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天
摘? 要: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十分迅速,體育運動對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塑造小學生優良品質,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初等教育人員在重視學生知識、文化水平的提高的同時,還應利用體育課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落實素質教育,要充分發揮體育的優勢與價值,科學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毅力和終身體育意識。老師應結合當前小學體育健康現狀,制定切實可行的新教育策略,創造愉快、健康、輕松的成長環境和學習空間。
關鍵詞:小學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有效性;措施
引言
體育課程在應試教育體育中被作為副科,重視度不足課時相對較少,而且常常會被主科占課,導致體育教學淪為表面形式。素質教育全面推進以來,體育學科的重視度雖然有所提升,課時占比相對提升,但被占課的問題依然存在。而且由于學科改革并未完善,教學條件不匹配等問題,體育課的質量也無法得到充足的保障。對此體育學科需要通過以下措施提高小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1精心設計多種教學活動
在人們的認知中,小學體育的主要教學方法就是跑跑跳跳。但事實上,體育活動本身是極為豐富的,由小學生參與的“小”化的體育活動就更豐富了。為了促使小學生參與群體活動,教師應注意保證體育活動的多樣性和童趣。實踐證明,體育教師如果能展現自己的教育智慧,就可以幫助學生構建樂學的、群情激昂的體育課堂。如筆者在教學中設計了團隊建設、同起同坐、站圈、3分鐘地震逃生、電網、雷陣、“蜈蚣”翻身、信任后倒、車輪滾滾、突破重圍、救落水者、三人角力等活動。這些活動富有童趣,小學生自然會對其產生極大興趣。再加上群體化的學習氛圍,他們必然在意自己的表現,必然會想方設法讓自己的團隊獲勝。這樣,小學生也可以“紙上談兵”、參與實戰了。
2采用具有競爭性的體育游戲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
體育游戲的主要特點就是具有競爭性,具有競爭性的體育游戲會激起學生參與體育游戲的興趣,也會給小學生帶來興奮的感覺[3]。同時,競爭性比較強的體育游戲對學生身體素質的要求比較高,所以學生在參與競爭性強的體育游戲時,他們的身體就會不自覺地得到鍛煉。教師應合理利用課前時間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從而為學生積極在體育課堂上訓練體育技能奠定基礎。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提前向學生介紹體育游戲,通過讓小學生熟悉這些體育游戲的規則來激發小學生的競爭意識。具有競爭性的體育游戲有“跳繩奪帕”,每兩個人為一組進行對決。這兩個人要在自己的口袋中放一條手帕,然后跳進由兩個同學搖的長繩當中,邊跳繩邊尋找機會去搶奪對方口袋中的手帕,先得到對方手帕的人獲勝。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既獲得了樂趣,也加強了體育技能的訓練。同時也在不知不覺當中通過跳繩鍛煉了自己的身體。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創設相關的情境,以此吸引小學生投入體育學習。小學生對《喜羊羊與灰太狼》這部動畫片很感興趣,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小學生充當灰太狼或者小羊。在跳繩運動中,如果“灰太狼”跳的次數最多,就說明他成功抓到了“小羊”。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小學生以一種更加積極的態度投入體育學習當中。
3家校合作,發揮家校合力
家庭是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的重要場所。學校教育中借助豐富的體育勞動游戲和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勞動興趣。激發學生的興趣僅僅是第一步勞動,還需要家庭、家長的不斷配合,實現勞動習慣的延續和保持。家長要相信孩子放手讓孩子去干,讓孩子在實踐中學會做。當然家長要給以具體的指導、幫助、表揚、肯定和督促,讓孩子有勞動以后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在家庭生活中,家長可以鼓勵和引導小學生積極進行家務勞動。家庭中要營造良好的氛圍,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通過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等促進孩子養成熱愛勞動、主動勞動的良好氛圍。小學生可以自己進行鋪床疊被、洗衣刷鞋,協助家長干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動,如掃地、洗碗等。在家庭生活中,當孩子表現出對家務活動的好奇時,家長應該充分給予肯定,并且給予耐心指導,對于孩子的行為進行贊賞、肯定,從而強化孩子的行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勞動,進行體育活動,如在陽臺種植花花草草,開展體育游戲等,增進親子關系的同時,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良好品質,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4將體能訓練延伸到課外
雖然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由于在校的學生體育課的課時相對較少,因此,要在一定的時期里,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他們的體育素養,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為此,小學體育健康教師要在體育教學中大力推進課外活動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健身習慣。此外,在中小學開展體育健身活動時,還要與父母進行更多的溝通與交流,積極參與學校和社區的體育活動,增強學校的身體素質。最后,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促進學生養成終生體育的習慣。比如,在寒假將至時,小學的體育保健老師可以征求他們的父母的建議,在學校里,安排學生參加夏立營、冬立營等戶外運動,并安排他們進行戶外拓展運動。
結語
作為一位小學體育教育的教師,必須深刻地意識到體育的重大意義,在思想觀念上進行積極的變革,把現代教育思想融入到體育教學之中。在體育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到學生年齡、個性特點和體育教育的特點,運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創造出活潑、有趣的體育課。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不斷地優化和改進體育活動。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在體育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在促進中國兒童身心發展的基礎上,加快我國的體育教育。
參考文獻:
[1]郭永山.小學體育中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20(43).
[2]楊平.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策略[J].讀寫算,2019(23).
[3]熊瑞.基于新疆哈密市小學生身體素質差異性分析的課外體育活動干預策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9,9(13).
[4]熊怡妮.基于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優化設計[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3).
[5]雍琳.淺析小學體育有目標的身體鍛煉對提高學生體質的作用及應用策略[J].考試周刊,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