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

2022年,康佳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96.08億元。“十三五”期間,康佳集團共實現營業總收入2031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9.92%,利潤總額約81億元。
3月27日,康佳集團發布2022年度ESG(環境、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最新報告。這是康佳首次發布基于ESG概念的專題報告,圍繞新能源材料、鄉村振興、低碳“智造”等多個維度展開詳細披露,以科技向善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下好ESG這盤棋,不容易。
目前,我國ESG發展與投資尚處于起步階段,國有企業無疑是踐行社會責任的中堅力量。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統計顯示,2021年國有控股上市企業發布社會責任報告數量為613份,以47.37%的發布率居于前列,遠高于民營控股19.98%的發布率。
不久前,康佳入選“央企ESG·社會價值先鋒50指數”,以93.8分位列榜單第18名,成為央企ESG實踐的模范標桿,一同入選的包括中國移動、保利發展等各行業領軍企業。
“雙碳”戰略的深入人心,為企業發展帶來了更多機遇。
基于全球能源體系的轉型加速,新能源、光伏成為聚光燈下的焦點。2022年,康佳積極布局綠色環保產業,與微型逆變器龍頭禾邁股份、晟高能源達成戰略合作,切入分布式光伏賽道,共同探索低碳發展新方向。
為落實“碳中和”目標,康佳集團先后與貴州凱里市、貴定縣簽訂合作協議,合計投入近100億元。在“多彩貴州”的生態文明建設基礎上,著力打造本土光伏材料、光伏組件等產業,繼續往光伏產業鏈上游延伸性布局。
據悉,康佳計劃于凱里市投資50億元建設5條光伏玻璃生產線,預計到2025年,年工業總產值將突破100億元,年納稅5億元以上,解決就業不少于4500人。
近年來,康佳始終踐行低碳“智造”的環保理念,不斷構筑共生共融的綠色生產模式,進一步降低生產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報告顯示,康佳集團2022年化學需氧量、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物排放量較去年顯著下降。
其中,集團旗下安徽康佳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康”)被工信部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康佳以“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的生產模式,成為電子行業綠色環保的領跑者。
3月,國際可再生能源署數據表明,2022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近一半是在亞洲地區,而我國是最大的貢獻者。可預見的是,隨著ESG理念的普及,擁有比亞迪、寧德時代、康佳等新能源科技型企業的中國,也將在全球經濟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回歸企業本質,公司的價值不光體現于增收創匯,還要用精致產品為大眾創造生活便利,以扶貧濟困踐行企業社會責任,促進群眾致富,實現共同富裕。
康佳貴州光伏產業園區,就是在鄉村振興這一主旋律下跳動的音符。
數據顯示,自2003年以來,康佳集團累計投入超過5000萬元的專項資金用于鄉村扶貧相關項目,幫助對口幫扶的貴州三穗、天柱兩縣貧困戶實現脫貧。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通過發揮自身科技及產業優勢,康佳集團在三穗、天柱兩地積極開展產業振興相關項目,利用自有推廣渠道與供應鏈管理經驗,助力當地特色產業“三穗鴨”做優做強。截至目前,當地主營三穗鴨業務的鄉鎮企業已達18家,其中一家產值破億。
此外,康佳以教育幫扶為抓手,啟動“山海之約”公益行動,百位“援夢合伙人”與貴州黔東南地區貧困學生建立一對一幫扶關系,用實際行動改善教育,阻斷鄉村貧困代際傳遞。
康佳堅守的發展戰略,與ESG的內核不謀而合。
世界仍面臨許多全球性挑戰:氣候變化、能源危機、地緣沖突,在復雜多變的宏觀背景下,綠色低碳的可持續發展論日漸興起。隨著“雙碳”戰略的落地,一股新的浪潮正席卷全球。
從業務表現來看,康佳踐行的“長期主義”戰略反響不錯,過去5年,康佳營收實現約20%的年復合增長率,2021年歸母凈利潤相較2016年增長近10倍。
ESG更需要長期主義:舍去利益至上的短視行為,用耐心與持久贏得這場沒有終點的無硝煙的戰爭。
正如長期主義踐行者—亞馬遜(Amazon),如果貝索斯在過去20年連續虧損的任何時刻,選擇放棄對云計算、衛星的超前布局,轉而追求短期利潤,那么,很有可能亞馬遜如今仍是個電商平臺,而不是與微軟、谷歌掰手腕的全球第五大巨頭。
最新財報顯示,一方面,康佳正推動傳統消費類電子業務結構轉型優化;另一方面,向新能源、光電半導體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起挑戰。
前瞻性的布局為康佳贏得了未來。作為最早一批“吃螃蟹”的中國企業,經過長達4年的深耕,康佳半導體光電產業的技術“護城河”優勢逐步顯現。
2022年,重慶康佳半導體光電產業園宣告投產,多條MLED(Mini LED和Micro LED的統稱)生產線及檢測中心投入使用,意味著康佳成功攻克MLED量產化這一難題。

重慶康佳半導體光電產業園投產。
今年以來,XR、MLED概念得以發酵。蘋果、三星、華為等企業紛紛布局Micro LED賽道。據報道,蘋果也將在下一代智能手表中采用Micro LED技術。
這一次,康佳與世界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
康佳集團ESG報告提到,為應對新消費電子類市場的“存量”困境,康佳將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把“長期主義”價值注入企業經營底色,加速推動傳統家電制造產業向智能制造、節能環保等方向結構性升級。
全國范圍內,以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安康、陜西康佳智能制造產業園區為代表的康佳智能制造集群已初具規模。在這一過程中,康佳不斷延伸和拓展產業綠色供應鏈,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頭作用,與上下游協同構建綠色智能制造的生態圈。
在并不遙遠的未來,或許能看到康佳堅守的“長期主義”結出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