基本問題摸清搞透,為課堂教育提供一手資料,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從而將總體上的“漫灌”和因人而異的“滴灌”結合起來。要精心設計教育方式。結合教育主題內容、著力破解問題、官兵興趣愛好等方面,創新教育方式,豐富課堂呈現。例如開展案例式、體驗式、互動式、情景式教育,使課堂教育方式從單向灌輸向雙向交互、全員參與轉變,激發官兵的熱情動力,提高課堂教育的實效性和感召力。要精心準備授課內容。加強熱點難點問題辨析引導,把道理講通俗、講徹底,發揚斗爭精神,批駁錯誤思想觀點,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使授課內容更具理論性和戰斗性。圍繞課堂教育目標和呈現形式,詳細制作教案課件、設計教育環節、協調教育資源、籌劃配合活動、營造教育氛圍等,從組織實施、教育保障等方面為課堂教育做好充分準備。
習主席強調:“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始終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是黨在軍隊鑄魂育人的工作,擔負著用習近平強軍思想武裝官兵頭腦、培養“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的重要任務。課堂教育發揮著主渠道、主陣地的重要作用,因而在前期準備和組織實施上不能有絲毫馬虎,必須強化備課過程中的審核把關,對授課內容和準備情況進行精細審查,確保“三尺講臺無雜音”。要精細審閱教案課件。教案課件是課堂教育的主干內容,決定課堂教育的深度和走向。應當從政治立場是否堅定、主題內容是否緊扣、基本常識是否準確、理論闡釋是否透徹、實際問題是否解決、受眾對象是否接受、教育目標是否達到等方面,對教案課件進行精細審閱,確保授課內容政治正確、內容豐富、質量過關。要精細組織試講示教。試講示教是課堂教育的預演,是提升政治教員教學能力的有效方法,是提升授課質量的重要環節。通過示范授課、隨機抽點、總結講評的方式組織試講示教,有助于加強政治教員間的經驗交流,促進政治教員對授課內容的熟悉了解,及時發現備課環節中的潛在問題。要精細驗收修改反饋。針對教案課件和試講示教中出現的問題,組織政治教員修改完善,并將相關情況及時反饋。收集匯總審課后的授課內容并組織驗收,最終形成完整、成熟的課程體系。
授課是政治教員將教育內容傳遞給教育對象,使其接受并逐漸內化的過程。精準分課、精心備課、精細審課,都是為精彩授課做準備;而一旦授課環節出了問題,前期準備再充分,課堂教育的效果也將大打折扣。因此,授課是課堂教育的關鍵環節,“會施教”是政治教員的基礎能力素質。只有抓住授課這一關鍵環節,才能綱舉目張,將課堂教育搞好搞活,讓思想政治教育煥發生機活力。語言表達要精彩。語言既是授課人表達思想內容的主要渠道,也是傳遞情感的有效手段。政治教員應當在力求準確嚴謹、簡練明白、生動形象、幽默詼諧的基礎上,用適應官兵語言習慣、富有生活氣息的表達方式,把深奧的道理變成樸實、自然的口語,讓官兵真正聽得懂、學得進、記得住。氛圍調動要精彩。良好的課堂氛圍是課堂教育富有感染力、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在授課過程中,政治教員切忌“滿堂灌”“填鴨式”的單向灌輸模式,避免對著教案照本宣科,應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情感,注重與官兵的雙向互動、平等交流,讓官兵在課堂上主動表達、敢于展示,從而調動官兵參與的熱情動力、活躍課堂氛圍。展現形式要精彩。緊跟科技發展、時代之變,充分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課堂教育新起來、活起來。例如,運用“學習強軍”APP開展直播授課,讓官兵從手機終端參與課堂教育,在發送彈幕、點贊評論中提高參與度;充分運用網上史館、短視頻、MV 等資源,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中達到教育效果。
《以實際成效檢驗思想政治教育的辦法(試行)》指出:“教育檢驗是對思想政治教育服務保證強軍打贏成效的衡量評價,是思想政治教育檢查考評的主要方式”。因此,課堂教育質效同樣需要通過教育檢驗評價衡量。應當樹立以實際成效檢驗課堂教育質效的導向,加強對課堂教育開展情況的評價檢驗、評比表彰,切實以檢驗評比催生動力活力,在精深評課中不斷總結提高。要明確評價標準。以官兵滿意度為重要指標,充分了解官兵對當前課堂教育組織開展、學習教育需求滿足的情況,看課堂教育是否找準重點、敲準鼓點;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從領導干部帶頭上大課、聽課的情況,看教育者是否先受教育;結合與各項工作融入滲透,看課堂教育是否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服務保證作用發揮。要靈活評價方式。避免信息來源單一、結論以偏概全,可實地蹲點查看,常態化落實推門聽課,了解基層單位課堂教育開展情況,考察官兵對課堂教育的歡迎程度和積極性主動性;可傾聽官兵反映,組織座談交流、理論問答、問卷調查、滿意度測評等,了解官兵意見建議。要注重評比表彰。結合教育檢驗情況,定期組織通報講評和評比表彰。如常態化開展“好課推薦、精品共享”精品課評選活動,對優質好課和優秀政治教員予以表彰,切實做到以評促教,激發基層單位和政治教員組織實施課堂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