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2023年3月1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并發表題為《攜手同行現代化之路》的主旨講話。(新華社圖片)
3月的北京,生機盎然,欣欣向榮。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外,星光點點,春風拂面。芳華苑芳華廳內,燈光璀璨,鮮紅的中國共產黨黨旗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交相輝映。2023年3月15日晚,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這里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發表題為《攜手同行現代化之路》的主旨講話,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國際社會激起廣泛回響、引發強烈共鳴。
本次對話會以“現代化道路:政黨的責任”為主題,吸引了來自150多個國家的500多個政黨和政治組織的領導人相聚“云”端、共襄盛會。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主席、總統拉馬福薩,南蘇丹蘇丹人民解放運動主席、總統基爾,尼加拉瓜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總書記、總統奧爾特加,委內瑞拉統一社會主義黨主席、總統馬杜羅,塞爾維亞前進黨主席、總統武契奇,蒙古人民黨主席、政府總理奧云額爾登,東帝汶人民解放黨主席、政府總理魯瓦克,巴布亞新幾內亞潘古黨領袖、政府總理馬拉佩,格林納達民族民主大會黨領袖、政府總理米切爾,俄羅斯統一俄羅斯黨最高委員會主席格雷茲洛夫,哈薩克斯坦“阿瑪納特”黨主席科沙諾夫,多哥保衛共和聯盟總司庫、國民議會議長采岡等在會上致辭。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蔡奇出席對話會,并作總結講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尹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李書磊,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長秦剛等出席對話會。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主持會議。
這次對話會是黨的二十大和2023年全國兩會勝利閉幕后,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出席重大主場多邊外交活動,也是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出席由中國共產黨主辦的全球性政黨盛會。
現代化是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實現本國現代化是世界政黨的共同責任。面對“我們究竟需要什么樣的現代化,怎樣才能實現現代化”這一“現代化之問”,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旨講話中開宗明義提出五點主張:一是要堅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現代化方向的人民性;二是要秉持獨立自主原則,探索現代化道路的多樣性;三是要樹立守正創新意識,保持現代化進程的持續性;四是要弘揚立己達人精神,增強現代化成果的普惠性;五是要保持奮發有為姿態,確保現代化領導的堅定性。這五點主張體現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探索現代化道路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彰顯了百年變局下大國大黨的使命與擔當。
與會外方領導人高度贊賞和認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現代化之問”的中國共產黨方案,普遍認為現代化道路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各國政黨應加強交流合作,并肩負起獨立自主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現代化道路的責任。馬杜羅認為,通向現代化的道路并不是唯一的,更沒有適用于所有國家的普世模式。我們進入了人民當家作主、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時代,進入了世界多極化和全球化共同發展的嶄新時代。奧云額爾登表示,相信參加這次對話會的世界各國政黨將堅持相互尊重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和各自選擇的發展道路,尊重彼此理念和治理模式差異,為維護世界和平、創造全人類幸福生活發揮積極作用。采岡指出,世界上不存在唯一的發展模式,各國人民應根據自身情況,自主探索實現現代化和發展的最佳途徑。

左圖 為20世紀50年代,河南省滎陽縣(現滎陽市)廣武農業社社員在測量、記錄地溫;右圖為2021年4月14日,工作人員在河南省商水縣農業物聯網控制中心內工作。
“現代化道路:政黨的責任”這一主題,引發國際社會關于“現代化之問”的廣泛熱議和深入思考,外國政黨政要、智庫媒體頻密發聲,高度肯定中國共產黨在凝聚各國政黨共識、攜手推動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黎巴嫩社會進步黨外事書記扎希爾·拉阿德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解答了與會各方關心的諸多問題,提出政黨應承擔起推進現代化建設的責任,其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應是走好現代化道路的關鍵。哥倫比亞共產黨國際關系部秘書安德烈斯·阿爾瓦雷斯表示,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闡述了關于現代化和發展的重要主張,這有利于減少南北差距,建立公平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發展格局,世界各國人民將擁有更多自主抉擇權。泰國泰中“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倫認為,此次會議對增進世界政黨和中國共產黨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有重要意義,有利于各國政黨攜手合作,推進各具特色的現代化事業。
中國共產黨100多年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追求民族復興的歷史,也是一部不斷探索現代化道路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旨講話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我們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也是中國謀求人類進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習近平總書記還用三個“新”闡釋中國式現代化對于世界的意義:努力以中國式現代化新成就為世界發展提供新機遇,為人類對現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新助力,為人類社會現代化理論和實踐創新作出新貢獻。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取得的偉大成就及對世界和平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得到了與會外方領導人的深切認同,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被外國政黨代表形容為“當代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的榜樣示范”“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的靈感之源”。武契奇在發言中引用“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等多個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金句,表示中國為維護全球和平、促進相互理解作出了巨大貢獻,也為密切國際交流、深化友好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魯瓦克表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是現代化道路的典范,中國的發展模式是東帝汶實現經濟社會均衡發展的靈感與動力源泉。馬拉佩在發言中由衷感嘆,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提供了實現更加美好生活的新選擇,各國應共同努力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

上圖 為多年前一名男子帶著自行車在怒江州瀘水市六庫街道雙米地村辣子咪村民小組溜索過怒江;下圖為2022年9月14日,居民在六庫街道橋上散步休閑。
中國式現代化理念的魅力在國際社會產生了廣泛影響,多國參會代表在會后接受記者采訪時一致表示,中國式現代化理念為世界發展描繪了藍圖、指明了方向。加納中國友好協會秘書長本杰明·阿那格雷非常欽佩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重要理念,認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實現非一日之功,需要一個政黨堅強的領導和精準施策。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努力,在這條現代化的道路上不斷奮進,為非洲國家政黨作出示范。埃及共產黨總書記阿德利表示,在現代化的建設道路上,政黨有著重要的責任和作用。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發展為民、以人為本的理念,不斷推進現代化建設,實現國家的長期發展和繁榮,贏得了人心民意,值得其他國家政黨參考和借鑒。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人類社會創造的各種文明,都閃爍著璀璨光芒,共同為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作出了重要貢獻。在這次高層對話會的主旨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議,這是繼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之后,新時代中國提供的又一重要國際公共產品。
全球文明倡議的提出,體現了中國共產黨致力于推動文明交流互鑒、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的強烈擔當,展示了中國式現代化對促進人類文明發展的巨大意義。與會各方積極響應和支持全球文明倡議,認為全球文明倡議對于處在歷史十字路口的當今世界至關重要、影響深遠,將與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一道,共同為人類進步事業作出重大貢獻。奧爾特加表示,我們高度評價并堅定支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促進文明發展、加強互學互鑒的倡議。科沙諾夫表示,我們歡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
在各國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在推動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繁榮世界文明百花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拉馬福薩在社交媒體發文指出,當今世界面臨氣候變化、全球性流疫、恐怖主義、地緣政治沖突加劇等破壞力巨大的多重挑戰,全球文明倡議的重要性愈發凸顯,非國大對此欣然擁護。與會的俄中友好協會副主席、俄羅斯亞太地區研究中心主任謝爾蓋·薩納科耶夫說,全球文明倡議主張不同文明包容共存、公平發展,將對推動建設多極世界、促進世界共同繁榮發揮積極作用。
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保護世界文化豐富性,是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前提。全球文明倡議旨在讓文明多樣性成為世界發展的活力源泉,這一理念得到與會外方領導人的一致贊譽。馬拉佩對全球文明倡議的提出倍感欣喜,表示“文化多樣性不是負擔,而是國家應當繼承、創新和發展的資產”。格雷茲洛夫從批判文明優越的角度贊賞全球文明倡議,認為“文明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應推動全球文明實現多元化發展,一起奏響文明交流互鑒的交響曲”。米切爾表示,共同走向現代化之路要求我們必須堅持民主價值和原則,捍衛文明多樣性,建設更加包容的社會。
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是全球文明倡議的理念指引。在各國追求文明進步的道路上,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與會外方領導人將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作為引領世界前行的希望和方向。基爾在發言中表示,面對當前國際形勢,志同道合的各國政黨領導人應聚焦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尊重各國發展道路和文明多樣性,反對各種形式的以意識形態劃線搞對抗,加強人文交流合作。
時代呼喚擔當,大道攜手同行。這次高層對話會為各國政黨凝聚力量、積蓄共識,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重要平臺。習近平總書記在對話會上鄭重宣示,“中國共產黨愿同各方一道努力,讓各具特色的現代化事業匯聚成推動世界繁榮進步的時代洪流,在歷史長河中滾滾向前、永續發展!”這堅定有力的話語,表達了與會嘉賓及世界政黨攜手同行、推動和平發展的共同心聲。