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山東省農藥檢定所,山東?濟南?250000)
要想使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得到明顯提升,除了關注相關方面的高產栽培技術之外,還需要進一步落實和應用農藥減量相關技術,在確保農作物實現高產穩產的同時,使其質量進一步得到增強,同時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和環保價值觀。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要進一步推行綠色防控技術,對相關人員著重進行質保技術培訓和教育,以此保證農作物的綜合效益能得到顯著提升。
化肥農藥的使用能夠有效提升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在以往的農業生產中,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為農戶帶來了較大的經濟效益,鑒于此,多數農戶對化肥農藥已經形成了較高的認可度。部分地區在長期過量使用化肥的情況下,土壤出現了比較嚴重的板結和鹽漬化現象,對于后續的農業生產環境造成了破壞。另外,部分農戶由于對化肥農藥的認識過于片面,因此在使用階段規范性極差,所使用的化肥農藥不具有針對性,因此在使用之后無法起到增產提質的效果,這些問題在當前的農業生產之中需要引起高度注意。從農藥使用的角度來看,多數基層農戶對農藥的使用缺乏規范性,部分農戶大量使用高毒農藥,導致生產環節出現一系列不安全因素。部分作物由于對農藥毒性的敏感度較高,所以也出現了無法正常生長的現象。
規?;N植是我國未來農業生產的發展方向,然而部分生產基地在使用化肥農藥時,對國產很不信任,認為進口的化肥農藥產品才能更好地促進作物增產,在使用化肥農藥時,常常忽視作物生長的具體需求和土壤狀況,形成了化肥農藥濫用的現象,對農業生產和環境保護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此外,長期、大量使用化學肥料現象也在規模化農業生產過程中普遍存在。為滿足作物生長的需求,種植者在進行生產之時會采用有機肥或農家肥等肥料進行土壤改良,但部分生產者在使用化肥時不合理,造成了種植區域內的土壤大規模鹽漬化和板結,這不僅影響了農產品的質量,也降低了農業生產的效率,因此可采用休耕輪作等方式為土壤提供恢復空間。但在經濟利益的推動下,部分生產者缺乏保護土壤環境的意識,沒有采用休耕輪作,危害了土壤結構和營養的平衡,也導致了農產品在生產階段病蟲害頻發。而在農藥使用方面,為了提升規?;a的效率,以及節約生產成本,部分生產者會對同一種農藥進行大面積使用,在農藥使用方式上非常盲目,因此容易導致病蟲害無法得到有效控制,最終危害農業生產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第一是減量增效原則。在對該技術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只有在充分確保農作物產量不減、質量提升的基礎上,才能有效應用,同時使農作物的種植效益和綜合價值得到充分提升。第二是綠色發展原則。要著重關注農產品的產量、質量和效益,使其同步增長,充分實現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第三是因地制宜的原則。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要進一步結合具體區域的實際情況以及生產、作物布局等條件,選擇與之相應的農藥減量技術和手段,進一步實施分階段、分區域、分作物控減藥,確保其具備應有的規范性和標準化。第四是綜合施策的原則。在實操過程中,要確保農機和農藝的有效結合,針對農藥進行科學合理的應用,最大程度上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實現綠色發展,有效構建生態文明。
為了有效地控制農藥化肥的過量使用,相關單位和人員在進行措施擬定時,首先,需要重視政策性手段的作用,促進化肥農藥的合理化、科學化使用。在推進階段,相關單位可以首先強化正確使用化肥農藥的宣傳工作,引導部分對農藥劃分缺乏全面了解的農戶掌握其正確使用方法,并在后續的農業生產之中逐步改善。宣傳工作可以采取農業技術培訓、專題講座等方式來實現。有效的培訓能夠推動農戶掌握科學的施肥與用藥方法,同時利用講座來對過量使用化肥農藥所可能帶來的危害進行講解,提升其對化肥農藥使用的重視程度。其次,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生物防治措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農業病蟲害起到防控作用。鑒于此,相關部門需要加大對病蟲害問題的研究與分析,依托政策手段對可能入侵的病蟲害提前加以防范,同時大力推廣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安全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提升農業生產的安全性。最后,宣傳工作也需要落實到農產品的消費環節,通過推進社會性宣傳,提升全社會對農業生產過程中化肥農藥的認識程度,來引導農產品消費市場的健康發展,為綠色農業形成發展的基礎。
配方肥料在以往的農業生產之中具有著較為顯著的優勢,因此在當前的生產過程中可以大力推廣。使用配方肥料時,相關單位需要對當前生產區域的土壤狀況進行評估與分析,明確土壤當前的肥力水平,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的肥料配制,從而達到科學準確地進行施肥的目的。在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有效減少化肥的浪費,同時還能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為農作物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除了加大對配方施肥措施的應用之外,減少肥料使用和浪費還可以通過大規模使用農家肥的方式來實現。當前農戶在生產過程中對傳統農家肥的使用不夠重視,實際上農家肥不僅可以降低化學肥料在農業生產中的使用比例,降低農業生產成本,還能夠起到改良土壤環境、促進農作物品質提高的目的。因此相關單位和農戶可以從自身生產的區域出發,掌握當前生產的需求,用農家肥來取代部分化學肥料以增強農業生產的競爭力,在農產品收獲之后,還可以通過秸稈還田等方式進一步改良土壤。
在當前的農業生產過程中,農藥的不合理使用對生態環境的危害性較大。為了減少農藥的使用量,在實際工作中,首先,可以通過發展多種病蟲害防治技術來對化學農藥進行取代。其次,則需要采取持續植保的措施來控制的農藥使用,這種方式主要是針對當前農業生產區域內的植物種群進行把控,確保生產區域內植物種群的合理性,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將有害生物的種群數量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從而起到減少農藥使用的作用。
綜上所述,當前,對化肥農藥的不合理使用已經對人類的生存環境形成了一定的威脅,因此相關單位和人員需要從目前的情況入手,對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充分分析,確保該過程中對化肥農藥使用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從而達到保護生態環境,保證農業的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