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明
(中國航空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120)
中國建筑企業走出去后,在充分了解當地自然環境和社會文化條件的基礎上,按照“可靠適用、經濟合理”的原則,既要切實尊重外方意愿,在充分考察調研的基礎上積極吸納當地通用規范或習慣做法,又要具有創新思維,積極引入能夠體現我國工程建設發展水平的新技術和新材料,用中國辦法解決當地問題,使當地施工建設工藝融入中國元素,體現中國特色,展現中國風采。
本文結合作者在毛里塔尼亞首都努瓦克肖特地區的項目施工管理工作,總結在項目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得到的啟示,希望能夠對在該地區的設計和工程建設工作起到借鑒作用。
為實現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目標最優化,需要把項目的建設期間成本和可持續發展問題納入考慮范圍,使項目符合經濟適用和持續發展原則,從設計方案、工藝技術措施、設備材料選型等方面統籌考慮項目的投資控制和全周期的維護管理和成本,為項目的順利實施和建成后實現可持續運行與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在整個生命周期中,重點考慮經濟適用原則。
考慮經濟適用原則,就是考慮設計方案、大宗原材料、工藝技術措施、設備材料選型等各個方面的最優選擇。毛里塔尼亞無法定的設計規范、標準等,一般根據業主的投資情況確定建設標準。一些大額的投資往往來自國外或其他國際組織機構,總承包企業應積極同業主交涉,爭取各專業應以我國設計標準為主,積極采納業主的意見,并采用他們熟悉的語言、制圖單位等元素設計圖紙。我國主導的EPC 項目應該堅持將中國工程設計規范和技術標準與當地實際相結合。涉及當地建設法規、職業安全和環境等強制性要求的設計,應當切實尊重外方意愿,在充分考察調研的基礎上積極吸納當地通用規范或習慣做法,必要時可與當地有實力的設計或咨詢企業進行合作。如果機械照搬中國規范和標準,很容易造成建設成本和工程質量問題,必然面臨承擔相應的質量責任和后果。
2.1.1 材料
材料是工程建設和施工的物質基礎,也是影響工程決策的關鍵要素。毛里塔尼亞當地建材市場比較落后,大部分材料的各項參數很難滿足工程建設的要求,很多優質材料當地沒有市場需求,所以很難采購到,需要從國內或其他國家采購。海外采購往往需要漫長的審批和運輸時間。如果因為材料采購或運輸原因導致進場時間滯后,毫無疑問會對現場的施工進度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因采購數量不足或計劃疏漏,發現后再去彌補,往往會給工程總承包企業帶來被動和損失。受國際疫情影響,材料發運發生延誤的情況頻頻發生,制訂施工進度計劃時要對此加以考慮。
對于大宗材料的采購地,一般制定合同時會有約定。如果因故無法采購,需要從第三國進口主要設備材料或大宗材料;如無法確認是否滿足設計要求或合同規定的強制性設計規范和技術標準,需要抽取樣本送到指定實驗室進行檢驗,這無疑也增加了管理成本和時間成本。
2.1.2 機械設備
機械設備是工程施工中需要考慮的又一重要因素。施工中應結合當地的施工條件和機械設備市場行情,確定設備類型和參數,提高機械設備配置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但是我國很多企業在完成市場調查后,往往片面考慮價格符合要求的機械設備,沒有考慮設備使用、維修和回收等環節[1],這會使設備的使用效率下降。
我國是建筑機械大國,機械設備的價格和質量是占有一定優勢的,建議多從國內采購。如果從國內采購,則要根據進場時間提前規劃和安排發運工作,以免現場因機械設備不到場無法施工或被迫高價在當地租賃。
2.1.3 環境因素
關系到規劃設計和施工質量的環境因素較多,如地質、水文條件、噪聲等,對企業的前期規劃提出了較為嚴格的要求。毛里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首都努瓦克肖特位于毛西部海岸線的中央地帶,距大西洋5 km。地質、水文條件方面比較特殊,整體為沙漠地貌,屬熱帶沙漠性氣候,地形總體相對平坦,地勢較低,地下水水位較高。大多數區域在地下0.5~1 m 深度處即可見到地下水。地層分布情況一般為顆粒級配不良的細砂層和粗砂層,部分區域地表層下即為淤泥質粉質黏土,再下面是細砂層和粗砂層。透水性較好,開挖工程中要隨時進行降水,基坑底部很容易有管涌現象。
當地一五星級酒店基坑開挖后,由于有地下室,專門修建排水管道通向海邊來解決排水問題。即使這樣,挖至一定深度后,由于滲水量太大,多臺大功率水泵仍無法降低水位,最終不得不修改設計,將基礎標高抬高。該項目的基礎工程使項目的工期和資金大大增加。因此,如果可以,建議不設地下室,否則排水工程將十分巨大。
規劃設計時除了需考慮當地的自然環境外,還需要考慮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文化特征。具體施工要點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項。
1)由于建設用地地下水位較高,建筑首層地面混凝土墊層下與砂土回填層之間設防水隔離層。
2)外窗面積小,防熱防風沙減少光照。
3)外墻面采用本地涂料做法,一般采用土黃色,與周邊沙漠環境色一致。
4)建筑室外走廊宜采用水磨石樓地面,耐久性較好。
5)當地自來水管網覆蓋地區水壓普遍較低,一般采取蓄水箱(或蓄水池)+水泵及增穩壓罐的供水方式。
6)按當地室內衛生間“坐式馬桶+手持式潔身器”配置本項目衛生間的衛生器具,增加沖腳池,為祈禱前清洗使用。
7)毛里塔尼亞當地人不喝開水,不配置開水器;當地餐飲廚房一般無熱水洗滌需求,不需要設置熱水器。
8)當地無城市排水管網,建筑排水一般采取化糞池或化糞池加滲井滲水并定期由抽水車抽吸污水排放的方式。
9)當地降雨極少,沒有城市雨水管網,室外場地均采取散排的方式。
10)當地建筑屋面雨水排放普遍采用屋頂雨水明溝自由排水口的方式。
主要設備材料選型方面,除積極推動我國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技術裝備出口外,工程總承包企業不應脫離當地的實際維護保養條件盲目選用國產設備和材料,特別是電梯、空調、涂料等建成使用維修、保養等要求較高的大型、大宗設備材料的選型方面,要在深入考察和調研外方氣候條件、使用習慣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外方長期承擔日常維護保養和定期大修的可行性和便利性,優先選用在當地具備基本售后服務或維修保養條件的優質產品。我國相關的企業也應該積極走出去,在當地設立銷售和服務網點,擴展中國基建大國的服務范疇,向機電產品服務大國延伸。
采用創新思維,對施工工藝進行改良和升級,提升中國技術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適用性,用中國辦法解決當地問題。在充分了解當地自然環境和社會文化條件的基礎上,熟悉國外與國內標準規范的差異比對,按照“可靠適用、經濟合理”的原則積極引入能夠體現我國工程建設發展水平的新技術和新材料,使當地施工建設工藝融入中國元素,體現中國特色,展現中國風采。創新要注意文化和生活習慣的差異,要結合當地的習慣開展,順應當地地域文化的主要特征,有效規避施工管理中或交工后產生不良后果。
創新思維貫穿于全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強化對工程設計、施工、運行等整個周期的控制,使人、機、具的管理和安排更加科學合理,從成本控制、操作性強弱、增效增產等方面不斷優化境外項目施工管理,并為當地建筑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思想、模式和動力。
基建項目大多數工程企業采用傳統的分包承包模式來經營。毛里塔尼亞本身經濟條件落后,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中標價較低。原材料和人工等成本高,使得中國工程企業海外項目的盈利微薄,虧損項目并不少見。面臨承包條件越來越苛刻,承包風險越來越大的發展環境,全球范圍內建筑工程市場出現緊縮現象。國內各大施工企業應該及時抓住發展機遇,努力跟進時代腳步,充分引進先進的技術、管理與融資等模式,尋找商機,發現商業的藍海,向國際工程價值鏈的高端發展,尋求業務轉型升級,從工程建設向“投資、運營”產業鏈上下游拓展,探索“投建營一體化”模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從發展趨勢上看,投建營一體化將是我國國際工程承包商轉型發展的主流模式。作為大部分國際承包商來說,投建營一體化項目還處于較艱難的階段,還需要尋找市場上的機遇和國內政策制度的配套支持。
目前,毛里塔尼亞已有中企與當地政府合作開發海洋經濟合作園、漁業工業園等項目,先行嘗試“投建營一體化”模式,通過這種方式爭取更好的合作條件,解決了業主的資金困擾和項目建成后運營維護的難題,獲取了經營性資產,實現了對項目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的掌控。更重要的是,通過投建營一體化,施工企業可以由建設者轉型成為投資者,以投資拉動工程,促使中國施工企業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也將收獲一體化模式的紅利。
在國際合作中,我們需要更多的話語權,工程師資格的外方認可是我們取得海外工程話語權的關鍵。在建筑領域,沒有合作方對我國職業資格的認可,中國工程師只能在國外總承包商的管理和監督下工作,主導權往往掌握在別人手中,不利于我們自身技術、創新等能力的發揮,對工程的進度、質量和收益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需要在海外工作的過程中主動融入全球發展進程,著重展示自身的工程技術,主動和全球工程技術接軌,在政府層面還沒有實現互認的情況下,破解我國工程師“走出去”遇到的瓶頸,這將為我國的工程師提供更為廣闊的舞臺,這也是新發展理念下追求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
海外工程建設過程中會有各種各樣的風險,這需要做好充分的調研,要對潛在的風險有足夠清醒的認識,根據具體情況采取適合的措施,促進中國標準與當地標準更好地融合。同時站在更高的起點上,布局投建營一體化項目,推動中國規范和標準不僅“走出去”,還要“走進去”,企業經營不僅走得快,還要走得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