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程
(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北京 100083)
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將業務資源、財務資源、信息資源、專項資源等信息融合至一個體系中,并將這些資源進行有效配置和協調,貫徹落實經營戰略、持續改善經營環境、不斷提升企業價值,從而覆蓋企業全過程、全業務,涉及全體人員的一項重要管理工作,是實現經營戰略和經營計劃的有效工具。做好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可以使企業的經營戰略落地,它通過將經營目標按層級拆分到各個業務單位,成本中心、利潤中心、分子公司分別承擔不同的預算指標,通過實時動態監測預算的執行情況,分析差異原因,詳細落實和實施企業的經營計劃,最終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經營管理水平。
全面預算管理是以貨幣或其他計量方式為量度,以公司的經營目標為導向,反映預算期內企業的全部生產經營活動、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計劃,是通過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來落實發展戰略和經營計劃的高效方法,也是有效配置各項資源、加快企業內部管理規范化和精細化的重要管理工具,是涵蓋各種財務資源及非財務資源,分配、執行、監控、激勵考核,不斷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和管理的綜合一體化機制。全面預算是集綜合業務預算、投資預算、籌資預算、資金預算、采購成本預算、人工支出預算、研發支出預算、銷管費用預算等為一體的預算體系,全面預算管理主要包括目標確定、報告編制、執行控制、方案調整、監督分析以及考核評價等工作內容。
1.有助于企業戰略落地和經營目標的實現
在市場主體關系日趨復雜的大環境下,如何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股東利益最大化、資源使用效率最大化,已經成為決策者關注的熱點。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全面預算管理按照企業的長短期戰略規劃,落實企業的年度經營目標,按層級進行分解,有效協調和組織業務活動,實現全體員工參與預算、全業務鏈管理,科學的績效考核機制,從而激發各部門員工的積極性,有效提高企業的獲利能力和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促進經營目標的達成。
2.有助于企業提質增效
全面預算以銷售預算為起點,涉及采購、生產、資金等企業全部業務鏈條,做好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企業的精細化管理水平可以大幅提升,生產運營更加規范化和標準化,開源節流穩步增效,落實節能降耗措施,降低生產成本;避免存貨堆積,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達成兩金壓降目標,控制無效費用的發生,增添企業發展活力,增強企業創新驅動力。
3.有助于企業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全面預算管理可以整合企業的各項資源,以資源為紐帶,根據不同的業務活動實現資源的聯動。業務活動是資源消耗的動因,業務目標是在資源約束的條件下通過合理規劃業務活動所要實現的結果,通過市場需求決定資源投入的多少,全面預算管理可以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運用并優化各項資源,實現資源、業務活動和業務目標的動態規劃,使資源與業務聯動,可以實現業務活動的有效開展,最終實現經營目標。
4.有助于提升企業管理者的管控能力
全面預算管理是提升企業管控能力的有力抓手,可以指導和協調管理行為,有利于動態管理機制的建立,通過預測、執行、分析、控制一體化的預算管理,實現動態監控、實時跟蹤、事前控制、智慧分析。預算執行過程中的偏差通過預警機制利用信息系統傳遞到各個環節,做到及時響應、動態監測,提升管控能力,防范企業的經營風險。
目前,部分企業將全面預算與財務預算混為一談,認為全面預算管理僅僅是財務部門的職責,僅作為財務部門的一項工作,各業務單元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并不清晰。沒有將預算管理與企業管理有機結合,使預算偏離企業的目標,沒有充分發揮全面預算的管理職能,僅僅把預算的重點放在財務數據上,導致財務和業務脫節,使預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從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開展的現狀來看,未真正做到全員參與、全業務覆蓋,沒有設置專門的預算管理機構,未對預算管理工作進行統一管理,主要由財務部門牽頭編制預算,預算工作主要停留在完成集團布置的預算報表的填制,編制的預算與公司的經營戰略和公司的實際業務兩張皮、不吻合。全業務鏈條的人員未參與到預算管理中,不健全的全面預算管理組織體系會影響各部門間的協作,互相推卸責任,導致互相扯皮的現象時有發生。
目前,大多數企業編制預算的方法僅僅是參考上年的預算數據,在上年的預算數據上進行增加或減少,這造成年底突擊花預算或預算不夠的情況。預算編制未結合公司的長期戰略,導致公司戰略目標難以落地,預算的目標與戰略目標相偏離。尚未考慮經營業務的特點,造成預算編制的結果與實際業務發生有較大的差異。預算編制未結合市場發生重大變化的影響因素,造成因業務開展需要開支時發生沒有預算的情況,從而影響各項業務的實際開展。
在全面預算在執行過程中,沒有嚴格控制,頻繁發生超預算的情況,造成預算內額度與實際支出不符合,費用的年度預算超出預期,項目預算的控制不到位,存貨采購成本開支過大,邊際貢獻率未達到目標要求,影響項目的業績達成。預算調整未經過層層審批,企業的第一責任人未簽署意見,僅僅是財務部門的領導確認,預算調整比較隨意,缺乏嚴格的制度進行管控。季度和年度預算分析僅停留在簡單數據上的預算和實際對比,沒有從業務的源頭分析預算的使用情況和控制情況,造成預算差異的原因分析不清楚,找不到對癥的解決措施,很難為業務提供有效的改進方案。
部分企業未建立健全全面預算管理考核機制,在年度績效考核中,未將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全部納入考核,或建立了相應的考核機制但仍不健全,僅僅設置了財務指標的考核,非財務指標的達成情況未進行考核,難以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企業僅僅重視預算完成情況的考核,不重視全面預算管理的評價工作,預算執行單位的預算編制質量和差錯率沒有納入年度績效考核中,造成各部門對預算編制與預算執行不重視,數據錯誤較多,出現應付差事的情況。
部分企業未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來進行預算管理,例如,對于預算的錄入,預算數據與財務系統不能有效關聯,預算的使用情況和財務系統的記賬數據有差異,查找這些差異浪費很多時間,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再如,對于預算的調整,預算調整申請單還是傳統的紙質單據的簽字審批,造成審批時間過長,影響業務的開展。又如,對于傳統的預算控制,僅僅靠表格的跟進,無法準確、及時地動態監控預算的執行情況,出現超預算的情況,預算支出后才發現,這樣就會導致預算控制不嚴,預算目標未實現的情況。
首先,企業的管理層應高度重視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全面預算管理的第一責任人為企業負責人。其次,通過培訓以及考核機制使全體員工深刻認識到預算管理的精髓,實現全員參與、全業務覆蓋、全程監控和分析,建立業務和財務為一體的綜合預算體系,將企業的發展戰略作為指引,與戰略管理體系相銜接,制定全面預算管理的年度、季度目標,將企業的預算目標按照層級分解到各個業務單元,促進企業目標的實現。
公司董事會是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決策機構。總經理辦公會根據董事會制定的戰略規劃和年度經營目標,審核公司年度預算方案上報公司董事會審議。成立預算管理委員會,負責召開預算質詢會議,審核各業務單元的預算編制情況,并給出專業意見,審核預算臨時調整和中期調整方案,跟蹤監控預算執行,年終預算結果考核等,上報總經理辦公會審批。預算管理委員會設置主任一名,由企業副總經理擔任,副主任一名,由財務總監擔任。預算管理委員會的主要成員由財務部、戰略部、運營部、人力資源部、資產管理部、技術質量部、信息中心的負責人組成。預算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為企業的預算管理機構,設在財務部門。預算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由財務部負責人擔任,辦公室成員由財務部、戰略規劃部、經營管理部、資產管理部的有關人員組成,主要負責各項預算工作的組織協調工作,包括組織預算質詢會議,預算會議紀要的整理、預算質詢后根據會議意見核對各部門預算調整情況等。
企業首先應確定全面預算管理的編制原則和編制依據,全面預算的目標為自上而下分解,預算編制的層級為自下而上,預算編制方式為上下結合,預算編制程序為目標分解、編制上報、平衡審查、審議批準、下達執行。根據企業各項業務的特點,在方法上,靈活采用零基預算與滾動預算相結合、固定預算與彈性預算相結合;在時間上,通過年度預算、季度預算和月度預算三種模式進行適時管理。其次,企業應該梳理預算編制流程。召開年度預算啟動會議,定方案定要求,做好預算編制的準備工作,業務部門要根據自身的業務特點,根據下達的預算預案,合理預測市場情況,做好銷售預算、采購預算、生產預算的編制,財務部做好投資預算、籌資預算、資金預算,保證整體預算方案由董事會審議通過。最后,根據企業各部門和分子公司的特點,將總體預算指標進行分解,下發給相關部門予以執行。
1.嚴格預算執行
全面預算指標一經確定,企業各預算執行單位必須嚴格貫徹落實。全面預算正式文件下發后,一般是不允許調整的。各部門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如果遇到特殊情況,如市場環境、國家政策等客觀因素對年初編制的預算產生較大變化,使年初編制的預算基礎不成立,在不構成對經營目標的影響下,預算可以作適當調整。應編制預算調整方案,嚴格按照預算調整流程進行審批,由預算管理委員會審核預算調整方案,審核通過后由總經理辦公會審批,最終由預算管理委員會對調整后的預算進行下發,預算下發后方可執行。
2.加強預算監控
預算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負責定期編制預算分析報告,分析各項預算指標的執行情況,找到預算與執行的差異,并利用同期對比、對標分析等對發生的數據進行分析,每季度在經營分析會上通報各業務單位的季度預算執行情況,及時分析預算差異的原因,和業務部門共同討論并提出解決措施。
3.建立預警機制
預算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負責根據預算指標的情況設定預警標準,根據預算偏離的比例設置紅牌、黃牌、綠牌,對達到預警標準的預算執行部門發出預警,給予警示,對于多次亮出黃牌、紅牌的預算執行部門要進行高層面談并分析原因。
企業應進一步完善全面預算考評機制,將全面預算管理的工作納入企業的年度經營目標責任考核管理體系中,包括預算指標的達成情況和預算編制的質量等評價工作。將預算指標的執行結果列入業務部門的KPI考核中,并加大預算評價工作在考核體系中的分值,對于預算編制質量差、由主觀原因導致的預算偏離度在30%以上的情況列入減分項。由預算管理委員會進行預算結果考核,將預算考核結果報總經理辦公會審批通過后由人力資源部執行考核。
企業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建立全面預算信息化系統,實現信息的傳遞與共享,動態監控預算執行情況。例如,海波龍預算系統可以將預算信息和SAP系統有效鏈接,通過八個維度的設計,可以使年度預算數據的錄入信息更加完整、及時。預算系統在預算控制時通過設計完善的預算審批流程和預算控制節點,有效地進行預算控制。通過預算系統的報表設計可以導出產業板塊、業務部門、職能部門的各個項目各個費用類型等的預算執行情況,實現動態監控。預算信息系統的信息處理能力,使預算管理更加高效。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剖析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探究問題的根源,提出了加強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對策及改進建議,以期促進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進而支撐企業各項經營活動的有效開展,促使企業戰略目標得以實現,規避經營風險,發揮競爭優勢,保障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