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琪
(黑龍江大學 俄語學院,哈爾濱 150080)
數字貿易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數字貿易逐步從數字貨物貿易擴大到數字服務貿易,加快向國際貿易的轉型升級。然而,世界各國數字貿易發展狀況不同,俄羅斯作為世界重要經濟體與經濟轉型國家,其數字貿易發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當前國際上還未對數字貿易的概念形成統一界定。在OECD-WTO-IMF 聯合發布的《數字貿易測度手冊》(2021 年)中將數字貿易定義為“以數字形式訂購和(或)以數字方式交付的貿易”,根據“交易的方式而非交易產品的性質”;中國信通院在《數字貿易發展白皮書》(2020 年)中認為,數字貿易的本質在于貿易方式的數字化與貿易對象的數字化;李俊等在綜合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對數字內涵的界定后認為,數字貿易包括貿易數字化與數字化貿易,“貿易數字化主要包括以電子商務形式實現的數字訂購貿易;數字化貿易指以數字服務為主要形式的可網上傳輸的數字交付貿易”[1]。
俄羅斯官方尚未對數字貿易進行概念界定,但是在2019 年的《歐亞經濟聯盟數字貿易發展報告》中,采用的是世界貿易組織在2016 年對電子商務的定義,即認為數字貿易是“通過電子渠道而進行的生產、分配、市場營銷、貨物和服務的銷售、配送”,并且數字貿易“比網上貿易概念更寬泛,銷售渠道不僅包括互聯網,還包括其他電信和社交網絡,而且基于更廣泛的商業模式”。
當前俄羅斯數字貿易整體上呈現增長態勢,但從國際層面上看發展水平較低。俄羅斯的數字貿易消費市場初具規模,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
從俄羅斯的電子商務人力情況來看,俄羅斯的互聯網普及度與活躍度較高,具有一定的市場潛力。在信息化程度方面,截至2021 年底,俄羅斯寬帶接入市場增長了13.7%,市場規模達到653 億盧布,總用戶群也增加了1.8%,達到187 萬。在互聯網普及度方面,自2018 年以來,俄羅斯的上網人數一直保持在80%以上,2021 年這一比例增至85%,上網人數達到1.24 億,而同期全球互聯網普及率為63%,發達國家為90%,發展中國家為57%,[2]可見俄羅斯互聯網普及率與發達國家相近,普及度較高。在俄羅斯用戶互聯網活躍度方面,2021 年,本國互聯網Runet 的月度用戶超過1 億人,占俄羅斯總人口的81.9%,互聯網用戶活躍度較高。在網上購物方面,線上支付商品和服務的用戶數量與2020 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1%,超過一半的俄羅斯互聯網用戶經常在網上購物。
從電子商務的組成部分來看,俄羅斯電子商務市場中以B2B 與B2C 模式占主導,C2C 雖呈現上升趨勢,但總體規模較小。俄羅斯B2C 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在不斷擴大,增速也在逐年提升。2021 年俄羅斯B2C 電子商務市場規模達到約4 萬億盧布。受疫情影響,2020 年俄羅斯跨境B2C 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為4790 億盧布,較2019 年減少了25%,與此同時由于疫情影響俄羅斯的零售交易大多轉為線上,因此俄羅斯境內的B2C 電子商務交易額幅度大增,相較于2019 年增長了92%。此外,境內市場占俄羅斯B2C 電子商務市場主導地位,2020 年與2021 年的比重均超過80%,其規模遠遠大于跨境B2C 電子商務市場,這反映出俄羅斯電子商務市場國際化水平相對較低。
從交易品類來看,2018-2021 年俄羅斯B2C跨境電子商務市場規模最大的是電子產品與家用電器。除去未分類商品,2021 年市場規模位居前列的商品依次為電子產品與家用電器,家具與家居用品,服裝與鞋類以及食品,分別占到俄羅斯B2C 跨境電子商務市場的28%、17%、17%與6%,均屬于實物類跨境電子商務。
從區域規模來看,莫斯科是俄羅斯跨境B2C 電子商務市場的主要活動地區,在跨境B2C 電子商務市場中的比重為24.2%;圣彼得堡為9.0%,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為7.5%,羅斯托夫州為4.9%,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為2.4%。可以看出,俄羅斯其他地區與莫斯科地區相比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差距較大。而從俄羅斯的行政區劃來看,各地區在境內B2C 電子商務市場與跨境B2C 電子商務市場中的比重與排名總體上差別不大,2020 年按照市場比重依次為中央聯邦區、西北聯邦區、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西伯利亞聯邦區、南聯邦區、烏拉爾聯邦區、遠東聯邦區以及北高加索聯邦區。
從電子商務購買國來看,2018-2021 年中國一直是俄羅斯電子商務支出最多的國家,這也反映出中國在俄羅斯跨境電子商務的進口市場中的相對優勢。2020 年俄羅斯電子商務在亞洲市場支出比重為74.6%,而中國市場就占到了其中的74%,之后為歐洲市場、美洲市場以及非洲和大洋洲市場。從電子商務銷售國來看,2021 年俄羅斯跨境電子商務銷售市場規模排名前五的國家依次為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美國、歐盟與烏克蘭,而中國的比重為1%。[3]綜合來看,中俄跨境電子商務市場目前存在單向性流動的問題。
俄羅斯數字服務貿易與總體服務貿易一樣持續逆差,出口份額低于全球份額,并且漲幅很小。2019 年俄羅斯數字服務貿易出口占總服務貿易出口比重為34.2%,與十年前大致處于同一水平(2008 年比重為33.8%)。此外,2008 年到2019 年全球可數字化交付服務出口值增長了約75%,而俄羅斯僅增長了11%。[4]根據中國信通院的《數字貿易發展白皮書》(2020 年)顯示,2019 年俄羅斯數字服務出口規模為212 億美元,數字服務國際市場占有率低,僅為0.7%,與巴西以及菲律賓數字服務出口規模大約位于同一水平,同期中國出口總額為1436億美元,而美國為5342 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其他商業服務與ICT 服務在俄羅斯數字服務貿易出口產品結構中居于主要地位。根據中國信通院《數字貿易發展白皮書》(2020 年)統計,2019 年俄羅斯數字服務出口貿易占比較大的為其他商業服務與ICT 服務,而金融服務為5.1%。根據俄羅斯經濟發展部、俄羅斯聯邦統計局與俄羅斯國立高等經濟學院發布的《數字經濟指標:2021》,從數字服務貿易的交易品類來看,俄羅斯民眾使用互聯網訂購商品和服務占比從高到低依次為金融服務、電信服務、娛樂活動門票、旅游服務、電影與音樂、書籍雜志與報紙(包括紙質版與電子版)、視頻游戲和軟件。
數字貿易涉及到跨境數據流動問題,俄羅斯一直非常重視對網絡安全與數據安全的監管。數字貿易目前主要根據以往制定的貿易相關政策,圍繞著電子商務發展,重點關注數據安全,在數字監管、網絡平臺管理、產品和服務貿易以及本地準入方面都很嚴格,[5]在2020 年全球網絡安全指數中排名第五。俄羅斯2021 年通過了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其中首次提到了信息安全問題,將其列入國家利益與國家優先發展方向。特別是2022 年俄烏沖突以來,俄政府進一步加強了網絡空間信息管制,俄羅斯數字發展部也在采取措施保護公民個人數據與信息,[6]在未來這一趨勢可能會進一步加強。
俄羅斯的數字經濟對GDP 貢獻較小,而數字經濟的規模直接影響了數字貿易的發展。根據中國信通院2021 年發布的《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統計,2020年俄羅斯的數字經濟規模為2756 億美元,在GDP中占比低于30%,遠低于美國等發達國家比重。
從根本上講,數字貿易應用于數字經濟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之中,數字經濟的發展影響著數字貿易的發展,而發展數字經濟需要重塑經濟發展路徑。俄羅斯數字經濟上中游產業的低效發展對俄羅斯數字貿易的對象和方式造成了阻礙,導致現階段數字貿易主要以數字貨物貿易為主,未能充分發揮數字貿易的經濟效應。
俄羅斯的各經濟部門與各地區數字化程度不同,而發展數字貿易需要貿易結構的優化與數字基礎設施的完善。從經濟部門間數字化差異來看,正如俄羅斯國立高等經濟學院統計研究與知識經濟研究所在《互聯網發展趨勢:從數字機遇到數字現實》中所指出的,由于經濟部門的行業屬性與基礎,數字技術在各個經濟部門的應用程度相差較大,貿易結構有待優化。從區域結構來看,由于數字基礎設施與數字人才等原因俄羅斯各地區的數字化水平發展也存在差異。俄羅斯區域間的數字鴻溝影響到了各地區數字貿易規模與未來地區發展,可能會進一步加強地區產業結構固化。
包容性增長可以促進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數字貿易理論上對促進包容性增長具有積極作用,這是因為數字貿易降低了交易成本,為相對弱勢的中小企業創造了進入國際貿易市場的條件,這與包容性增長所倡導的效率與公平的理念相符,但是發揮數字貿易對包容性增長的積極作用需要具備兩個先決條件:有效的法律與監管框架以及有利的貿易投資環境。[7]然而在數字貿易法規方面,俄羅斯現行法規與數字貿易發展存在一定沖突,數據準入標準嚴格,同時數據流動也對國家網絡安全與數據隱私保護等形成了新的挑戰;在貿易投資方面,俄羅斯對國內中小企業獲得金融與經濟資源支持設置了很多條件限制,對外國直接投資也制定了一系列限制措施,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俄羅斯中小企業數字技術應用水平與投資吸引力。
此外,俄羅斯的數字貿易發展還存在數字貿易測度指標不明確與數字貿易安全等問題。
中俄數字貿易合作既可以是雙邊貿易形式,也可以借助雙方已有的經濟平臺,共同推動數字貿易發展,使更多的國家從中獲益。在《俄羅斯聯邦數字經濟規劃》中提到該規劃有助于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數字經濟協調發展,并且以上海合作組織和金磚國家的形式與歐亞地區的伙伴進行數字經濟合作。同時中國也在積極推進數字絲綢之路建設,中俄可以進行“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平臺對接,加強沿線國家數字經濟與數字貿易合作。
鑒于俄羅斯現階段的數字貿易尚處于初始階段,俄羅斯國內的重點是進行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中俄之間的數字貿易可以以此為切入點,加強數字基礎設施以及制造業智能化方向的合作。2019 年中俄聯合公報中提到了包括汽車、機床、無線電電子等在內的十大領域的制造業合作,中俄可以利用數字化契機拓寬數字貿易合作渠道。例如,加強數字貿易示范區的合作,推動產業數字賦能合作。2021 年11 月中俄兩國簽署了數字經濟領域投資合作備忘錄,推動合作數字賦能、綠色賦能、創新賦能,打造新的經濟合作增長點。
由于當前各國數字化水平發展不一,導致全球數字治理碎片化,尚未能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一個統一的國際數字貿易市場規則,但這同時意味著以往在傳統國際貿易中弱于發達國家的發展中國家有機會參與到國際數字市場規則的制定之中,這也有望成為中俄兩國進行數字貿易合作的重點之一。2022 年2 月4 日,中國市場監管總局與俄羅斯聯邦反壟斷局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俄羅斯聯邦政府反壟斷執法和競爭政策領域的合作協定》,其中的一個關鍵條款就是關于數字市場反壟斷監管方面的合作,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中俄未來進行數字貿易合作的一個關注重點。
在世界經濟格局變化背景下,未來俄羅斯不可能一直保持資源依賴型經濟結構,數字化將成為俄羅斯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支撐。俄羅斯當前數字經濟與數字貿易發展水平較低,但是隨著數字經濟戰略的推進,其數字貿易具有一定的發展與合作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