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怡
(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基礎教研部 浙江 杭州 311500)
體育比賽是體育活動的一種表現方式,它的競技性也使體育區分于其他文化現象,并且通過體育比賽能不斷推動體育活動的發展和運動員能力水平的提升。在體育比賽當中,精彩紛呈的籃球比賽擁有眾多的參與者和觀眾、球迷,是傳播體育文化的一種重要途徑。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籃球比賽不再像過去那樣是通過專門的體育機構或者政府組織向社會免費提供,它逐漸由一種公益性的服務轉變成商品模式。也就是通過專業的策劃和經營籃球比賽向籃球運動者提供參與比賽或者觀看比賽的特定服務,在滿足人們體育競技觀賞和籃球技巧學習的同時實現商品交換并從獲得利益。這種專門的體育賽事經營已經成為了現階段體育產業發展的主要內容,也為人民群眾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而高校作為年輕人的聚集地,對籃球運動和籃球賽事更是熱情高漲,因此商家們紛紛把目光投向高校平臺,校方與商家通力合作,學校既能獲得充足的經費用于校園建設,企業也能借助大學生群體打開知名度,產生良好的品牌效應。
籃球這項體育運動一直與高等院校有著密切的關系,近代籃球運動最早誕生于上世紀90 年代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基督教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后為春田學院)設立的體奇部,是由該校體育教師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設計并發明的。當時籃球運動是為了消除人們對于體育運動過程中的粗野行為(主要出現在橄欖球運動中)產生的恐懼,而建立了更加文明、規范的體育運動,同時籃球運動能夠一年四季在室內或者室外舉行,彌補了足球運動和棒球運動受季節限制的缺點。此外,籃球運動更加靈活,打破了年齡和性別的限制,這吸引了一大批大學生們參與到籃球運動當中。籃球自100 多年前傳入我國之后,在中國也有著非常龐大的群眾基礎,在我國,籃球人數占全國總人口的29.4%,超過了3.8 億,是我國參與人數最多的體育項目。國外高校籃球賽事的經營管理已經十分專業,美國職業籃球或者業余籃球之所以非常發達,離不開高校籃球賽事的經營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也給年輕人們提供了才華展示的舞臺,而我國高校籃球賽事的發展尚處在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
高校籃球賽事在經營過程中涉及到多個參與主體,經營管理、服務環節和消費環節的參與人員都是高校籃球賽事管理與經營過程中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他們的參與目標不同,各個參與者之間的期望和需求有時會發生沖突,成功的籃球賽事的舉辦需要平衡各方主體之間的利益,在一個良性競爭的狀態下取得成效。
高等院校與社會其他體育商業比賽的主體不同,高校籃球賽事舉辦的類型和舉辦目的比較單一,因此籃球賽事的主辦組織大多是學校團委、學生會、學校體育部門或者學校教研室。在舉辦體育比賽的過程中主要的管理和組織部門一般由學校體育部門或者社團、籃球協會等。
高校籃球賽事工作人員團隊是由賽事的規模、組織結構決定的,一般高校在開展籃球比賽的過程中工作者包括學校里的教職工、社團的學生以及高校的權力機構部門,還包括后勤人員、校警、校醫等。這些部門相互配合,在高校籃球比賽開始前管理者要事先進行賽事計劃并與參加比賽的各個部門進行溝通。這些參與人員對于高校籃球賽事的開展至關重要,他們的參與度、負責任程度直接關系著籃球比賽是否能順利展開以及經濟效益如何。
在過去高校開展籃球比賽主要的經費來源是學校從發展經費當中撥款進行比賽的籌建和場館的租賃,學校自費達到98%,此外一些社團進行籃球比賽時經費由學生自籌,剩余部分的經費由一些校外慈善機構或者個人提供。現階段隨著競技體育比賽的商業化,高校籃球賽事融入了“經營管理”這一商業化理念,引入一些商家提供贊助。因此,現階段高校籃球賽事的經費大多由一些企業提供,在贊助高校籃球賽事的同時贊助商們能夠取得商業發展的機會,在校園內部開展更多的商業活動。
高校籃球賽事與其他大型體育競技活動不同,由于舉辦范圍較小,參與人員局限于高校內部的師生與員工,因此參與媒體都是來自校內的校園廣播、校園電臺。但有時商業贊助為了達到對自身企業宣傳的目的也會將高校籃球比賽,在校園以外的媒體上進行宣傳,高校籃球賽事當中參與的媒體不僅是對校園文化的一種宣傳,更是借助體育比賽對企業進行商業炒作的媒介。
高校籃球賽事的參與者包括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和觀眾。這些參與者最終決定著高校籃球比賽舉辦的氛圍、完成度等。最初的籃球運動員是籃球比賽的主體與焦點,而在經營管理模式下,商業化的氛圍使現場當中的教練、裁判、拉拉隊員以及觀眾都成為了關注對象,體育比賽過程中,籃球運動員的精湛表現或者臺下觀眾的互動都能成為商業化宣傳的點,企業通過自媒體平臺制造大學生們關注的“熱點”,在吸引觀眾的同實現企業自身影響力的擴大。
總而言之,高校籃球賽事的舉辦涉及多方利益,其中贊助商和媒體作為重要的參與能夠在賽事開展的過程中提供更多的資源和支持,尤其借助現階段火熱發展的自媒體平臺宣傳高校籃球賽事也能讓學校本身知名度更高,推動高校后續發展。此外,在參與過程中工作團隊和參與者的貢獻也非常重要,負責人的工作團隊能讓整個賽程井然有序,技術水平高超的運動員也能帶給觀眾精彩紛呈的賽事體驗。
經營管理是一門涉及了經濟科學、行為科學和現代管理學的綜合學科,是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通過觀察市場發展規律,借助各種營銷手段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綜合性的應用學科。在體育活動走進市場之后,對于體育賽事的經營管理已成為了營銷領域的一個新分支,傳統意義上的體育賽事經營管理指的是體育賽事的組織開展的關于體育比賽多方面的組織、管理和營銷活動。其中包括了向運動員們介紹體育比賽的內容以及能夠獲得的獎勵吸引運動員們參加;邀請各個媒體報道賽事并借助媒體對參賽主體進行宣傳;借助媒體吸引觀眾前來觀看比賽并且隨時報道比賽進展;吸引贊助商獲得資源與經費的贊助;與教育部門和政府部門進行溝通,取得政策上的支持;聯合贊助商尋求能夠為整場賽事提供更加優質、更加專業更加高效的服務的工作團隊。現階段隨著體育賽事經營管理發展的更加成熟,當代體育賽事經營管理理念認為體育賽事是企業借助比賽和媒體的實現自身營銷目標的活動。在當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各行各業的市場日趨飽和并且變化非常迅速,一些傳統的營銷手段已經無法有效的與數種群體進行溝通。因此,企業轉變理念設法通過體育比賽當中的情感定位使自己的品牌和產品脫穎而出。
而高校籃球賽事的經營理念指的是組織者們通過在校園當中行使管理職能對籃球比賽當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和信息技術等資源根據情況進行合理分配,創造出符合高校師生需求、能夠傳遞體育運動精神、滿足高校籃球經濟需求的產品,從而達到賽事目的和目標的思維指導體系。現階段的高校籃球賽事當中許多贊助商都是面向年輕群體的食品、電子產品、生活用品企業,他們通過這種新型的溝通方式,拉近與年輕群體之間的距離,在贊助過程中讓年輕群體加深對自身品牌的印象,爭取到大學生消費群體。因此,在對于高校籃球賽事的經營管理中就要從高校籃球賽事產品、服務產品、衍生產品及其質量幾個方面出發,確立正確的理念,建立高校籃球賽事品牌營銷的長效機制。
首先,產品一般指的是在經營活動當中能夠在市場在交易過程中提供給消費者滿足他們某種需求和欲望的東西。產品指的不僅是物質的東西,還有一些能夠給消費者提供精神滿足的精神產品,產品除了有形的商品之外也包含了無形的服務。在體育賽事當中產品的概念包括向消費者提供的競技比賽、有形的一些有比賽衍生的實際物質產品和附加產品以及由比賽產生的一些無形的體育文化精神產品。在高校籃球賽事當中,根據組織者生產的產品可以分為以競賽為主的籃球比賽以及圍繞籃球比賽進行的各項觀眾服務。且由于比賽這一產品本身具有觀賞性,能夠滿足消費者精神需求和一些籃球愛好者的技能學習需求,因此是高校籃球比賽的核心產品。此外,在高校籃球賽事中還包括借助自媒體產生的一些無形產品以及由籃球賽事衍生的籃球鞋、紀念品、聯名商品等。這些產品在高校籃球賽事經營管理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商家贊助、冠名等手段發揮推廣企業品牌的作用。由于現階段許多企業都具有體育營銷的意識,看到了高校籃球賽事背后蘊藏的無限商機,意識到了大學生信息傳播速度快的特點,在籃球賽事當中投入的物質商品不僅能夠帶來產品銷售方面的回報,還能提升企業名望。因此這些衍生產品的投資成為了高校籃球賽事經營管理當中最有力的目標市場。
如前所述,對高校籃球賽事當中產出的這兩種類型的產品進行經營管理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對高校籃球賽事所產生的服務的推銷。服務管理的對象是觀眾,管理的任務就是通過營銷和宣傳引導消費者消費文化產品、衍生產品等。一個成功的高校籃球賽事的開展不僅要滿足觀眾觀看需求,贊助商們還能借助這次體育比賽達到宣傳營銷的目的。因此在開展高校籃球賽事過程中首先要關注競賽產品的質量,其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著賽事是否成功。高校籃球比賽雖然在校園內部舉行,對于賽事組織者的水平、場館設施的安排、場地硬件設施以及參賽選手的臨場發揮和參賽選手裝備的質量都要嚴格把關,尤其對于一些球衣、球鞋等贊助商的選擇要慎之又慎。此外,高校籃球賽事的管理經營過程要保證產品提供者誠信經營,在賽事開展過程中進行產品銷售時要良性競爭,建立良好的營銷氛圍,才能讓賽事的舉辦更加圓滿。
首先,在高校籃球賽事開展之前要進行詳細的計劃并撰寫項目策劃書,其中包括對籃球賽事的過程、活動開展的項目、活動開展的時間和地點、招商引資方法、籃球賽事回報價值評估、回報方案以及整場比賽的規則和流程。然后要根據前期宣傳時有意向的參賽人數和擬開展的籃球賽事類別吸引贊助商。高校籃球賽事當中可選擇的贊助商的類別有很多,這就需要主辦方根據高校的校園文化背景以及參賽者特征選擇那些口碑好、產品質量好的贊助商。在選定贊助商之后進行贊助費用、企業助推、宣傳等相關協議的簽訂。
高校籃球賽事當中財政預算和控制首先是對整場比賽成本的計算,對于收入情況的估計和。成本預算用來比較后期實際成本和花費,這關系到贊助商是否能夠提供相應的經費;其次是具體財政資源的分配,體育賽事當中的經費安排要有側重點,一般對于比賽場地的保養和修繕、籃球賽事中籃球器械的補充采購、運動員著裝是占據財政經費的主要部分,其他部分包括了競賽獎金、宣傳費用、志愿者和工作人員補貼等。
回報是基于高校籃球賽事主辦方與贊助商雙方的利益進行的平等交換,高校籃球賽事的主辦方制定的籃球賽事計劃應該與贊助商及時溝通,并將比賽的時間、賽事的秩序冊等提供給贊助商,便于他們安排相關的商業活動和宣傳營銷。而對于贊助商來講雙方簽訂的合同是最重要的,是贊助商與高校體育賽事之間排他性和對每種產品或服務的唯一贊助權利。高校也要為贊助商創造機會,打開企業在學生群體當中的知名度,要盡量為其提供“人氣”的回報。
歸根結底籃球比賽才是高校體育賽事的核心,所有的經營管理任務都是圍繞比賽開展的。高校籃球賽事當中的比賽管理包括對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觀眾和志愿者、工作人員的管理。對于運動員在前期要嚴格篩選,在比賽開始前要為他們提供心理疏導和膳食營養搭配,讓他們在比賽過程中發揮最佳狀態。對于教練員、裁判員要選擇公平公正的專業人員,提高比賽的嚴肅性和規范性。比賽過程中的觀眾大多是學生和教職工,學校可以聯合贊助商在賽事開戰之前舉辦一些“有獎競猜”、“最佳球員評選”等活動活躍賽事氛圍,同時也借助前期預熱讓贊助商有營銷發揮空間。而對于志愿者和工作人員主辦方要有計劃的進行領導和組織,明確職責的劃分,從賽事規程、報到、訓練、裁判員培訓、領隊隊長會議、場地器材布置到比賽、成績、頒獎,讓這些多任務活動交叉的環節井然有序地進行。
高校籃球賽事中人員是會隨著比賽的進行而發生變化的,主要體現在賽事臨近時參賽人員、觀眾和工作人員急劇增加,到了比賽快結束時參賽人員和觀眾在逐漸減少,這會給賽事管理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前期組織人員要靈活安排,隨著賽事的不斷深入撤銷和合并不必要的崗位。還要在整個賽事開展過程中確保各個環節當中順利的信息溝通,做好良好的后勤保障工作。
賽事的評價過程對于高校體育賽事非常重要,評價過程中要客觀、公正,賽事的評價不僅包括對籃球比賽的輸贏評價還包括對整場賽事舉辦效果的評價。對舉辦賽事效果的評價結果也可以作為學校的校園文化宣傳的一部分,進一步推廣高校籃球賽事、提高學校知名度,為下一次賽事的舉辦和尋求贊助商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賽事評價中校方更加注重比賽結果和賽事在學生群體當中取得的反響以及產生的教育效果和體育文化宣傳效果等方面的評價,贊助商則更加側重于整場比賽中營銷活動開展情況的評價。
高校籃球賽事管理經營還包括比賽結束之后的管理。一是對于比賽成績的公布和獎金獎品的頒發;二是與贊助商溝通交流前期的合同內容是否達到,能否在其他領域建立更加長久、深遠的合作;三是籃球比賽相關器材、服裝等物質設備的修繕、清理、歸還以及場地的維護和保潔;四是籃球賽事當中的志愿者給予補貼,對工作人員進行財務結算;五是主辦人員要進行籃球賽事的工作總結并匯報給相關組織,提煉籃球賽事舉辦過程中的經驗和收獲,為下一次開展籃球賽事做沉淀。
綜上所述,高校籃球賽事作為體育比賽的一個分支,是一種特殊的具有項目管理和商業經營的事件,高校籃球賽事受到校園文化、學生規模以及校園體育氛圍等多方面的影響,擁有宣傳體育文化和通過體育比賽挖掘商業市場的潛力。在賽事開展過程中學校與雙方相互合作提供籃球競技產品和相關的服務能夠達到迎合學校廣大師生體育需求、推動企業商業發展的共贏的目的。高校籃球賽事的舉辦也對校園文化、體育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能夠傳遞良性競爭、團結協作的體育文化理念。因此,高校對于籃球賽事的經營和管理要從競賽本身出發,從商務營銷、人力資源、后勤、信息、安全保衛、媒體、經費預算、評價等多個方面入手,從高校本身做起,在小范圍的順利開展籃球賽事之后逐漸積累經驗,引入其他足球賽事、羽毛球賽事等,在豐富校園體育文化活動的同時提升學生身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