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毅 陳靜
(1.江西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體育學院 江西 鷹潭 335000;2.江西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學院 江西 鷹潭 335000)
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重要發展戰略。2022 年10 月16 日黨的二十大召開,二十大報告中再一次提到鄉村振興戰略。報高提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一體化”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扎實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人才振興、組織振興。改革開放40 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穩健,經濟總量持續上升,居民可支配收入逐步增加,消費水平不斷提升,市場經濟體制已初步建立,宏觀調控體系日趨完善;經濟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第二、第三產業穩步發展。農村經濟也發生巨變,農民生產生活方式明顯改觀,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農村的精神文明、文化產業和體育產業等發展相對滯后,制約了農村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加強產業振興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和關鍵。而體育特色小鎮的發展是促進鄉村產業興旺,推動鄉村產業轉型的重要手段。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健康休閑產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77 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擴大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的意見》(國辦發〔2016〕85 號),12 月22 日,國家體育總局、國家旅游局共同印發《關于大力發展體育旅游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體育、旅游發展。意見中明確指出將山地戶外旅游、水上運動旅游、冰雪運動旅游、汽車摩托車旅游等體育旅游等項目作為重點建設內容。新型的體育產業即將爆發,而傳統單一的“體育旅游”消費模式逐漸被淘汰,專業體育項目和旅游觀光項目,休閑體育和體驗式旅游將轉變為主流。隨著我國消費群體消費能力的提升、消費觀念的變化,對體育健身、戶外休閑、體驗式旅游和體育康養旅游的青睞,更多的新的旅游、文化、健康等創新元素融入到體育產業當中來,形成體育小鎮模式下的新型體育產業業態。未來體育小鎮的產業定位將逐漸明確,將成為,內容豐富、文化內涵鮮明、宜業宜居宜游的新型空間載體。
2017 年10 月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這一項重大戰略,也是我國“十四五”期間的重點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一項全局性、歷史性任務,也是全方位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舉措。農業農村的現代化、新型城鎮化、城鄉一體化發展是重要抓手,共同富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最終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三農”工作就作了一系列的指導,強調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背景下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從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到實現鄉村產業發展、生態文明、鄉風文明等方面都提出了具體要求,同時。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規劃,201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印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行動綱領,是第一個全面系統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五年規劃行動的綱領性文件。2019 年6 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國發〔2019〕12 號)文件精神,文件指出“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文件的頒布指明了當前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建設目標和實現方向,也再一次將“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通過城鄉一體發展,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縮小城鄉發展的差距,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在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領下,在國家政策扶持和社會資本的推動下,體育小鎮的建設也逐漸成為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主流,為體育產業、群眾體育、體育與旅游的發展打開了新局面。我國體育小鎮建設迎來了快速發展時期,全國各地都在廣泛啟動體育小鎮建設。當前我國體育小鎮的建設具體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在小鎮建設數量上不斷激增。目前,全國各地都高度重視體育小鎮的建設開發,各地體育小鎮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2017 年8 月,國家體育總局通過對相關業務單位和中國足協推薦的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申報項目進行推薦評選,并公布了第一批96 個體育特色小鎮建設的試點名單。公布名單中北京、湖北和河北省入選項目較多,分別有6 個項目入選;山東、湖南和廣東各有5 個項目入選;上海、江蘇、重慶、廣西、四川、云南分別有4 個項目入選。據統計,截止2017 年12 月30 日,已開放使用或正式開放使用的項目有80 余個,2018 年度評選的最佳運動休閑特色小鎮評選第一批入圍名單中體育小鎮共有8 個,浙江省金華新能源汽車小鎮和浙江萊茵女子足球俱樂部訓練基地,浙江的莫干山小鎮、柯橋酷玩小鎮、均入選最佳小鎮。我國體育小鎮發展增速較快,從2015 年的1034 億增長到2019 年的6809.6 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了60.1%。隨著國家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也不斷增強,以及城鎮居民消費水平的提升,消費空間不斷拓展,未來體育特色小鎮行業將迎來更加強勁的發展勢頭。二是地域分布由點帶面不斷向全國各地輻射擴散,盡管體育特色小鎮的起源于江浙等東部沿海一帶,但隨著“長三角經濟帶”的輻射效應,對周邊省份也起到了輻射帶動作用,例如江西上饒玉山,“臺球之都”玉山走出中國體育小城發展之路,2019CBSA“亞琦集團”杯中式臺球世界錦標賽在江西玉山拉開帷幕,35 個國家和地區的481 名球員以球會友、互相交流、增進友誼,在這座有著“臺球之都”美譽的城市里充分享受了臺球帶來的歡樂和樂趣。而玉山也憑借著連續五年成功舉辦中式臺球世錦賽,走出了一條中國體育特色小城的發展之路。三是體育特色小鎮類型日益多元化,我國體育特色小鎮起初以戶外運動類項目為主(足球、滑雪等),已逐漸形成賽事、康體型、休閑型、產業型等多個類型。四是社會資本廣泛參與,體育特色小鎮的建設不僅為政府運用社會力量發展體育事業搭建了新平臺,也為社會資本投入體育產業創造了新機遇。
我國體育產業發展前景廣闊,潛力無限,始終保持著快速發展的態勢,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巨大,在不久的將來有望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體育產業初步形成了以競賽表演和健身休閑為主要驅動力。體育用品、體育服裝為支撐,體育場館、體育培訓、體育中介、體育傳媒等業態快速發展形成了良好勢頭,體育與科技、文化、傳媒、健康、養老、旅游等相關行業融合度進一步增強。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產業興,則經濟興、農村興。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必須要有新業態、新產業來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要充分挖掘和拓展城鄉融合發展的產業項目,要創新運營模式,在市場開發方面從多個維度來培育產業,促進農村產業發展,加強農業與大健康產業、文化創意、旅游觀光等產業深度融合,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協同發展。同時要建立跨界合作,互促共贏的發展理念,通過開發新型的體育產業帶動鄉村產業業態的更新,在農村可重點建設體育休閑、體育旅游和體育競賽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實現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效果;破除體制機制弊端,疏通資本、智利、技術、管理下鄉渠道,形成城鄉互促、全面融合、資源互補的新型城鄉一體化關系。
在鄉村振興城鄉戰略背景下,體育小鎮已不在是一個單一的產業主體,而是要在城鄉建設中也貫徹“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的發展理念來不斷培育新型市場主體,不斷創新項目,創新技術、創新服務,提升項目的核心競爭力,加強相關行業進行跨界合作,建立合作共贏、多元互促的新型市場關系。當前的體育小鎮在探索由傳統體育旅游項目升級到“體育+旅游+文化創意”、“體育+健康養生+戶外運動”等新模式,走跨界融合發展模式,以旅游促進體育產業發展,以體體育產業帶動旅游消費,最終實現多元協同發展的格局。近年來我國人民人均消費水平逐漸提升,消費能力增強,對旅游、健身、休閑、娛樂的消費需求也不斷增加,新型的“體育健身+旅游+文化創意”、“休閑體育+旅游康養+IP 創意”模式項目可以更好的滿足消費群體多樣化、多層次的消費需求。通過豐富多元化的體育小鎮項目建設,拉動消費力,促進體育小鎮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小鎮建設可以創造很多新的市場主體,消化社會部分的就業壓力,拓展新的創業項目,增加周邊城鎮居民的收入,減輕政府負擔,是一項很好的民生工程。同時,體育小鎮的建設,對建設區來說是“內生式”城鎮化道路,有利于重塑城鄉關系,推動城鄉一體發展,是對以往在鄉村振興建設過程中過分強調“政府主導、規模推進”的“外生式”道路的矯正,可以優化供給關系,促進內外協調“雙循環”發展,提升體育產業市場活動。
體育小鎮是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產物,是體育產業跨界協同發展的創新載體,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益探索。在健康中國、全民健身、城鄉一體化發展等戰略背景下,體育小鎮的興起,將成為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一個新的驅動引擎,對推動體育產業轉型,促進產業跨界融合和城鄉一體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當前在我國大多數地區,體育小鎮在建設規劃中,主要把旅游消費作為主營業務,體育小鎮沒有突出體育產業為核心的主導作用,缺少創新發展思維,忽視了體育產業和文化創意、健康養生、戶外休閑的跨界合作,新業態體育產業項目的培育能力弱,有部分開發的項目不能適應大眾消費群體。政府在做小鎮建設頂層設計過程中,缺少專業團隊進行系統評估和科學規劃設計,項目也缺少可持續發展能力,挖掘的部分項目缺少核心競爭力,導致對體育小鎮的主導產業項目定位不準,過度依賴當地的一些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做旅游資源開發,忽視了體育產業中各類項目的核心主體作用。盡管我們在小鎮開發建設過程中可以讓體育與旅游項目融合,但不能完全以旅游項目為主,或是把體育小鎮建成了旅游景區,導致體育小鎮的服務功能單一,對客戶引流能力較弱。
體育小鎮的經營業態是小鎮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目前國內體育小鎮有好的經營模式的并不多,這也是導致小鎮可持續發展能力弱的原因。體育小鎮應具有旅游度假功能、運動健身功能、旅游康養功能和實踐研學功能,要以多元化的項目來滿足更多消費群體。然而很多地方在體育小鎮在建設過程中,卻沒有科學規劃考慮到小鎮結構功能,導致小鎮設計的項目不受大眾消費喜歡,消費群體過于單一。很多小鎮出現了同質化的局面,最終導致項目沒有核心競爭力,在市場逐漸被淘汰。體育小鎮要堅持跨界創新思維,探索“體育+旅游+競賽”,“休閑體育+健康養生+文化創意IP”的融合發展模式,但由于體育與文化產業、旅游產業、健康產業和社區功能的融合不足,各個體育小鎮的項目雷同較多,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體育小鎮在建設過程中忽視了差異化的設計理念,沒有挖掘當地的資源優勢和特色來做小鎮的項目開發設計,忽視了在市場化商業競爭中的差異化優勢和價值引領的作用。
體育小鎮應該是以運動休閑、體育健康、旅游康養、養老文化、生活宜居等為主題的社區體驗平臺。體育小鎮是生態友好型、生活宜居型的功能小鎮。除了經營主體的產業外,還要有突出的社區服務,很多地方將體育特色小鎮地產化,變相成為房地產開發,國家財政計劃用于體育特色小鎮的建設經費被用于老舊城區改造。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地區又出現盲目跟風的現象,建設的小鎮根本不符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并不能真正實現體育小鎮的服務價值功能。每個地區每個小鎮都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完全照抄其它地區的建設方案。造成這個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管理部門缺少專業的團隊做規劃設計,沒有好的營銷團隊,各地區在建設過程中對小鎮的規劃做系統性規劃不夠完善,導致工作中盲目學習其他地區的設計方案,最終讓小鎮失去了市場的核心競爭力,與市場脫軌。
政府和企業對體育小鎮的相關政策都有所了解。但對小鎮的建設缺少專業的規劃、設計和管理,他們認為體育小鎮建設是政府投資開發的新項目,在建設中忽視了市場的主體作用。部分地區政府在建設過程中行政干預過多,大包大攬,在具體的建設過程中沒有將政府行為和市場行為關系屢清楚。政府行為干預過多,市場主體定位不準,缺乏長期的良性互促、協調發展的運行機制,制約了體育小鎮的發展。
體育小鎮的經營業態是小鎮建設發展的核心,體育小鎮的特色項目是靈魂,如果小鎮的運營項目沒有特色,沒有好的運營項目就沒有核心競爭力,就會造成同質化競爭,導致市場會失去價值驅動能力,可能出現靠不斷降低成本價格吸引客戶的惡性商業競爭現象出現,不能滿足更多消費者和服務群體的價值需求,小鎮經營的項目就不會有消費黏性和復購率。因此,各地應結合當地特色和當前熱門的體育運動、體育休閑和體育康養等項目,選擇差異化的營銷模式和經營業態,避免同質化競爭。
體育小鎮的定位一定要明確,搞好體育小鎮的經營業態,就要先選好建設項目,要突出廣泛覆蓋面和特色鮮明的運動項目,如當前熱門的戶外露營、冰雪運動、戶外登山、運動康養、水上運動、民族傳統體育等。同時還可以開發多個體育文創項目,拓展和延伸產業鏈,再將各個公共體育服務類的項目形成一個閉環式的公共服務圈,不斷優化完善配套設施,滿足更多消費人群的需求。體育小鎮要以一個多元產業業態而存在,應與文化創意IP、旅游、科技和大健康產業相結合,要有清晰系統的運營模式,通過“創新鏈”,驅動產業鏈,增加體育產業附加值和創新運營模式,推動小鎮由自主發展向區域一體發展轉變,為體育小鎮產業發展打開新局面。
我國地大物博,自然資源豐富,山、水、林、草、湖等資源都是發展戶外運動和體育休閑運動的良好自然條件。體育小鎮建設要充分發揮當地良好的生態環境、自然條件和人文景觀優勢,應正確利用好自然資源,充分挖掘具有當地人文特色的文化資源。要注重生態文明建設,制定可持續發展的體育小鎮建設方案,合理開發體育小鎮的旅游資源,創造就業和創業的機會,促進當地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理念,合理開發旅游資源,并科學合理布局,讓體育小鎮成為助推鄉村振興背景下城鄉一體化協同發展的新引擎,促進體育產業與經濟社會共同發展。
我國經濟正處在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發展動能強,而強大的動能也來源于城鄉一體發展,城鄉一體發展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是推動鄉村振興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國家加大力度支持體育小鎮建設,目的是讓小鎮挑起推動傳統體育產業轉型升級和鄉村產業發展的重擔,最終在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城鎮化進程中體現出來。小鎮的建設可以帶動當地區域經濟發展和周邊產業協同發展,體育小鎮也是連接城鄉的紐帶。要想建好體育小鎮,政府部門加大政策力度,為市場和企業搭建好平臺,不斷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完善公共交通、水利、電力、能源等配套設施。發揮體育小鎮的輻射帶動作用,使城鄉之間能夠資源優勢互補,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的發展格局。
體育小鎮的建設過程中,政府在小鎮建設中起到指揮、引導作用。體育小鎮的建設資金主要是靠國家財政支持,小鎮的建設必須要在政府的支持下才能完成,政府是體育小鎮建設的指揮官。在新時代鄉村振興、城鄉一體化發展背景下,通過體育產業轉型升級的作用來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政府應加大力度在資金方面支持體育小鎮建設,建立健全政策保障體系,逐步增加小鎮建設專項資金,部分重點項目也可以與地方國資公司參與投資的方式靈活運營,給體育小鎮的發展帶來更多的資金支持和創造更好的融資平臺。要明確小鎮運營的主體交給市場,以消費需求導向為建設目標,盤活市場資源,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堅持以創新驅動為引領,重視消費價值市場驅動作用,充分挖掘特色項目,避免千篇一律的項目出現,做好項目市場開發差異化競爭,提升小鎮項目的核心競爭力和消費的黏性帶動作用,減少無效供給。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國“十四五”時期三農工作的主題,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是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抓手,體育小鎮的發展是“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一環,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體育特色小鎮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產物,是體育產業跨界融合的創新載體,也是推進供給側改革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有力舉措。通過研究發現,大力發展體育特色小鎮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重要推手。因此,本文基于在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視角下,全面系統分析了城鄉融合發展、體育產業和體育小鎮的建設路徑,寄希望通過體育小鎮的發展來帶動鄉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有效解決“三農問題”,最終實現鄉村振興的總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