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豐海
(臺州職業技術學院人文學院 浙江臺州 318000)
隨著全球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智慧城市也成為各大城市建設的目標。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城市社區作為人們生活的基本單元,其功能和服務質量直接關系居民的生活質量[1]。城市社區體育作為社區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對居民的身體健康和娛樂需求起到重要作用,還能促進社區居民之間的交流和凝聚力。然而,考慮到目前城市土地資源的有限性,城市社區體育用地供給面臨著一系列挑戰和問題。如何在智慧城市背景下優化城市社區體育用地規劃,提高用地利用效率和滿足居民多樣化的體育需求,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問題。
智慧城市背景下,在開展城市社區體育用地供給規劃時應考慮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通過整合不同部門的資源,確保在城市社區土地資源的利用上,能夠做到資源的科學分配,不僅滿足城市社區體育用地規劃的需求,同時確保體育用地規劃能夠與城市社區的其他功能保持協調發展。為此,在進行城市社區體育用地的規劃和建設上,要立足居民的體育鍛煉需求,對既有的土地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合理規劃體育用地,確保用地供給能夠滿足多樣化的體育活動需求。
城市社區體育用地規劃的構建涉及多個部門的共同協作,如教育、體育、城市規劃管理部門等。為了確保城市社區體育用地規劃的效果,必須要重視各個部門之間的密切配合與協作,合理進行既有資源的整合,確保最終制訂的社區體育用地規劃能夠契合社區體育用地需求。為此,在進行用地規劃方面,一定要充分調動多部門的參與熱情,并盡可能對相應資源進行整合和統籌規劃,實現信息共享、資源整合和工作協同,以提高社區體育用地資源利用效率[2]。
例如,結合社區居民的體育用地需求,需要合理設立室內體育館、運動公園、健身步道等,確保居民的社區體育用地需求的滿足。在進行社區體育用地規劃過程中,應注重用地布局的合理性,并要合理設置場地設施,融入對交通便利性的考慮,以提高用地的利用效率和居民的體驗感。
城市社區體育用地規劃的目的在于滿足社區居民的體育用地需求。為此,針對不同的社區進行體育用地規劃時,也要充分考慮不同社區居民體育運動的偏好,科學進行體育用地規劃。在開展社區體育用地規劃前,可以通過開展調研、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居民的體育偏好、興趣愛好和需求,了解社區居民對體育用地的需求,并充分評估居民社區體育用地需求,以此為基礎制定社區體育用地規劃。
例如,如果社區居民有較高的籃球、足球用地需求,那么在進行社區體育用地規劃方面,則可以盡可能增加籃球以及足球場地的規劃,滿足社區居民的體育用地偏好。另外,在進行社區體育用地規劃上,還要重視用地類別的多元化,并結合社區居民對不同體育運動的青睞度,在合理利用既有社區體育用地資源的基礎上,做好不同體育項目用地類別的劃分,明確不同體育板塊的用地面積,確保社區體育用地的規劃能夠充分滿足社區居民多元化的體育運動需求。
隨著智慧城市的發展,城市社區的人口和需求也會不斷變化。因此,在進行社區體育用地規劃方面,還應充分考慮到未來的可持續發展需求。規劃者可以采取彈性規劃的方法,在滿足當前居民對社區體育用地需求的同時,預留一定的土地空間,以滿足未來人口增長和新的體育活動需求。
智慧城市的發展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因此,在城市社區體育用地規劃建設的同時,也要重視信息技術的運用。先進技術的引入,為提升城市社區體育用地的規劃水平以及提升城市社區體育用地的綜合管理效益提供了信息技術支持。
通過引入智能社區體育用地管理系統,可以實現對城市社區體育用地的實時監控和管理。在進行相應的系統建設方面,應該囊括社區體育用地的場地預約、設備維護、安全監測等功能,為社區居民使用相應體育場地提供便捷的服務和管理。在完成相應系統建設后,居民可以通過手機應用或網絡平臺預約體育場地,查詢場地使用情況,并獲得相關信息和指導。管理部門可以通過系統實時監測場地的使用情況,及時安排設備維護和保養相關體育用地,提高社區體育設施的利用率和管理效能。
通過收集和分析大數據,相應的規劃者可以了解社區居民的體育偏好、需求和行為模式等,并結合分析結果進行社區體育用地規劃的針對性調整。在大數據的獲取上,數據包括居民的體育活動頻率、喜好的運動類型、參與的社區活動等[3]。通過引入大數據技術,對獲取的大數據信息進行深入挖掘,讓管理部門可以更好地了解居民的體育用地需求,針對性地優化社區體育用地的供給,提供更加符合居民期望的體育設施和服務。
引入物聯網技術以及傳感器設備,能夠對社區體育用地的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和評估,及時獲取相應的數據信息支持,了解場地的使用情況、人流量、溫度、濕度等數據。通過這些數據的獲取,促使管理部門更好地掌握社區體育用地的利用情況,并根據具體使用結果的分析進行城市社區用地規劃的相應調整,做好資源調配和設備維護。例如,當人流量較大時,可以提前調配更多的場地和設備,以滿足社區居民的體育用地需求;再如,當溫度過高或過低時,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溫度的調整,保證居民的體育用地參與體驗。
開展城市社區體育用地規劃的本質目的在于滿足社區居民體育鍛煉的需求。為此,在完成社區體育用地規劃后,要想確保社區體育用地的作用發揮,必須加強社區參與。居民的參與可以幫助決策者更好地了解社區的實際需求和偏好,從而更好地規劃和管理體育用地。
在社區參與積極性調動方,可以通過開展調查問卷、座談會、社區會議等形式,了解居民對體育用地供給的期望和需求。利用多元化形式,為決策者提供有關居民體育偏好、活動頻率、時間偏好等方面的信息,有助于決策者結合社區居民的需求情況,精確規劃和配置體育用地。
調查問卷是一種常用的方法。問卷問題涵蓋居民的體育偏好、運動頻率、最喜歡的體育項目、運動時間偏好等,決策者可以通過問卷獲取詳細的信息。座談會是一種有助于深入交流的形式,可以讓居民直接表達他們的需求和期望。社區會議是一個集體性的平臺,可以讓社區成員齊聚一堂,討論體育用地需求并提出建議。綜合多元形式有助于了解社區居民的體育用地需求,社區規劃師可以由此更好地滿足社區居民的期望,提供適合居民需求的體育場地規劃和體育設施,促進社區的整體活躍度和幸福感[4]。
在社區參與方面,還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以實現社區體育用地規劃者和社區居民之間更好地互動、溝通,了解居民的用地需求,從而結合居民的社區體育用地需求來進行既有用地規劃情況的調整。例如,可以設立社區體育委員會或類似的機構,由居民代表和相關管理部門共同參與。這樣可以確保居民在決策過程中有發言權和決策權,讓居民直接參與體育用地供給機制的制定和管理。此外,應積極倡導社區居民的自我組織和參與,鼓勵居民組織體育活動和社區運動團隊,提供自主開展體育活動的場所。社區居民的積極參與可以提高體育用地的利用率和滿意度,推動社區體育文化的發展。
加強監督和評估是確保城市社區體育用地規劃效果的關鍵措施。通過建立健全的監督和評估體系,可以有效提升社區體育用地的利用效益,確保體育用地的合規性和適用性,并可以進一步提升社區體育用地的規劃效益。
監管部門需要制定相應的管理規范和標準,對當前社區體育用地供給情況進行全面的監督,確保用地的合法性和合規性。同時,對于社區體育用地的供給機構和管理者,要重視相關人員的監督和培訓,增強其管理水平和責任意識,確保其在社區體育用地供給方面的素養,確保其能夠嚴格按照相應規定和要求進行[5]。
由于居民的體育需求不斷變化,為此,在進行社區體育用地的規劃上,也要做到與時俱進。通過科學評估來了解社區體育用地規劃的現狀,以及居民對社區體育用地需求的變動。
評估可以通過居民滿意度調查、用地利用率統計、體育活動參與率等方式進行。評估的結果可以反映出城市社區體育用地規劃的實際效果,了解居民對體育用地規劃的滿意度,并根據獲取的結果針對當前社區體育用地規劃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6]。基于評估結果,決策者可以及時調整和改進用地規劃,確保其能夠更好地滿足居民的需求和期望。
居民作為社區體育用地的最終使用者,在社區體育用地規劃方面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其觀點對推動社區體育用地的優化布局和改進有不可替代的意義。所以社區居民的參與可以為社區體育用地規劃的完善提供寶貴的反饋和建議。
為充分調動社區居民的參與熱情,可以通過開展聽證會、座談會等形式的活動,邀請居民代表參與,聽取其對社區體育用地規劃的意見和建議,增加評估的客觀性和公正性,進一步推動社區體育用地規劃的科學性、合理性。
從智慧城市背景出發,進行城市社區體育用地規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整合資源、引入科技手段、加強社區參與和監督評估,能夠提高城市社區體育用地的供給效率和滿足居民的體育需求,從而促進社區居民的身體健康,增強社區凝聚力和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