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瑋 張湫逸

本報訊 12月19日至12月21日,由中共中山市委宣傳部、中國國家畫院、中央美術學院、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中山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主辦,中山市博物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澳門藝術博物館、珠海博物館承辦,中國國家畫院理論研究所協辦的“錦裳——鄭錦誕辰140周年藝術展”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舉辦。展覽共展出鄭錦的59件繪畫作品,題材豐富多元,包括花鳥、人物和山水畫等,同時還展出了鄭錦致力于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現代美育開創與探索的重要文獻,較為全面地呈現了鄭錦的藝術與教育成就。
開幕式上,中共中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林銳熙,中國國家畫院黨委書記燕東升,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林茂,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先后致辭。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徐漣以及李延聲、蘇百鈞、唐暉、黃小峰、于潤生、張鵬、傅怡靜、于洋、吳嘯海、韓文超、李垚辰、劉希言、丘挺、徐海、曹慶暉、周博、李虹霖、方向、任明輝、常欣、陳明、謝小銓、王輔民、郭子良、朱萬章、秦建平、鄭偉雄、魏秀清、陳榆、葉施水、林若熹、趙斌、田梅、汪東升、姜黎、許柏成等嘉賓和來自鄭錦家鄉的嘉賓蕭亦充、李孟開、艾立強、肖偉、張建軍、余子龍等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中國國家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青云主持。
林銳熙表示:“鄭錦的故鄉中山自近現代以來,涌現出一大批蜚聲中外的文藝名家,在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展覽是對鄭錦美術教育和藝術成就的集中展示,是中山市推動‘文化興城建設的生動實踐。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歷史偉業中,我們要發揚鄭錦的寶貴精神,深化創新美術教育事業,不斷推出根據中華文脈反映時代風貌、滿足人民需求的文藝精品,為奮進新征程凝心聚力。”
燕東升談道:“百年前的中國社會風云激蕩,正處于大變革的時代洪流之中,自日本學成歸來的鄭錦便在這大背景下參與籌備創立北京美術學校,而北京美術學校的創立也標志著現代形態的美術教育在中國的確立。鄭錦潛心于平民教育和平民美術的推廣,積極踐行文化救國的使命。作為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重要奠基者,鄭錦的功績名垂史冊。”他進一步指出,本次展覽雖意在向鄭錦致敬,但同時也是一次我們繼承先生遺志、深思自省的機會。作為文藝工作者應如何秉持鄭錦的美育理想、美育理念,使美育在新時代發揮利國利民的作用,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林茂介紹了鄭錦對我國美育事業作出的貢獻,以及中央美術學院為弘揚和傳承名家先輩們的藝術精神和學術傳統所做的工作,他表示:“中央美術學院組織力量挖掘梳理鄭錦的史料文獻,對其藝術和教育成就進行了專題研究,讓鄭錦以奠基者的身份重新回到了中國近現代美育的歷史方位。100多年前,鄭錦探索的平民教育與平民美術實踐經驗,對于新時代美育無疑是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
范迪安表示:“鄭錦在藝術和學術上中西融合、雅俗兼濟。像鄭錦這樣在多個方面卓有成就的藝術家,在20世紀的中國美術史上是非常獨特的。展覽的可貴之處在于匯集了眾多博物館收藏的鄭錦的作品,我們可以縱覽他從早期到晚期的畫風變化,這些作品體現了他所處的特定歷史環境和他的創作思考。對于這樣一位為中國美術教育和20世紀中國畫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藝術家,我們理應不斷投入更多的研究,讓鄭錦這樣一代先賢所創建的功績,成為20世紀中國美術發展的重要印記,更成為我們今天學術研究的動力。”(賀瑋、張湫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