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承英 晉江市華僑中學
體育學科作為初中的重點學科之一,教師應對體育擁有足夠的重視度。通過體育教學能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在陽光體育視角中,教師應對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予以革新。
陽光體育便是指讓學生在陽光下接受體育鍛煉,首要目標便是要讓學生從教室里走出來、走向操場,使其每天都能在操場上完成一定的鍛煉量。依據國家提出的要求,要使學生每天都能在操場中完成1 小時以上的運動,通過陽光體育活動的開展使其能掌握兩項以上的體育技能,并使學生能養成運動的良好習慣,以此來提升他們的身體素質[1]。陽光體育的開展是長效的、常態的,通過陽光體育活動的展開能有效的提升初中生的身體素質,為確保這一項目有效的展開,教師應積極配合并通過體育課堂為學生們傳授運動技巧,使學生能通過學習養成運動的興趣。
陽光體育的首要目的便是讓學生參與到運動中來。但就目前現狀來講,初中生的運動量明顯是不足的。在體育課程的教學中,教師一般先讓學生進行熱身訓練,在展開理論教學或以教師示范的方式展開體育技巧的傳授,但很多教師并不重視體育課程的開展,在教學中僅完成示范后便讓學生展開自由活動,其并不能對所教授技能進行良好的訓練,致使他們不能切實的掌握運動要領[2]。除此外,在這些步驟中,有些教師還過于重視示范與模仿,這兩項教學所占時間較長,使學生并不能充分的進行運動,致使教學結果并不理想。除此外,在自由活動的環節,很多學生并不會參與體育訓練,使他們的鍛煉時間不足,也并不符合陽光體育的要求。
依據陽光體育教學指標,學生至少要掌握兩項以上的體育技能。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因每個學生對體育項目的興趣是不同的,有些學生可能更喜歡足球與籃球,而另外的學生可能更細化跳繩與乒乓球[3]。一個班級中的學生興趣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若要對他們進行統一化教學,則必定會導致部分學生無法學習自己喜歡的體育知識,也會影響他們對體育的興趣與體育技能水平的提升。這種以班級為單位的教學形式缺乏對個體的針對性,無法使學生學習的體育教學內容與興趣保持一致,并不利于陽光體育活動的開展。
陽光體育活動的重點便是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從培養體育習慣開始讓學生能愛上體育活動,為其日后自主鍛煉、終身鍛煉打下良好的基礎。但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并未能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使其能保持每天固定的運動量,甚至有些學生還對運動充滿抗拒,并不愿意主動地參與到運動中來[4]。體育教師為能確保陽光體育活動得以良好的展開,應對這類問題形成認識,并積極尋求解決辦法。
陽光體育的要求便是讓每個學生每天都能有一個小時的鍛煉時間,為使這一目標能夠落實,光靠體育課程的開展是無法實現的。首先,在初中的課程安排中,體育課程并非每天都有[5]。其次,一節體育課程的時間也不足一小時,就算學生能在體育課上獲得充分的鍛煉,也無法滿足陽光體育的教學目標。對此,教師便要思考解決辦法,例如,教師可以在體育課程以外組織體育活動,如可在大課間的時候讓學生們能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以此來增加他們每天的運動時常。但在實際教學中,體育教師并未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體育教師對課外體育延伸并未準備充分,再加上部分學生并不熱愛鍛煉,并不能有效利用課后時間開展體育運動,這邊使陽光體育教學的開展變得尤為困難。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注重對學生展開體育技能的培養,并不注重培養他們的體育精神與體育素養,這并不利于陽光體育活動的開設。首先,體育活動除個人項目外還有許多集體項目,個人的體育技巧在集體項目中也需要他人的配合。其次,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是符合陽光體育教學目標的,教師不應只關注學生的體育技能,還應多關注他們的體育精神,使其能通過初中體育教學養成良好的競技精神,為未來的生活與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但,目前大多學校的體育教師都未能關注到培養學生體育精神的重要性,這并不利于陽光體育的落實。
針對目前陽光體育活動開展中所遇見的問題,體育教師應充分認識到陽光體育開展中所遇到的難點,緊隨陽光體育的內核,使體育活動能在初中生中得到充分的開展,使陽光體育活動得以落實。
以往的體育教學,多以教師示范為主,在讓學生對教師所示范的行為展開模仿,這樣的教學模式所存在的問題便是學生的鍛煉程度不足。對此,教師可引入翻轉課堂的思維,將學生的練習作為課程中的主體,使其能在課堂中對所學內容展開充份的練習,并確保他們的鍛煉程度[6]。例如,教師可在課前讓學生觀看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視頻,之后在課堂上讓學生模仿視頻中的動作進行練習。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可及時對學生的動作進行指導,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使學生擁有更多的練習時常,還能加快教學進度。在具體實踐中教師應注意及時糾正學生的問題,因是通過課前觀看視頻的方式展開教學,不可避免的會有些學生存在準備不充分或是視頻觀看不細致等問題,對此教師應對其問題及時糾正,確保學生所做運動的準確性與規范性。在課后自由活動的環節,教師也應運用翻轉課堂的模式,對自由活動予以創新。例如,教師可通過學生的興趣入手,以一些趣味性體育游戲的方式,讓他們能積極的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使所有學生都能在體育課程中得到充分的運動。通過翻轉課堂的形式,可打破原有的體育課程教學方式,構建出新的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使陽光體育活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能得到有效的落實。
初中體育課程關于培養學生體育技能方面,教師應重視學生們的差異性,依照學生們的差異性展開有針對性的體育技能培養,使他們都能在體育課程學習中學到自己感興趣的技能。課程開展時,教師應依照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對體育課程展開個性化設計,使每位學生都能在體育課程學習中學到自己感興趣的體育活動,以此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都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課程中來[7]。在具體課程展開中,教師可以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對每位學生所喜歡的體育運動展開詳細的調查。再以興趣小組的形式,將相同興趣的學生劃分為同一小組,讓每位學生都能學習自己感興趣的體育內容。例如,若有學生對羽毛球感興趣,教師便可以在課堂上為其教授羽毛球相關的體育技巧,并讓他們以小組的模式開展羽毛球訓練。若有學生對足球感興趣,教師便可以以小組的模式對喜歡足球的學生開展與足球相關的教學。通過這種小組模式的劃分,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開展體育教學,使每位學生都能學到自己喜歡的內容,讓他們在興趣的驅使下進行學習,提升他們的鍛煉效率。除此外,教師還應注意讓學生在填寫體育興趣的過程中,應讓他們填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體育興趣,這樣才能符合陽光體育的教學要求,使每位學生掌握兩項以上的體育技能。
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除要關注體育技巧的傳授外,還應注重對學生展開體育興趣的培養,通過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良好的運動習慣是陽光體育教學的宗旨,故教師應從興趣入手,使學生能愛上體育運動[8]。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采用趣味性的教學方式,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可采用趣味性的游戲來展開體育教學,將運動與游戲相結合,充分調動好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再如,教師在進行教學視頻播放的過程中,可以選用學生所熱愛的動漫或動畫的形式,來創設相應的體育教學情景,讓學生能在相應的教學情境中進行鍛煉,轉變學生不愛運動的態度,使學生能對體育課與運動充滿向往,以此來使他們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為達到陽光體育教學目標,使學生每天都能擁有一個小時的運動量,初中體育教師應積極向課外拓展運動時間,并讓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來進行體育鍛煉,使他們能自發的展開體育活動的練習,在此期間教師也應對他們的訓練動作進行充分的指導。首先,教師可利用大課間的時間,讓學生們進行體育活動。大課間的時間相對于其它空間時間較長,傳統的大課間大多由學校組織學生進行廣播體操的訓練,為更好的落實陽光體育活動,教師可有針對性的對傳統的大課間模式予以創新,充分利用好大課間時間為學生創設鍛煉的機會。其次,教師還可引到并組織學生開展體育社團活動,以社團形式為學生進行體育訓練找到良好的伙伴,讓他們能在互相督促、互相鼓勵中開展體育鍛煉。
在落實陽光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除提升學生的身體機能外,還應重視學生的精神素養。在教學中教師應認識到每位學生都有著進行體育活動的訴求,教師應有針對性的開發每位學生的潛能[9]。教師應采用“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利用好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訴求,充分激發學生的身體技能,為國家培養體育人才打好基礎。除此外,教師在開展戶外體育活動過程中還應注意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并將思想教育穿插在體育教學之中。例如,在開展足球教學活動時,教師除應培養學生們的足球技巧外,還應培養他們的團體協作能力,并跟他們講述足球作為一個多人團體運動,與每位參與到場的人都有關,不應只注重個人主義,還應多與團隊相配合,只有好的配合才能贏下比賽的勝利。通過對團體意識的培養,還能讓學生更具集體榮譽感,使他們能在日后的學習與生活中更好的融入集體,形成良好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落實陽光體育教學政策,并對陽光體育教學本質予以深入思考,對教學中的不足進行深入反思。針對體育教學中的問題,教師應積極尋找解決辦法,并對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予以創新,優化教學內容的不足。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認識到陽光體育的要求,積極尋找解決辦法為學生每日都能運動一小時提供充足的條件,使陽光體育活動能得到有效的落實。除此之外,教師還應重視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讓其體能得到訓練的同時還能養成良好的競技精神,為其日后的學習與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其日后能更好的融入集體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