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通海縣融媒體中心,云南 玉溪 652700)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新媒體也在新聞傳播行業快速盛行,成為當代受眾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重要途徑。而新媒體的發展對傳統媒體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在此背景下,融媒體應運而生。縣級融媒體中心要根據現代受眾的精神訴求,打造優質官方媒體,將真實、新鮮的新聞信息及時傳遞給受眾,正確引導社會輿論,推動新聞傳播行業的發展。
“融媒體”是信息時代衍生的新概念,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新媒體受到受眾的歡迎與認可,尤其隨著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普及,新媒體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重要途徑,對傳統媒體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影響。融媒體的含義為媒體融合,主要是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是一種新興產物,融媒體的盛行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融媒體是多種媒體的融合,可以整合多種媒體的優勢特點,滿足現代受眾的信息需求。融媒體具有以下幾點優勢。第一,多種媒體融合構建了資源共享和媒介互通平臺,更多的信息資源能夠在融媒體平臺進行雙向傳遞,節約信息傳播的人力以及物力資源,降低了信息傳播成本。第二,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在傳播中都有一定的不足,而融媒體是對多種媒體的融合,可以整合不同媒介的優勢,在提升信息傳播速度的同時,還可以確保信息的真實性、權威性、可靠性及新穎性。第三,融媒體以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為支撐,在融媒體下,更多的受眾能夠參與到信息傳遞中,加速新聞信息在社會中的傳播。同時,融媒體還能夠與受眾開展動態交流活動,根據受眾的反饋信息調整自身服務功能,以受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政策,能夠提升受眾的接受度。
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受到的沖擊越加明顯,大量年輕受眾以新媒體作為信息接收的平臺,老年群體也面臨著流失的風險,而融媒體中心在開展新聞宣傳時也面臨著一定的困境。第一,工作理念滯后。目前很多媒體工作者沒有認識到媒體轉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依然堅持原來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思維,政策宣傳和思想觀念陳舊保守,與時代發展和受眾需求不符,也沒有積極開發年輕受眾資源,關注度和吸引力不夠理想。第二,新聞宣傳以內容為贏得受眾認可的基礎和前提。在新媒體時代下,受眾的審美意識、信息訴求均發生了較大變化,在新聞內容編制中也要迎合受眾的品位,但是當前新聞內容較為固化,語言形式單一,以文字和圖片為主,沒有充分發揮短視頻的作用。第三,互動是融媒體最大的特點。在開展新聞宣傳中,利用新媒體能夠與受眾進行及時溝通互動,掌握受眾的心理特點和群體特征,但是當前在開展新聞宣傳中,沒有重視與受眾的互動溝通,信息傳遞依然以單向為主。
在融媒體時代下,受眾對信息的需求呈現多元化,信息傳播途徑和傳播方式呈現多元化。縣級融媒體中心作為當地官方新聞平臺,要注重發揮自身信息傳播的優勢,明確自身的發展定位。首先,新聞節目的風格要保持一致,帶給受眾不同的觀看體驗,樹立社會正面形象,以傳遞社會正能量為主,引導受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激發受眾的情感以及思想共鳴。其次,不同地區在長期發展中形成了與眾不同的民風民俗,縣級融媒體中心要注重結合當地居民的風俗習慣,對新聞宣傳進行明確定位,借鑒其他地方新聞平臺的做法和經驗,打造風格鮮明、特點突出的融媒體體系。最后,新聞宣傳是一項重要社會性工作,融媒體中心要加強與其他部門的信息共享,加速信息資源傳遞,可以及時將當地發生的大事小情傳遞給受眾,滿足受眾的精神需求。
縣級融媒體中心與其他自媒體不同,其屬于官方新聞宣傳機構,其不僅承擔著信息傳遞和新聞服務的職能,同時還兼具著社會輿論引導、傳遞政策方針、開啟民智等重要職能。在融媒體背景下,融媒體中心要注重加強新聞內容創新。首先,在確定新聞內容中,要立足于發展定位,保證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原創性和權威性,嚴禁出現虛假信息或者不實信息,對新聞內容進行適當加工,突出新聞的人文特點和地域性特色,以擴大媒體在地區內的影響力。其次,不同年齡段的受眾對新聞信息的需求不同,在新聞內容編輯中,要結合受眾群體特點,對語言形式進行創新。例如,適當使用一些網絡用語,可以拉近與受眾的距離,轉變以往對官方新聞的刻板印象,突出新聞信息的鮮活性和時尚性,激發受眾的精神共鳴。最后,隨著現代新媒體的發展,受眾對新聞形式也提出了新要求,短視頻這一形式快速盛行,并且成為年輕受眾獲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因此,融媒體中心也要注重應用短視頻這一形式進行新聞信息傳遞,在制作短視頻的過程中,要避免內容趨同、單一,提升短視頻的質量,在簡短的時間內詳盡闡述新聞事件。
以電視、廣播、報紙為代表的傳統媒體,在新聞宣傳中以信息單向傳遞為主,無法掌握受眾的反饋,受眾也沒有平臺說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以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為支撐的新媒體,其更加重視與受眾的交流,受眾可通過評論區闡述自己的觀點,能夠激發受眾的參與感。因此,在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中,要注重加強與受眾的互動交流,掌握當代受眾的興趣點、共鳴點和關注點,有助于提升新聞宣傳質量。首先,新媒體為媒體與受眾的反饋提供了豐富的渠道,在開展新聞宣傳中,要善于應用新媒體探索多元化的溝通路徑,包括微信公眾號、抖音、微博等,歡迎廣大受眾提出寶貴意見,為融媒體中心進行工作優化積累經驗;其次,融媒體中心要根據受眾的反饋豐富自身的服務功能,真正讓受眾離不開、愿意用、一直用,提升融媒體的公信力、影響力、引導力以及傳播力;最后,縣級融媒體中心在利用新媒體與受眾進行線上溝通的基礎上,還要定期舉辦各種線下活動,利用新媒體進行活動宣傳,鼓勵廣大受眾積極參與,通過與受眾的面對面溝通,幫助其加深對縣級融媒體中心的認識,此舉也有助于擴大融媒體中心的社會輻射面。
在知識經濟時代下,人才是媒體機構參與市場競爭的寶貴資源,對于縣級融媒體中心而言,其在長期發展中儲備了豐富的人才,但是面對融媒體新聞傳播變化,工作模式、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都發生了一定的改變,想要提升融媒體中心在行業中的競爭力,則要注重加強人才培養,提升工作隊伍的戰斗力、服務意識、崗位素養和專業能力,以更好的姿態面對行業競爭,將高質量的新聞信息傳遞給受眾。首先,結合融媒體時代的特點,面向社會和高校公開招聘,吸納具有一定從業經驗、專業背景以及職業素養的媒體人加入到工作隊伍中,適當提升崗位工薪待遇,通過考試秉承擇優錄取的原則,充實以及完善新聞采編隊伍。其次,對現有的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培訓內容應包含崗位技能、新媒體、新聞采編以及職業素養等,通過培訓提升隊伍的能力和素質。同時,對培訓考核制度進行科學設計,將考核結果與人員的工薪績效和崗位晉升掛鉤,端正人員面對培訓的態度。最后,在融媒體時代下,各種新媒體機構不斷涌現,為受眾提供了多元化的選擇,但是也加劇了行業競爭。目前縣級融媒體中心也出現一定人才流失問題,為了保證隊伍的穩定性,要注重給予人才以人文關懷,讓人才感覺到自己被尊重、被理解、被重視,起到挽留人才和吸引人才的作用。
對于新聞宣傳而言,真實是贏得市場競爭力的生命線,尤其對于官方媒體,其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在融媒體時代下,網絡中每天都會產生海量的新聞信息,而一些自媒體從業者為了吸引受眾故意編造虛假信息或者對信息進行加工,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例如衍生的“標題黨”,通過標題誘惑受眾,標題與內容嚴重不符。縣級融媒體中心作為官方媒體,其承擔著重要的社會職能,在新聞宣傳中也要注重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首先,新聞信息要經過正規渠道采集,采編人員要定期瀏覽網絡信息,對網絡信息進行甄別,尤其對于在社會中傳播廣泛的虛假信息,要及時通過官方途徑澄清,起到引導社會輿論和肅清網絡新聞信息的作用。其次,在編輯新聞內容的過程中要經過反復的驗證和推敲,編輯人員不能將自己主觀意識融入到稿件中,對新聞事件進行公正、客觀和詳盡的闡述,尊重新聞事件本身。最后,縣級融媒體中心要堅守自身職能,對社會受眾進行啟發和引導,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新聞報道中,幫助受眾了解新聞事件的真相,避免虛假信息在社會中升溫發酵。
隨著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各種先進技術在新聞宣傳領域獲得深入應用。縣級融媒體中心在建設的過程中,也要注重引入先進技術,以技術為支撐為受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新聞服務。首先,積極應用大數據技術,對受眾的喜好、瀏覽行為進行分析,掌握不同年齡階段受眾群體的需求,為其推送感興趣的新聞,提升新聞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同時,應用大數據技術還可以對用戶的滿意度進行分析,結合用戶反饋調整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其次,應用云端技術整合調度媒體資源,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其在信息傳遞方面更具優勢,新聞編輯要定期利用新媒體獲取當地社會新發生的新聞事件,然后組織人員開展事件調研分析,或者與相關部門聯系獲取第一手真實信息,以云端技術為支撐快速整合新媒體信息,幫助新聞采編人員掌握社會上發生的各種事情。最后,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我國在人工智能技術方面處于世界領先水平,該技術也在新聞領域獲得深入應用,包括新聞播報、新聞稿件編寫等,體現了顯著的應用價值。縣級融媒體中心可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積極引入人工智能技術,以其為支撐建立發展融合平臺。
縣級融媒體中心的職能是為基層群眾提供信息服務,其服務質量與精神文明建設和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密切相關。在融媒體時代下,融媒體中心要注重轉變服務理念,結合當代群眾的精神訴求,切實提升服務質量。首先,樹立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意識,將其作為自身發展的基礎和前提,以人民的需求作為編采新聞內容的第一要素,實現服務功能的拓展與延伸,將融媒體中心打造成政府和人民溝通互動的橋梁。其次,圍繞“民生”打造富有地域特色和品牌特點的新媒體節目,了解基層群眾的需求,通過多元化、多樣化的宣傳手段,達到引導人、教育人以及成風化人的目的。同時,融媒體中心還要善于應用互聯網、自媒體以及新媒體等新興技術,將更多有關民生的新聞推送給受眾,獲得受眾的信賴和認可,構建立體化、廣覆蓋、多層次、多平臺的新聞宣傳結構。最后,豐富以及擴展融媒體中心的功能,在傳播新聞信息、國家政策以及民生信息的同時,要積極拓展醫療教育、市政服務、文化旅游、交通出行、群眾監督、投訴受理、政策展示、申報審批等多元功能,為當地受眾提供社交傳播、政務服務、教育培訓以及生活服務等綜合性服務,為人民群眾多辦事、辦實事、辦好事,提升融媒體中心在社會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總而言之,融媒體已經成為新聞行業的必然發展趨勢,其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充分結合,符合當代受眾的心理需求、生活習慣和精神訴求。縣級融媒體中心要結合受眾群體的特點,發揮融媒體平臺在信息傳遞中的優勢,推動新聞宣傳工作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