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婍
摘? 要:地處鄞東南的塘溪鎮是寧波市有名的紅色基地、革命老區, 在日常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有效滲透紅色文化,有利于提升學生們的愛國意識,有利于增強學生們的家鄉自豪感,有利于學生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關鍵詞:紅色文化;農村初中英語
地處鄞東南的塘溪鎮是浙江省寧波市有名的紅色基地、革命老區,這里誕生了寧波地區最早的農村黨支部和眾多的革命遺址,擁有厚重的紅色歷史底蘊。這里名人輩出,他們奮斗華彩耀中華:童第周——世間克隆第一人,沙孟?!材h香譽神州,周堯——昆蟲科學攀高峰,沙耆——用藝術為民族吶喊。塘溪當地紅色文化底蘊豐富,如何在日常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紅色文化,筆者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做的。
一、挖掘教材內容——人教版go for it, 適時導入當地紅色文化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對其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把語言和文化相結合,不僅有助于學生開闊視野,加深對世界的了解,還能夠借鑒和吸收外國文化的精華,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最終促進其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人教版go for it單元主題往往具有濃厚的時代特色,緊扣熱點話題和學生感興趣的話題。
在教學人教版go for it 八下Unit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3a文章時:Last year, I went to the Hangzhou National Tea Museum. It’s a relaxing and peaceful place near a lake…從杭州茶博物館延伸到寧波周堯昆蟲博物館,向學生簡單介紹周堯:周堯是塘溪鎮人,國際著名昆蟲學家。他放棄了在意大利的學習,回國抗日。讓同學們感受到身為同鄉的自豪,激發同學們的愛國之情。在教學人教版go for it 九下Unit5 Beauty in common things時,拓展到calligraphy. 向學生們介紹沙孟海:塘溪鎮沙村人,著名書法家、二十世紀中國書壇泰斗。他為我國書法界培養了很多人才。他愛祖國,也愛自己的故鄉塘溪。不僅鄞州境內有其眾多墨寶,而且家鄉塘溪鎮如今擁有許多沙孟海的題匾書跡,比如:鄞縣塘溪中學這六個大字。發揮人物的榜樣示范作用,提升學生對紅色先進人物的認同。
二、結合校本教材——《堇山紅脈研學》,豐富英語課堂活動內容
“在我們塘溪,一個偏遠的寧波鄞東小鎮,百年來名人輩出,塘溪的優秀兒女,他們終身追隨黨的事業、為民族獨立、復興勇擔使命。在中國共產黨初創時期率先投入工農運動的東光社和沙村農會、為了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沙文求、沙文威等,為民族復興勇擔使命的童第周、沙孟海、周堯等塘溪先輩。”塘溪鎮中學的校本教材——《堇山紅脈研學》接地氣,讓同學們感到親切又受益匪淺。結合校本教材,讓英語教學更有趣。在教學go for it七年級句型when is…? It’s on…提到黨的生日、建軍節等一些特殊的紅色紀念日的英文表達。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引起學生關注的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增加有關紅色文化詞匯的積累。在教學一般過去時態 (simple past tense)后,結合校本教材,讓學生靈活運用他們所了解的關于革命時期的相關知識與當今社會情況加以分析,鍛煉其語言邏輯表達能力。促進學生自主了解當地的紅色文化,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教學go for it七年級下U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這個單元時,提前布置任務讓學生周末打卡塘溪紅色地點——沙氏故居、童第周故居、周堯故居、寧波第一農村支部(農會)所在地,拍照及周末網上找資料,周一讓學生們以小組(teamwork)形式,圍繞主題,用英語簡單做一個介紹。讓學生們初步了解塘溪當地紅色文化,激發他們的愛鄉之情。每位同學對于本地區的紅色文化都有著或多或少的了解。學生們用英文介紹當地的紅色文化、紅色精神,講述家鄉故事,有利于助其建立一定的自信心。
三、融入第二課堂——拓展課及研學,突出紅色文化主題特色
每周五兩節的校級英語拓展課是紅色文化主題滲透的有效延伸。在英語拓展課上,拓展課可以每周提出一個主題:英語讀書讀報活動,英語小日記分享及英語主題演講等。比如結合教材中有關中國傳統文化(如中國傳統節日:Chinese Spring Festival. The Mid-Autumn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he lantern Festival等和寓言故事:女媧補天、嫦娥奔月等)的學習內容,激勵學生學好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比如紅色歌曲的滲入,聽聽紅色歌曲,學唱紅色歌曲,在歌詞美和音律美的熏陶中,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感悟信仰的力量。
結合地方特色的課外研學,滲透著紅色文化。比如開學第一課——環塘溪鎮堇山湖徒步。攜手風雨同行,學生們以班級為單位,高舉班旗,一路上過五溪路,穿隧道,走村落,沿環湖道。在風雨中攜手并進,在并進中感受互助的溫暖,在團結友愛中學會為夢想而堅持,在研學中感受當地的紅色文化。在堇山湖畔一路旖旎的風光中,旗幔、標語等黨建元素裝點其間,形成與人文旅游風景線相呼應的黨建小品風景線。當天布置的英語課后作業是結合開學第一課,寫一篇英語日記(write a diary)。第二天課堂上以小組形式簡單呈現,學生們的表現都很棒!結合地方特色的課外研學,滲透著紅色文化,讓學生們受益匪淺。
結束語:鄞州區塘溪鎮當地紅色文化底蘊豐富,在日常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紅色文化,結合紅色文化的獨特魅力,積極探索英語教學在紅色文化育人方面的獨特優勢,將紅色文化融入課堂作為自然的教學行為,同時注重把握好度,使紅色文化的育人功能以春風化雨的方式在英語課堂中得以充分發揮,有利于增強學生們的家鄉自豪感,有利于提神學生們的愛國意識。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
[2]劉道義,鄭旺全,張獻臣“立足國情,繼往開來,編寫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教材——談人教版高中《英語》新教材的編寫思路及內容創新”[J].英語學習,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