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華
(長春市寬城區天光小學,吉林 長春 130051)
課題研究的過程、成果體現學校辦學實力和水平,是其落實好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保障。以課題研究為發展契機,能有效促進學校辦學品質的提升已成為大家的共識,以筆者承擔的吉林省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學生綜合評價研究” 為例,能深刻體會到課題研究是學校深入發展的生長點,更是提升辦學品質的助推器。
2020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這是新中國第一個關于教育評價的系統性改革文件,是指導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渡罨聲r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 從黨委和政府、學校、教師、學生、社會五類主體為抓手,明確了新時代我國教育評價改革的方向和路徑。
怎樣根據《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 的精神和學校自身個性化的辦學理念,充分發揮學校育人功能,建立科學的教育評價機制,實施有效的評價策略,進一步發揮重要的導向、激勵、診斷功能,促動全體學生和諧發展及教師教學行為不斷自主完善,引領學校整體教育行為按客觀規律辦學治校是學校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天光小學以開展“十四五” 規劃重點課題“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學生綜合評價研究” 為突破口,在“尊重學生個性化、成就學生發展多樣化” 的理念下不斷探索新的具有時代性的評價模式,評價方式由單一化向多維度、多層次轉變,評價時把短期評價與長期評價相結合,評價指標把顯性指標和隱性指標相融合,并重點研究隱性指標框架。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學生綜合評價” 體系是破解學校發展瓶頸的有效策略,更是學校全面落實教育方針的關鍵點。
本課題是一項從當今教育形勢和學校實際情況出發的實踐研究,本著“邊學習思考、邊研究探索、邊總結完善” 的原則,逐步將核心素養覆蓋的要點課題化,為此,重點研究以下三方面內容:
重點探索教育評價功能由側重選拔轉向側重發展,主要包含評價的四方面功能。即一個目標: 和諧成長;兩個面向: 面向每一個學生、面向學生的各個方面;三個學會: 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生活;四個素養: 科學探索素養、人文底蘊素養、身心健康素養、責任擔當素養。
依據《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內容要求,重點研究構建適合學校需求的“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學生綜合評價體系”,以及研究建構適合學科需求的“學科評價體系”。兩者相輔相成,互為補充。
采用過程性與終結性評價、診斷性與鼓勵性評價、模糊評價和形象評價、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等方法,運用紙筆檢測、口試評比、線上評價、手機App 評價等方式混合推進。
以課題為載體進一步探索科學有效的課堂教學,使“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學生綜合評價研究” 理念落實到課堂教學的關鍵環節中,提升教學質量和課堂教學實效。
一是研究“有備而來” 的課堂教學。重點研究評價集體備課實效,需要教師個人備課充分,學生課前準備到位。二是研究“互動教學” 的課堂教學。重點研究評價課堂中體現教師是學生的引領者、合作者,建立平等互動的課堂師生關系。三是研究“學生主體” 的課堂教學。重點研究評價課堂中學生的主體行為,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自主發現等重要的過程行為。四是研究“有效點評” 的課堂教學。重點研究評價教師要用真誠的語言肯定學生,用得當的行為激勵學生,用課后及時交流關注學生,用恰當的批語“筆談” 提升學生。
把“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學生綜合評價研究” 課題的思想作為學校設置課程體系的理論基礎,進一步構建和諧發展的學校課程體系。
使學校課程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對學生核心素養的高期待,并構建學生向往、開放包容的高品質學校特色課程。
在此課題的核心理論指導下,學校在實踐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學生綜合評價體系”。充分發揮多元評價功能,以一直在運行的“學校成長銀行” 評價機制為基礎,并以承擔的課題為研究的切入點,不斷探索完善、創新嘗試、發展構建出學校特有的“紅領巾獎章” 爭章評價體系。
把課題的研究內容對學生發展的綜合評價內容以紅領巾獎章不同章目的形式呈現出來?!凹t領巾獎章” 章目分為基礎章章目和特色章章目。基礎章章目為: 向黨章、繼承章、品德章、主人章、協作章、勞動章;特色章章目為: 學習章、守紀章、安全章、科技章、環保章、才藝章、進步章。
評價時長覆蓋每個學生從課上學習到課下活動再到家庭表現。評價主體多元,全校教師、同學、家長全員參與。在評價手冊中評價者以簽名或印章為準(評價者的簽名次數是有上限的),三個印章(簽名) 換取一枚天光幣。每月月底集到天光幣的學生到學校開設的“陽光超市” 購買自己喜歡的學習用品。學期末開展一次大型“紅領巾獎章” 頒章儀式,提高學生的榮譽感、成就感。
學?!凹t領巾獎章” 爭章評價體系的實施,積極構建了階梯式成長激勵體系,引領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爭章實踐中探索、收獲、成長、進步,能有效達到基于核心素養對學生綜合評價的目的。
在學科評價研究過程中,要找準學科教學研究的切入點進行深入實踐、探索。
語文學科以識字教學為研究內容,總結識字教學中“形音義結合訓練法”,并構建了多維立體評價框架,從興趣、厚度和廣度三個切入點著手評價,提高學生語文識字學習的能力。
數學學科以口算、解決問題等專項學習內容的開展評價。采用顯性評價和隱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構建出完善的評價模式。這種評價起到了激勵學生學習、改進教師教學的作用。
其他學科根據學科特點改進原有的評價方式。在原有的定量評價、顯性評價、短期評價做得較好的基礎上,重點探索定性評價、隱性評價、長期評價的目標內容、方法策略、應用效果,使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目標在學科教學中得到有效落實。
課題研究使學校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全方位評價學生,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促進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推動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能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同時吸納家長作為評價主體,能改變家庭環境中“唯分數論” 的評價標準,帶動家庭評價的整體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