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州市人民政府
近年來,溫州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寄予溫州“續寫創新史”的殷切囑托,堅定走好創新發展“華山一條路”,科技創新工作連續兩年獲省政府督查激勵。邁上新征程,溫州市將深度融入全省“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落實落細六大行動,高水平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奮力實現直道加速、彎道超車、換道領跑。
精準對接、全面承接,推動創新格局能級整體躍升。一是狠抓核心科創指標擴量倍增。對照省“315”科創體系建設工程目標,建立核心科創指標進等升位“一圖一表一清單”,一年接著一年抓,通過五年時間努力,實現R&D 經費支出、高新產業增加值、高新企業數等核心科創指標翻一番。二是快抓重大科創平臺提能造峰。聚焦“一區一廊一會一室一集群”,推動國家自創區沖擊全國第一方陣、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加快建設東南沿海創新策源地、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成為鏈接全球高端創新要素強磁場、甌江實驗室爭創國家實驗室基地。大力實施大孵化器集群發展戰略,在去年新增孵化面積152 萬平方米的基礎上,今年再新增180 萬平方米,五年新增1000 萬平方米。三是大抓戰略領域產業培優育強。對標三大科創高地15 大戰略領域,聚焦數字經濟、智能裝備、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鎖定對應細分領域,持之以恒抓下去,推動實現爆發式增長。比如圍繞打造全國新能源產能中心與應用示范城市,進一步加大引培力度,以科技創新貫通和賦能“核風光水蓄氫儲”全鏈條發展,到2027 年新能源產業產值達5000 億元。
精準發力、全速競跑,推動雙鏈融合水平快速攀升。一是以“小切口”催生“大場景”。聚力“四谷一港”,中國眼谷以小眼球推動大產業,建設眼視光全鏈條產業的“硅谷”;中國基因藥谷以小細胞助力大健康,打造全國生物醫藥產業高地;國際云軟件谷以云平臺搶抓新風口,創建中國特色軟件名城;溫州新光谷以省激光智能裝備技術創新中心為支撐,培育國家級激光與光電創新型產業集群;中國數安港以“九個一”撬動大應用,爭創全國數據產業創新發展先行區。二是以“創新鏈”帶動“產業鏈”。按照“十個一批”模式高水平建設國科、浙大溫州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每年引進高質量創新載體15 家、技轉中心30 家以上,推廣“頭部企業+大學(研究院)”創新聯合體模式,加快以“0到1”的創新之花結出“1 到N”的產業之果。三是以“雙招引”實現“雙突破”。用好“駐點招商+專班推進+集中簽約”機制,每年招引高科技含量重大項目100 個,簽約投資總額突破2000 億元;迭代升級人才新政4.0 版,深化“甌越英才計劃”“510+”等行動,用真金白銀、真情實意吸引更多人才“來溫州·創未來”,力爭到2025 年,院士、“鯤鵬計劃”人才數翻一番,人才資源總量突破200 萬。
精準供給、全量協同,推動開放創新生態持續提升。一是“環境+服務”協同發力。扎實推進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辦好子女入學等人才服務“十件實事”,加速構建城市與青年共成長“十大場景”,加快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創新創業友好環境。二是“科技+金融”協同驅動。打造“基金叢林”,加快建設大羅山基金(天使)村、甌江金融港,做大做強百億科創基金,為科創企業騰飛插上“金翅膀”。推動科創指數貸款實現高新企業授信全覆蓋,年授信額超千億元。三是“政策+改革”協同賦能。全面落實科技新政2.0 版,財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長15%以上,全力爭取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國家試點,為科技創新注入更多源頭活水,進一步點燃廣大溫州人的創業激情、創意活力和創富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