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蕙君
電視劇《打開生活的正確方式》熱播,全職主婦付心童,遭遇家里一系列事件的打擊,母親的自殺最終成為導火索,積壓已久的躁郁情緒徹底爆發。觀眾直呼:“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崩潰”。
情緒就像“坐過山車”
什么是躁郁癥?網上有一個問答:“得了(過)躁郁癥是什么樣一種體驗?”最高贊的回答是“世界觀不斷地建立然后崩塌,再重建然后再崩塌,循環往復。”
躁郁癥又稱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會抑郁和狂躁交替發作。狂躁時,感覺大腦是急速運轉的,異常興奮,說話滔滔不絕,過度夸大自己的地位財富,會出現很多不切實際的想法,也會有一些不計后果的行動;抑郁時,明顯情緒低落,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非常悲觀、沮喪,不愿意動,也不愿意說話,不愿意跟人交往,整個人的注意力和精力都會下降。
為什么好端端的人會患上躁郁癥呢?首先遺傳是患者最為主要的危險因素,且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其次生活負面事件刺激是誘發躁郁癥的一大原因,比如與家人發生爭吵、離婚、親人離世、長期獨居、人際關系極差、經濟出現嚴重問題、濫用藥物等,多種負面事件長期共存,難以緩解,便有可能一觸即發。
生活最怕丟失自我
生活優渥的付心童當了多年家庭主婦,已經失去了自我。除了照顧丈夫和兒子,付心童還得照顧不省心的公公和倔強的母親,整天奔波于自己家、療養院、公公家和學校之間,根本沒有屬于自己的空間。
在一段婚姻中,女人最害怕的是什么?是日漸衰老的容顏,是松弛開始長皺紋的皮膚,還是怕留不住丈夫,終有一天會被拋棄的憂心?付心童的部分病因,來自于此,也不止于此,她也是現實生活中無數個女性的婚姻縮影。她們生活在現代社會中,受過高等教育,可在婚姻關系中,不自覺淪為傳統女性,活成了丈夫的附庸:經濟上依附,精神上依賴。這是付心童的死穴,更是她發病的根本原因。一場躁郁癥,顛覆了付心童的內心秩序,她不再遵循過往的意識思維,她學會了審視自己,她不再害怕婚姻的失敗、丈夫的離開,重新找回了自己。
做好家庭和社會支持系統
當然,重塑的過程很艱難。治好付心童的躁郁癥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她重新回歸職場,將她重投到社會里去,在社會中去找到自己的價值。因為,她的病根就是貶低自己,沒有存在感與生命價值。只有當一個人覺得自己有用,才是越過越快活,這是自信的魅力。
確診躁郁癥后,治療康復中最重要的就是親友的認可與陪伴,以恢復患者的社會功能為目標,做好家庭支持系統和社會支持系統。若躁郁癥發作程度相對較輕,比如在抑郁時,雖然情緒不高,但是基本的工作、生活還能堅持。躁狂表現是輕躁狂,這時可在家先觀察一段時間,但前提是身邊一定要有親人陪伴,觀察其變化。若沒有出現進一步加重的跡象,就再觀察一段時間;若稍微有加重的現象,或者出現自己處理不了的問題,一定要及時去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