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暢
(作者單位:西藏山南廣播電視臺)
在數字化和網絡化的時代,觀眾對高清節目的需求越來越高,廣播電視臺在內容安全和版權保護等方面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在這種背景下,如何有效地上載和播出高清電視節目成為廣播電視臺急需解決的問題。目前,國內外對高清電視節目上載和優質安全播出的研究還相對較少,尤其是對技術和管理方面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通過對廣播電視臺的實際情況進行調研和分析,探索高清節目上載和播出的優化策略,為廣播電視臺提供決策參考[1]。
高清電視節目能夠提供更高的畫質和聲音效果,能夠給觀眾帶來更好的觀看體驗。通過保證高清節目的上載和播出質量,廣播電視臺能夠滿足觀眾對高清內容的需求,為觀眾提供更好的觀看體驗,從而提高觀眾的滿意度和忠誠度[2]。
廣播電視臺作為媒體機構,其品牌形象是至關重要的。高清電視節目的上載和優質安全播出可以展現廣播電視臺的技術能力和專業水平,幫助廣播電視臺進一步樹立品牌形象。當觀眾觀看到廣播電視臺提供的高質量節目時,他們就會對廣播電視臺產生更高的認可度和信任感。
高清電視節目的上載和優質安全播出也是保障內容安全的重要手段。通過嚴格的審核和播出管控,廣播電視臺能夠確保節目內容符合法律法規和社會道德要求,避免出現違規或不良內容的播出,從而保護觀眾和社會的利益。
高清電視節目的上載和優質安全播出不僅關乎廣播電視臺自身,也關系到整個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廣播電視臺通過提供高質量的高清節目,能夠推動行業的進步和創新,促進行業的發展和競爭力的提升。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開始應用智能化的系統對數字化素材進行管理,上載環節是管理流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在這一環節出現了質量問題,那么后續的工作便會出現質量問題[3]。
當前我國的節目播出一般會出現以下幾類問題:第一,節目素材伴音出現錯誤。有時節目在播出時會出現靜音現象,而這種現象的出現與節目的伴音設置沒有調整到左聲道有關,當系統調取伴音的音軌時,會出現音軌與系統調取指令不一致的錯誤。雖然當前有人提出直接應用雙聲道上載來避免這一問題,然而有時也存在只需要調取伴音的需求。第二,5秒以內的素材無法播出。在播出5秒以內的節目時,常常會出現節目難以順利播出的現象,有時即使節目播出了,但視頻質量無法得到保證,或者音頻出現了雜音,導致人們無法順利觀看節目,收看節目的體驗感不高。第三,上載節目消失。利用智能化的系統上載節目時,對節目上載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如果節目沒有按照標準、流程、日期進行上載,有可能會出現故障。而這種故障往往與沒有仔細核對節目的播出時間和刪除時間有關,導致還未到節目播出時間,系統就自動刪除了節目。第四,節目播出時出現黑屏。有時在播放節目時會突然出現黑屏,雖然出現黑屏的時間往往不長,并且黑屏過后節目會正常播放,但是黑屏現象依然影響了節目播出的質量。第五,播出串聯單的節目與需要播出的素材不對應。當前工作人員一般是應用媒資管理系統來建立播出串聯單與高清電視節目素材之間的關聯,該系統主要應用服務器-客戶機(Client-Server, C/S)技術模塊,當用戶在客戶端完成文件上載、編目、檢索等管理工作以后,系統便能依據設計的播出串聯單自動播出節目。然而,有時作業人員沒有規范操作,采用了先上載再編單的工作順序,導致系統不能識別播出串聯單的節目與高清電視節目素材之間的關聯,不能順利地播出節目[4]。第六,重播節目素材丟失。這是指需要重播的節目素材不在預設的目錄中,導致播出串聯單在需要播出重播節目素材時,發現素材缺失。雖然工作人員可以利用服務器中回收站的恢復功能恢復素材,但是有一些節目無法恢復,這是因為計算機服務器設置的回收站容量比較小,而當前的高清電視節目容量有時超過了回收站現有的容量,所以把文件丟到回收站后再重新找回來時,文件已經出現了數據丟失的情況,不能正常播放。
為了確保節目能夠安全播出,廣播電視臺必須控制好電視節目上載環節的工作質量,而僅僅依靠人工進行上載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社會的要求。為了提高上載的速度并減輕人工上載的負擔,廣播電視臺需要建立智能化上載平臺,并應用智能軟件自動完成音視頻的上載。當前,為了優化上載平臺的功能,已經研發出了很多可以智能上載的軟件,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智能化上載的需求。然而,廣播電視臺的上載軟件存在差異性,工作人員需要根據廣播電視臺的需求對軟件進行技術改造,優化上載平臺的功能。
建立高清同播系統平臺是另一個重要的措施。廣播電視臺可以通過建立全新的全高清播出系統,采用AFD控制幅型變換的方式,對需要上載的節目素材源頭進行高標清上下變換,并將已經轉換好的素材上載到對應的二級存儲中,使高清播出系統直接從目錄中讀取節目并進行播出。這種上載與播出的方式能夠極大地保障節目的播出安全,使電視節目完成從標清到高清的轉化。此外,保證智能上載的環境也是至關重要的。將文件放入預設的硬盤后,需要測試一體化的軟件是否能夠智能審核文件,并判斷是否能夠自動播出。這就要求軟件及其當前運行的環境兼容,不能出現頻繁死機或無法正常運作的情況。通過保證智能上載的環境,可以提高上載的效率和穩定性。
為了優化高清電視節目的上載流程,首先將高清原版電視劇上載到高清縮編網內,并確保傳輸的穩定性和完整性,同時進行視頻和音頻的分離處理以保證素材質量。自辦欄目和廣告的上載則使用PDWHD1200藍光錄像機制作素材,并達到高清標準,通過上載服務器傳輸到二級存儲,并進行自動技審和人工復審以確保合規性。其次,利用打包服務將素材打包成高清縮編素材,并上傳到二級存儲,建立清晰目錄結構和標識,同時進行自動計審和人工復審,以確保素材質量和合規性。最后,在二級存儲中自動、批量地播出素材,采用企業服務總線和嵌入式系統進行傳輸,最終進行技術審查和人工復審,以確保節目質量和合規性。通過這樣的優化流程,可以提高素材質量和安全性,確保高清電視節目優質播出,并保證傳輸的穩定性和高效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節目制作效果,給予受眾更好的播出體驗,提高受眾滿意度。
視頻素材質量提升方面,首先,需要檢查節目的完整度。有時在上載視頻文件時,系統會提示“節目的預卷源失敗”,原因是TC碼(國際上通用的一種描述磁帶上所記錄信息地址的二進制碼)不連續,導致錄像機無法識別和確認[5]。針對這個問題,有兩種處理方法:一種是重新錄制,得到帶頭的連續起始TC碼;另一種是應用修復軟件對視頻進行修復,但這可能會丟失不能識別的帶頭部分的節目內容,需要重新進行編輯和識別時長。要想保證視頻順利上載,就必須在節目轉錄的環節解決質量問題。其次,需要檢查視頻中是否存在黑屏、黑場、彩條、馬賽克等問題。這些問題通常與視頻信號劣化有關。有時錄制的機器過于靈敏,會將一些細微的視頻質量問題呈現出來,此時可能需要更換錄制機器。再次,需要檢查視頻中是否存在“亂碼”現象。在上載過程中,當系統提示節目素材存在亂碼時會影響正常播出,這與節目中的TC碼不連續有關。由于高清電視節目來源廣泛,節目亂碼現象難以避免,因此在審核節目時,必須注重檢查是否存在亂碼,一旦發現亂碼,就需要更換片源。
音頻素材質量提升方面,首先,需要核對音頻音量。音頻忽大、忽小會影響受眾的收聽體驗。在上載節目之前,將音頻的音量控制在0~3 dB可以有效解決這一質量問題。其次,需要核對音頻編碼。在播出節目時,廣播電視臺可能需要播出來源不同的節目,而這些節目制作的時間、內容和原始數據采集的質量以及編碼格式都可能不同,所以就會影響高清節目播出。例如,過去我國使用錄像帶作為節目錄制的載體,這種載體容易受到環境影響,并且當時的數據采集受到技術限制,使得視頻記錄的質量無法達到高清節目播出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技術人員需要應用軟件將視頻和音頻分開,對音頻進行降噪處理,調整音頻的波形,提高音頻的清晰度,然后再將視頻和音頻合成,以滿足人們對清晰度的要求。
有些早期錄制的節目無法達到高清標準,因此需要使用軟件對音視頻進行轉換,以實現高清播出[6]。北京中科大洋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設計的大洋D3系統配置軟件中的GMP軟件可以將標清素材轉換為高清素材,滿足人們對高清電視節目的需求。GMP的轉換流程包括將需要轉換的標清節目素材保存到大洋D3系統配置軟件中,將素材放入硬盤中,然后通過GMP軟件發起批量轉換任務。轉換后的音視頻會交給轉碼服務器上進行變換,并根據轉換結果判斷是否需要對素材進行拉伸處理。最終,通過轉換得到的統一標準的高清素材會保存到高清播出二級存儲系統中,經過自動計審和人工復審后,存儲到高清播出服務器中。
在標清視頻與高清視頻的轉換方面,標清視頻與高清視頻在分辨率、幅型比和信號格式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需要進行轉換以滿足高清視頻播出要求。目前常用的轉換方法是上下切邊和左右加邊,但這兩種方法都會造成一定損失。上下切邊會切除一部分畫面內容,但能保持畫面比例和分辨率不變;左右加邊可以保留完整的視頻信息,但圖像空間利用率較低。因此,廣播電視臺需要研究這兩種轉換方法,并根據不同節目類型的播出需求選擇統一的轉換標準。
為確保廣播電視節目的質量和內容符合規定,我國廣播電視臺應建立完善的節目審查制度。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保證節目的質量,并確保節目傳達的思想符合相關規定。節目審查人員需要對節目的聲道、播出時長、具體播出時間以及信息源是否異常等進行審核。為了提高審核效率和準確度,廣播電視臺可以建立多重審核制度,只有經過審核的節目才能夠播出。同時,也應加快對審核標準的更新步伐,以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為了提高節目的質量和安全性,廣播電視臺應該完善音視頻審核標準。首先,明確審核內容,包括節目的集數、名稱、背景、內容,以及開頭與結尾是否存在異常的黑場與靜止情況,并制定詳細的審核指南,確保審核人員能夠全面、準確地進行審核。其次,建立節目來源管理機制,確保節目內容來源合法、可信,并與節目提供方建立合作關系,確保節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根據需求確定需要上載的系統接輸出口數量,并制定明確的技術標準,包括音頻和視頻的編碼格式、分辨率、幀率等要求,以確保節目在不同系統上的播放效果一致。再次,對節目進行分類審核,根據受眾數量進行劃分,并制定相應的審核標準,確保不同級別的節目都能夠得到適當的審核和管理。最后,選擇標準測試點進行圖像和聲音質量的驗收,確保信號在電氣性能上與正常的系統輸出口信號相等,只是在適應特定的測試系統時,允許信號電平稍高一些,但質量不能受到影響。廣播電視臺通過這些措施,可以提高節目的質量和安全性,確保受眾獲得良好的觀看體驗。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以得出,高清電視節目上載與優質安全播出的優化策略如下:首先,構建高清電視節目上載與優質安全播出平臺。其次,為了保證節目的優質播出,可以優化高清電視節目上載流程,同時提升安全播出內容質量。最后,為了優化受眾體驗,實現智能化操作,完善音視頻審核標準,提高高清電視節目的上載質量和播出效果,為受眾帶來良好的觀賞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