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中共安吉縣委社會建設委員會
讓竹產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竹產業成為有分量的產業,讓竹產業成為有活力的產業,湖州市安吉縣大力推進竹產業全產業鏈融合發展,探索走出了一條綠色共富的新路徑
世界竹子看中國,中國竹子看安吉。安吉有著百萬畝竹林,素有“中國第一竹鄉”的美稱,曾以全國1.8%的立竹量創造了全國20%的竹業產值。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曾勉勵道,“安吉由竹出名,做好竹文章,進一步發展特色產業,前景廣闊,大有可為”。這些年來,安吉縣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大力推進竹產業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積極探索走出了一條綠色共富的新路徑。全縣竹產業總產值達166億元,每年可帶動4.75萬戶林農戶均增收6700余元。主要有三個方面做法:
聚焦村強民富,讓竹產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率先在全國開展林權制度改革,將84萬畝毛竹林經營權集中流轉,組建119個毛竹專業合作社,實行統一管理、統一經營。近年來,各合作社成功轉化各類項目30個,吸引社會工商資本近40億元,累計為村集體增收5000余萬元,創造勞動就業崗位3500余個。大力推進林業配套設施建設,以“五彩共富路”建設為抓手,在山上新改建1012公里林道,在山下規劃建設110個竹材分解點,同時全力培育發展本地耗竹企業,實現了竹材砍伐利用“當日上山、當日下山、當日分解、當日入廠”。積極鼓勵林農發展林筍、林禽、林養、林酒等林下經濟,政府統一搭建“安吉優品匯”農產品銷售平臺,切實打通產銷渠道,各路客人對安吉的竹筒酒贊不絕口,安吉竹林雞每年可新增產能200萬只,促進村集體年均增收30萬元以上。
聚焦市場開拓,讓竹產業成為有分量的產業。聚力打造國家級竹產業示范園區,在全縣布局多個共富產業園,先后引進一批重量級龍頭企業,形成了從竹椅、竹地板到竹工藝品,從竹筍宴、竹飲品到竹保健品的完整產業鏈,涵蓋8大系列、3000多種產品,切實將一根竹子“吃干榨盡”。堅持為竹產業注入科技的力量,成功爭取國家竹產業研究院落戶安吉,廣泛開展政產學研合作。最近,引進了一家新材料企業,把竹子制作成一種新材料,可廣泛應用到航空航天、微電子、分離膜、納米、液晶、激光等領域。率先在全國開展“以竹代塑”市場化改革,成為全國首個“以竹代塑”應用推廣基地,發布了國內外首個《以竹代塑產品分類分級團體標準》。目前,全縣重點餐飲場所已實現竹餐具全覆蓋,還把竹餐具推廣到省政府機關食堂和杭州亞運會,得到了各級各界的高度點贊。
聚焦“兩山”轉化,讓竹產業成為有活力的產業。在“雙碳”攻堅大背景下,創新實施竹林碳匯改革,建起了全球首座毛竹林通量碳匯塔,通過全域林權流轉、竹林統一經營、綠色金融支持、碳匯交易反哺,每年可為每個村增收100萬元以上。以竹林碳匯撬動竹林經營,提升竹產品價值,為廣大林農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真正實現了“空氣也能賣錢”。依托安吉獨特的山水資源,從奧斯卡獲獎電影《臥虎藏龍》開始,在綠水青山間布局了一大批高端文旅項目,有力帶動了影視、度假、康養等產業發展。目前已建起以“竹”為特色的精品民宿137家、鄉村咖啡館300余家、露營基地49個,成為全國森林康養建設試點縣,連續5年位居全國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榜首。始終堅持國際化視野,推動國際竹藤組織優先支持安吉項目、優先采購安吉產品,還同“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建立了貿易關系,安吉“小竹子”走向了國際“大舞臺”。
竹產業是山區經濟的支柱產業和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推動竹產業全面振興是加快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徑。下一步,安吉將更加忠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始終秉持竹子堅毅挺拔、剛毅不屈的氣節,牢牢錨定竹林秀美、竹業興旺、竹農富裕三大目標,進一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持續走好竹產業全產業鏈融合發展之路,努力為各地探索綠色共富新路徑提供更多安吉素材、安吉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