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廣,何舒慧,曹松
(武漢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北武漢 43020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在2022年2月8日發布了教育部2022年的工作要點,要點中指出:“開展高校師生迎接、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專項行動,匯聚形成教育系統廣大干部師生喜迎黨的二十大濃厚氛圍。鞏固拓展教育系統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推動建立常態化長效化制度機制,深入推進黨的歷史和創新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實施偉大建黨精神研究重大專項,深化‘四史’教育。”[1]高校構建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格局,要打造系統化、多樣化的教育內容,采取方式活、有樂趣的教育形式。武漢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博聞讀書會”作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有益探索,在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建立了高校研究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黨的最新精神、四史教育等教學體系,打造研究宣傳和人才培養的堅強陣地。同時,博聞讀書會推陳出新,形成了輻射學院、學校、社區的三級聯合式平臺和“讀、研、行、講”四位一體的育人實踐模式,在高校研究生的育人實踐探索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首要的觀點。馬克思主義實踐觀指出,實踐是人最根本的活動,實踐的目的在于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社會實踐不斷地發展,才能夠為認識的發展和認識的實踐提供必要的可能。武漢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博聞讀書會作為研究生“讀、研、行、講”四位一體的實踐育人品牌,是在研究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充分學習的基礎上,依托本專業的優勢開展學習馬恩經典和黨的最新文獻、精神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讀書活動,并通過博聞求是研究生政治理論宣講團這個平臺進入校內各個學院和校外各個學校、社區、街道進行宣講,真正地將認識與實踐相結合,不斷地在實踐中拓展理論的深度、廣度[2]。
20世紀中期,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提出:“德育在人的各方面統一協調發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信念只有通過積極的勞動才能起作用,才夠得以鞏固?!盵3]蘇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告訴我們,德育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校的德育教育不能止步于口頭灌輸教育,還應該鼓勵、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去實踐和創造[4]。目前,大部分學校的研究生教育還處在課堂理論學習討論的階段,對于第二課堂的德育開發較少。而博聞讀書會作為武漢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實踐的育人品牌,不僅在校內通過博聞讀書會這個平臺傳授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心得和體會,而且在校外也通過與武漢工程大學的理論熱點面對面示范點鄂州市鼓樓街道和中國好人網的合作,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第二課堂的社會實踐,促進學生智育和德育的協調發展。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提出來的哲學理論。在他的思想體系中,“知”的內涵之一是人所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及學到的知識,“行”的內涵之一是指人們的日常實踐。在王陽明的觀點中,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實踐。我們通過知行合一的過程,逐步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實現自我[5]。“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陽明思想的核心。他認為人們需要通過知行合一的過程,不斷地拓展其知識和思想的外延,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6]。武漢工程大學的研究生實踐育人品牌博聞讀書會不僅在課堂上和校園內學習和探討知識,而且還走出去,不斷將課本中的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步實現研究生個人的充分發展。
實踐育人模式是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基于理論學習,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形成一種新的育人模式。武漢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研究生實踐育人品牌—— 博聞讀書會,是一項依托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師生的活動。它以院內的“博聞讀書會”宣講為基點,通過“求是論壇”“創新論壇”“博聞求是研究生政治理論宣講團”“寒暑假精講精學精練”等學院其他品牌項目輻射學校各個學院黨委、團委部門及校外其他行政單位,形成“點、線、面”全方位實踐育人品牌。博聞讀書會遵循“讀、研、行、講”的四位一體育人模式,并與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專業特色緊密結合。在筑牢武漢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聞求是、厚德砥行”的院訓文化基礎上,我們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始終把握思想政治引領這一核心主線。目標是建設一個既有“意義”又“有趣”、既有“理論水平”又有“實踐指引”的平臺。學生將實踐意識不斷滲入思想政治學習中,通過實踐不斷進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和自我實現[7]。
武漢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自2011年3月建院以來,不斷探索學生的實踐育人形式,將馬克思經典原著讀書研討會發展為學院的品牌育人項目——“博聞讀書會”。近年來,博聞讀書會從馬院內部的“讀、研、行”拓展到了“讀、研、行、講”的四位一體實踐育人格局。
1.讀經典讀原著
博聞讀書會秉承著讀原著讀經典的理念,每學期舉辦四至六期,由參加本期博聞讀書會的指導教師指定主題和數量,并圍繞主題提出二至三個學術討論問題。學生們利用課余時間帶著問題讀原著讀經典。同時,博聞讀書會力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最新精神。每當中央發布最新文件時,馬院研究生緊跟中央步伐進行熱議,營造愛黨愛國的良好氛圍。
2.研思想研精神
每一期博聞讀書會開始之前,學院在各年級招募四至六名現場做讀書發言的同學。報告的同學在經過深入學習思考后,需要將自己在原著學習中的心得體會講出來,發言時間約為十五分鐘。其他參與同學通過此前的閱讀以及同學的發言,提出自己的疑問,對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討論。最后,由老師總結,同學們提交心得體會。從2020年開始,博聞讀書會拓展品牌內容,推出線上講座——“馬克思主義寒暑假原著精講精學精練”,在假期邀請校內外知名專家學者講授經典原著,開啟云端課堂,至今已持續開展四個假期共二十四次寒暑假精講精學精練講座,使同學們在家也能享受學術盛宴。
3.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自2012年中國好人網和博聞讀書會成立以來,武漢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每一年籌備由書記、院長帶隊的馬克思主義學院社會實踐團,帶領年輕老師和學生參加和中國好人網聯合舉辦的慰問“好人”的活動,引導馬院全體師生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2021年暑期,學院還成立了博聞求是研究生暑期政治理論宣講實踐隊,跟隨老師深入湖北省鄂州市進行調研,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以實踐促理論發展。
4.講理論講心得
2021年,馬克思主義學院博聞讀書會再次拓展品牌內容,以建黨100周年為契機成立了“博聞求是研究生政治理論宣講團”。它不僅對接學校其他學院的團委部門,以團課形式對其他學院的本科生進行宣講,而且聯合了武漢工程大學的研究生育人品牌“工大講堂”進行宣講。同時,宣講團還走進湖北省鄂州市鼓樓街道給街道干部進行宣講,真正地將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習近平總書記的最新精神和黨史學習教育融會貫通。博聞讀書會跳出了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界限,形成了以校內其他學院、學校、社區三級聯合的宣講平臺,不僅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宣講出去,而且還將持續跟進黨中央文件的最新精神,利用博聞讀書會平臺深化育人實效。
與此同時,博聞讀書會對其組織辦法推陳出新,將其與研究生的整個學習生涯掛鉤,要求每個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均需參加馬院舉辦的“博聞讀書會”及其延伸活動,在整個研究生期間需聽十二次報告和做兩次報告。研究生參加博聞讀書會的分數作為研究生評獎、評優、評先等活動的指標。
博聞讀書會經過十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回到理論的科學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學生參與度高、形式靈活的常態化、長效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宣講平臺。在育人實效方面,讀書會開展了多項讀書育人活動,使研究生在參加博聞讀書會的各個環節中得到全面提升,達到了全員育人的實效性。首先,研究生通過博聞讀書會拓寬了視野,開拓了自己的宏觀思維,并將讀書會“明理啟志彰顯人文精神,宏德博學力促文化傳承”的理念深植于心。其次,博聞讀書會提高了研究生的學術水平和研究能力。作為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研究生,學習馬克思的經典著作是必要的一步。只有通過深入閱讀原著,才能理解馬克思的思想脈絡,提高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學生可以借助這一平臺深入閱讀原著,與老師和同學進行探討,深刻理解其中的要義。最后,博聞讀書會提高了研究生的實踐運用能力。通過“行”和“講”的環節,研究生將“讀”和“研”學到的理論、精神轉化為實際行動。這不僅使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人民大眾中得到傳播,而且極大地提高了研究生的政治素質和人文素質。近五年來,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研究生就業率達到了100%,其中在黨政機關、科研單位和中初高等教育單位的就業人數達到了32.5%。此外,學院涌現了一批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學生,他們有的獲得了國家級獎學金,有的參加了校內外的學術論壇、征文比賽、創新創業比賽并獲獎。同時,博聞讀書會作為武漢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品牌活動,在2020年校內的一院一品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2021年博聞讀書會作為校內學生工作的精品項目成功立項,充分肯定了博聞讀書會的育人效果。
在社會影響方面,新華網、湖北日報、湖北信息理論網、鄂州溶媒、中國好人網、武漢工程大學新聞中心、武漢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官網等多家媒體對博聞讀書會的成果和經驗進行了詳細報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同時,這一制度也得到了老師和學生的一致認可。武漢工程大學黨委副書記鄭丹鳳在出席博聞求是研究生政治理論宣講團第一次公開宣講時發表講話,充分肯定了博聞讀書會的工作。鄭書記認為“讀、研、行、講”的四位一體育人模式是促進研究生發展的有效形式,能夠真正做到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8]。
“讀、研、行、講”四位一體的實踐育人模式是武漢工程大學馬院研究生自我思想教育的一個新創造,推動了研究生個人能力的突破和提高,是一次積極有益的嘗試。在宣講過程中,博聞讀書會還將自己的成功經驗模式化,為其他學習黨史的單位及部門提供參考,真正地做到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